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教师必须参照自身的教学行为,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进行精心锻造。
一、心若明镜,精准教学目标
一篇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涉及字、词、句、段、篇等语文知识,亦有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的要素。教师囿于把知识讲透讲全的思维,往往会适得其反。归根结底,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够精准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及教材的特点心中有数: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进行高效的学习,绝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其认知受到原有经验、文化背景的支持和限制。因此,学生的实际学情就成为了老师确定教学目标的首要考虑条件。学校所处的地域给学生带来的资源及局限、本班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乃至学习当天学生的精神状况,教师都要做到了然于胸。为创造学生新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从教材到学材的转化。如三年级上册《给予树》一课,教师教学用书中将教学目标定为: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积累语言。
笔者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前,考慮到两点:一是三年级的孩子虽然对阅读故事性课文兴趣较浓,但对品词赏句的敏感度不高。不懂得通过什么方式去读懂课文的内容。二是学生身处在广州这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开放城市,对圣诞节比较熟悉,但对于“给予树”这一名词却较为陌生。然而,这篇课文恰恰是因为“给予”使“仁义之爱”“母子之爱”“手足之爱”洋溢始终。
1. 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语言,练习表达。
2. 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给予”这一行为背后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美好品质,受到熏陶和感染。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清晰直观,要领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有了具体的切入口。
二、行比挥斧,精简教学环节
首先,为学生原有的经验而简。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总是依据原有的概念、知识、技能和习惯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剔除一些不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低效环节。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老师常常会在讲授生字后多次使用开火车的形式去检测孩子的读音。然而,随着电视、网络等传媒进入家庭,孩子大都在普通话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对发准生字的读音,和理解生字的含义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支持,不再是教学的难点。这时教师就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及字义的运用上。
其次,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而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力求在教材内容本身里去寻找供他们思考和概括的“食粮”。可以说,只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课堂才会拥有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听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少老师认为听写仅仅是用来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殊不知,这一个高频出现的环节,也可成为一个锻炼学生思维发展的机会。如在《雷雨》第二课时的复习导入环节中,笔者就进行了这样的整合:
学生先听老师读提示,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词语。
◎阳光射到空气中的水滴里发生的光学现象,雨后常见。形状弯曲,色彩艳丽。(彩虹)
◎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整天打埋伏,专捉飞来将。(蜘蛛)
◎天生嗓子好,只会唱知了。(蝉)
听写后,老师以此引入学习:这些都是名词,也是作者在观察雷雨的过程中看到的景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雨,感受这场有声有色的自然景观。
一个简单的环节,学生必须回顾第一课时掌握的生字,还要调用生活经验,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心若明镜,精准教学目标
一篇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涉及字、词、句、段、篇等语文知识,亦有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的要素。教师囿于把知识讲透讲全的思维,往往会适得其反。归根结底,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够精准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及教材的特点心中有数: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进行高效的学习,绝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其认知受到原有经验、文化背景的支持和限制。因此,学生的实际学情就成为了老师确定教学目标的首要考虑条件。学校所处的地域给学生带来的资源及局限、本班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乃至学习当天学生的精神状况,教师都要做到了然于胸。为创造学生新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从教材到学材的转化。如三年级上册《给予树》一课,教师教学用书中将教学目标定为: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积累语言。
笔者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前,考慮到两点:一是三年级的孩子虽然对阅读故事性课文兴趣较浓,但对品词赏句的敏感度不高。不懂得通过什么方式去读懂课文的内容。二是学生身处在广州这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开放城市,对圣诞节比较熟悉,但对于“给予树”这一名词却较为陌生。然而,这篇课文恰恰是因为“给予”使“仁义之爱”“母子之爱”“手足之爱”洋溢始终。
1. 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语言,练习表达。
2. 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给予”这一行为背后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美好品质,受到熏陶和感染。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清晰直观,要领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有了具体的切入口。
二、行比挥斧,精简教学环节
首先,为学生原有的经验而简。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总是依据原有的概念、知识、技能和习惯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剔除一些不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低效环节。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老师常常会在讲授生字后多次使用开火车的形式去检测孩子的读音。然而,随着电视、网络等传媒进入家庭,孩子大都在普通话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对发准生字的读音,和理解生字的含义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支持,不再是教学的难点。这时教师就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及字义的运用上。
其次,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而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力求在教材内容本身里去寻找供他们思考和概括的“食粮”。可以说,只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课堂才会拥有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听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少老师认为听写仅仅是用来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殊不知,这一个高频出现的环节,也可成为一个锻炼学生思维发展的机会。如在《雷雨》第二课时的复习导入环节中,笔者就进行了这样的整合:
学生先听老师读提示,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词语。
◎阳光射到空气中的水滴里发生的光学现象,雨后常见。形状弯曲,色彩艳丽。(彩虹)
◎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整天打埋伏,专捉飞来将。(蜘蛛)
◎天生嗓子好,只会唱知了。(蝉)
听写后,老师以此引入学习:这些都是名词,也是作者在观察雷雨的过程中看到的景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雨,感受这场有声有色的自然景观。
一个简单的环节,学生必须回顾第一课时掌握的生字,还要调用生活经验,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