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必须接受并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標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从地理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改进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6-01
高中地理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我国中学地理教学逐渐向国际化趋势靠拢。但目前教学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地理教师始终是地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的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你讲我记”的境地,地理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的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不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甚至对过时的事实材料与有疑问的地理结论也“照单全收”,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二、改进地理教学的策略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且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地理要体现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着力体现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活动课,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仅仅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是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在制定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乡土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当地突出的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来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切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例如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某一条河流,以水位变化、含沙情况、有无冰期、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与形态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提高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创造和实践能力。
3.开展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强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指导学生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再思考,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的思考问题。同时,教学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超越常规的大胆想象、猜测,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更新意义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发散性。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人类无节制地盲目开发使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高中地理教学一定要渗透环保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结合一定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由于当前人类活动不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环保意识的渗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逐渐养成积极的参与意识。
5.完善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有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要致力于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修养的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身处高科技时代,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高科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另外,教师还应具备模范的职业道德,成为一个无论是知识还是师德都让学生敬佩的老师,让学生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更好地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之中。
总之,教师既是实践新课程的执行和创造者,同样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梳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慧琼.构建和谐地理课堂促进有效地理教学[J].地理教学,2007(10):27-29.
[2]王玉瑾.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理教学的实施方略[J].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0(1).
[3]孙利秋.从师生互动方法角度探讨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0(5):10-12.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6-01
高中地理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我国中学地理教学逐渐向国际化趋势靠拢。但目前教学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地理教师始终是地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的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你讲我记”的境地,地理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的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不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甚至对过时的事实材料与有疑问的地理结论也“照单全收”,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二、改进地理教学的策略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且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地理要体现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着力体现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活动课,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仅仅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是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在制定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乡土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当地突出的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来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切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例如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某一条河流,以水位变化、含沙情况、有无冰期、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与形态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提高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创造和实践能力。
3.开展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强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指导学生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再思考,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的思考问题。同时,教学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超越常规的大胆想象、猜测,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更新意义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发散性。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人类无节制地盲目开发使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高中地理教学一定要渗透环保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结合一定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由于当前人类活动不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环保意识的渗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逐渐养成积极的参与意识。
5.完善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有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要致力于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修养的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身处高科技时代,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高科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另外,教师还应具备模范的职业道德,成为一个无论是知识还是师德都让学生敬佩的老师,让学生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更好地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之中。
总之,教师既是实践新课程的执行和创造者,同样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梳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慧琼.构建和谐地理课堂促进有效地理教学[J].地理教学,2007(10):27-29.
[2]王玉瑾.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理教学的实施方略[J].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0(1).
[3]孙利秋.从师生互动方法角度探讨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0(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