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醋与文人可谓渊源久矣。醋的最大特点就是“酸”,文人的贬义词就是“酸文人”、“文人酸”。孔乙己嚼着茴香豆还“之乎者也”,那是“穷酸”;李白自恃“天生我才必有用”,两盅小酒下肚,两眼望着青天,“天子呼之不上船”,那叫“狂酸”;诗圣杜甫一生不得志,“秀干终成栋,金刚不做钩”,饿着肚皮做文章,那算“菜酸”……
祖国医学认为,醋性温、味酸、无毒。具有“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泄水、黄疸臃肿、口舌生疮……”所以,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对“醋”独有情钟。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是山西人,酒量相当大,但吃醋的本事比喝酒的本事还大,享年99岁;年逾古稀的著名歌唱家胡松华,仍活跃在舞台上。他说这都得益于顿顿饭离不了醋,他还自创了“苹果醋”,有“生津止渴、补心益气、软化血管、降压降脂”之功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贾志,年届98岁,每天都工作、读书十余小时,还要外出开会参加活动,谈及健康长寿秘诀老人幽默地说:“我就是‘一勺醋’、‘一碗面’”……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七事之一,不仅与人生息息相关,也与文人墨客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在诗的百花园中,与醋有关的诗比比皆是。
“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肉味胜蒓鲈。”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春,苏东坡由苏州知府改任湖州知府,途中路过镇江焦山,当地官员用“醋炙鲥鱼”招待他。食后,苏东坡赞不绝口,于是提笔写下《醋烹》诗;江南鱼米之乡,故有“名醋配佳肴”之说。在杭州西湖畔著名的“楼外楼”墙壁上题有:“裙履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归录张翰鲈,鱼美风味说西湖,亏君有时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据说这是清代一食客,在此品尝了“西湖醋鱼”后,诗兴大发而作。说“西湖醋鱼”胜过晋朝张翰眷恋的“松江鲈鱼”,诗中提到的“宋嫂”,因制作美味醋鱼而闻名一时。相传白居易闲居履道里时,因其住所与寺院相邻,且与寺僧来往甚密,互有馈赠。一日神秀长老执酢到履道里与乐天品茶闲叙酢之神效,兴致之时,神秀向乐天索句,乐天以酢研墨,挥毫书就:长生殿上竞争传,老来齿衰嫌茶淡。无契之处谁相依,疾酢倍觉酸胜甜。这首藏头诗暗藏“长老无疾”四字,喻指神秀长老因经常食酢而能长寿健康。
相传女皇武则天有次龙体欠安,常常腹胀气滞,不思饮食,御医们想尽了办法,也未能奏效,有位御医因此还被砍了头。后来有一道士进献陈醋,武则天吃后胃口大开,龙体转安,从此以后,武则天御膳时总要放上一壶醋。此习惯传与民间,以开胃解酒,流传至今。
相传公元947年,宋太祖赵匡胤率兵下河东,征剿北汉。远征途中,遇狂风,身遭风寒,故兵扎清源县羊房口。
一日,太祖心中烦闷,遂微服出游。行至汾河湾,见一老叟鹤发童颜,甚有道风。老叟将太祖打量一遍,上前躬身一揖道:“虎步龙行者,贵人也。然印堂赤黄,风寒人体矣。”太祖回揖道:“奈何?”老叟道:“寒舍藏三年老陈醋蒜头数枚,贵人须取两枚去,和饭吃下便愈。”
太祖随老叟入舍,取回醋蒜。以方试之,果然病除身愈。遂赐老叟纹银百两,绢扇一把。并于扇面书曰:“味食之道,亦可除病,河东老醋,尽善尽美。”
据考,“醋”字记载,始于唐朝。唐人《朝野佥载》叙述一段故事:宰相房玄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作妾,房始终不敢受用。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便召房夫人令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并给她预备了一壶“毒酒”。而房夫人面无惧色,当场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以示“宁死而妒”。其实唐太宗给她喝的只是一壶醋。唐太宗给房夫人开了个玩笑。于是就有“吃醋”之典故。“争风吃醋”一词也流传至今。
据说明代有一富豪不顾妻子再三规劝,执意要纳妾。喜事那日,其妻通晓诗文,便作诗贺贴:“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将家务七件事中六件作了交待,而唯独不提醋事。明为恭贺,实则啜醋。以表达内心不满,且别有深意。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古今人们日常必需品,俗称“开门七件事”,据考此说始于宋而成于元。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有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这是宋以前的说法。元朝时将“酒”给去掉,变成七件事,沿袭至今。可见,古人视醋比酒更为重要,然而酒在古代祭祀、宴请是必不可缺的圣品。由此可断,就生活而言,古人将醋的地位置在酒茶之上,是有真知灼见和社会意义的。
从此之后,七件事入诗,充斥朝朝代代人文记事中,在古诗籍里可谓俯首可拾。醋作为七件事之一,最早出现在元代杂剧中。在《刘行首》二折中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首“当家诗”,告诫人们当家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
古时不单平民为七件事终年劳碌着,士大夫也会被七件事困扰着。明代才子唐伯虎在《除夕口占》里写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这首诗,反映他穷困潦倒的家境。他并非不忧不愁,而只是自我解嘲,苦中取乐。还有一首无名氏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件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位不知哪朝的诗人抚今追昔:原先生活舒适自在,闲情逸致。今日却要为生活操劳奔波,含辛茹苦。
醋为酸味,富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液之功效,还有止血杀菌顺气等保健之功能。然而醋味常被人反其道而用之,成为艰辛苦涩的代名词。解放前有位教师,夫妇相依为命,薪水难以糊口,作诗云:“开门七件愁煞她,柴米油盐酱醋茶;好在三味不需买,肚里尽是苦酸辣。”满腹辛酸,叫人愁肠寸断。
笔者古稀之年,还在勤奋地“爬格子”,有位老友劝我:现在是什么东西都涨价,唯独两样在落价——废品和稿费!你还费那劲干什么!我苦笑曰:“古稀尤惑似顽童,挥笔爬格劳神精。休说书生无一用,一文还抵醋三瓶!”聊以自嘲而已。
祖国医学认为,醋性温、味酸、无毒。具有“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泄水、黄疸臃肿、口舌生疮……”所以,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对“醋”独有情钟。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是山西人,酒量相当大,但吃醋的本事比喝酒的本事还大,享年99岁;年逾古稀的著名歌唱家胡松华,仍活跃在舞台上。他说这都得益于顿顿饭离不了醋,他还自创了“苹果醋”,有“生津止渴、补心益气、软化血管、降压降脂”之功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贾志,年届98岁,每天都工作、读书十余小时,还要外出开会参加活动,谈及健康长寿秘诀老人幽默地说:“我就是‘一勺醋’、‘一碗面’”……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七事之一,不仅与人生息息相关,也与文人墨客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在诗的百花园中,与醋有关的诗比比皆是。
“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肉味胜蒓鲈。”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春,苏东坡由苏州知府改任湖州知府,途中路过镇江焦山,当地官员用“醋炙鲥鱼”招待他。食后,苏东坡赞不绝口,于是提笔写下《醋烹》诗;江南鱼米之乡,故有“名醋配佳肴”之说。在杭州西湖畔著名的“楼外楼”墙壁上题有:“裙履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归录张翰鲈,鱼美风味说西湖,亏君有时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据说这是清代一食客,在此品尝了“西湖醋鱼”后,诗兴大发而作。说“西湖醋鱼”胜过晋朝张翰眷恋的“松江鲈鱼”,诗中提到的“宋嫂”,因制作美味醋鱼而闻名一时。相传白居易闲居履道里时,因其住所与寺院相邻,且与寺僧来往甚密,互有馈赠。一日神秀长老执酢到履道里与乐天品茶闲叙酢之神效,兴致之时,神秀向乐天索句,乐天以酢研墨,挥毫书就:长生殿上竞争传,老来齿衰嫌茶淡。无契之处谁相依,疾酢倍觉酸胜甜。这首藏头诗暗藏“长老无疾”四字,喻指神秀长老因经常食酢而能长寿健康。
相传女皇武则天有次龙体欠安,常常腹胀气滞,不思饮食,御医们想尽了办法,也未能奏效,有位御医因此还被砍了头。后来有一道士进献陈醋,武则天吃后胃口大开,龙体转安,从此以后,武则天御膳时总要放上一壶醋。此习惯传与民间,以开胃解酒,流传至今。
相传公元947年,宋太祖赵匡胤率兵下河东,征剿北汉。远征途中,遇狂风,身遭风寒,故兵扎清源县羊房口。
一日,太祖心中烦闷,遂微服出游。行至汾河湾,见一老叟鹤发童颜,甚有道风。老叟将太祖打量一遍,上前躬身一揖道:“虎步龙行者,贵人也。然印堂赤黄,风寒人体矣。”太祖回揖道:“奈何?”老叟道:“寒舍藏三年老陈醋蒜头数枚,贵人须取两枚去,和饭吃下便愈。”
太祖随老叟入舍,取回醋蒜。以方试之,果然病除身愈。遂赐老叟纹银百两,绢扇一把。并于扇面书曰:“味食之道,亦可除病,河东老醋,尽善尽美。”
据考,“醋”字记载,始于唐朝。唐人《朝野佥载》叙述一段故事:宰相房玄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作妾,房始终不敢受用。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便召房夫人令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并给她预备了一壶“毒酒”。而房夫人面无惧色,当场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以示“宁死而妒”。其实唐太宗给她喝的只是一壶醋。唐太宗给房夫人开了个玩笑。于是就有“吃醋”之典故。“争风吃醋”一词也流传至今。
据说明代有一富豪不顾妻子再三规劝,执意要纳妾。喜事那日,其妻通晓诗文,便作诗贺贴:“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将家务七件事中六件作了交待,而唯独不提醋事。明为恭贺,实则啜醋。以表达内心不满,且别有深意。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古今人们日常必需品,俗称“开门七件事”,据考此说始于宋而成于元。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有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这是宋以前的说法。元朝时将“酒”给去掉,变成七件事,沿袭至今。可见,古人视醋比酒更为重要,然而酒在古代祭祀、宴请是必不可缺的圣品。由此可断,就生活而言,古人将醋的地位置在酒茶之上,是有真知灼见和社会意义的。
从此之后,七件事入诗,充斥朝朝代代人文记事中,在古诗籍里可谓俯首可拾。醋作为七件事之一,最早出现在元代杂剧中。在《刘行首》二折中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首“当家诗”,告诫人们当家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
古时不单平民为七件事终年劳碌着,士大夫也会被七件事困扰着。明代才子唐伯虎在《除夕口占》里写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这首诗,反映他穷困潦倒的家境。他并非不忧不愁,而只是自我解嘲,苦中取乐。还有一首无名氏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件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位不知哪朝的诗人抚今追昔:原先生活舒适自在,闲情逸致。今日却要为生活操劳奔波,含辛茹苦。
醋为酸味,富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液之功效,还有止血杀菌顺气等保健之功能。然而醋味常被人反其道而用之,成为艰辛苦涩的代名词。解放前有位教师,夫妇相依为命,薪水难以糊口,作诗云:“开门七件愁煞她,柴米油盐酱醋茶;好在三味不需买,肚里尽是苦酸辣。”满腹辛酸,叫人愁肠寸断。
笔者古稀之年,还在勤奋地“爬格子”,有位老友劝我:现在是什么东西都涨价,唯独两样在落价——废品和稿费!你还费那劲干什么!我苦笑曰:“古稀尤惑似顽童,挥笔爬格劳神精。休说书生无一用,一文还抵醋三瓶!”聊以自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