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关注到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情境教学法以其直观性、想象性、启发性与深刻性等特点,备受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在具体落实中,通过语言描述、品读、视听结合、角色扮演和思考探究等途径的配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切身体验讲授的内容,能够收获传统课堂所达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课堂
  一、前言
  笔者在知网上以“情境教学法”为检索内容,发现国内学者最早在1983年对其开始研究并运用,数据显示研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学者对其概念界定各有见解,笔者对其概念更认同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情境教学中,根据实际课程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及兴趣度,建立符合学情、贴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场景里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a在当前教学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是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与了解,其教学载体年代久远,比较难以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情境教学法刚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教师将所教授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并依此建构生动形象以及具有内容暗示作用的情境,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因此,在传统文化课堂中,应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由说到演,再到思辨,层层递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将知识与情感真正地融入学生大脑。
  二、学生描述,导入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传统文化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将文本中的情境提炼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走进传统文化课堂。语言描述作为提炼情境的方法之一,其简单化、快捷化、通俗化等优势被广大一线教师认可并运用。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传道授业之前,不仅应教授学生学习文本内容,还应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语言描述的主体转为学生,开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视野,使学生在描述过程中导入情境。
  传统文化本身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因其陌生感心理容易产生排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会适得其反。但如果转换角色,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课堂时,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提炼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做好筛选、整合、分析、注解等准备工作。然后学生在教学导入环节,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文化。例如讲解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导入环节先说出文中的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等内容,然后描述以下关键点:文化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分析点评。学生在语言描述过程中,将知识通过生动有力的言语呈现在教师和同学面前,不仅感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再通过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结合积累的素材,既加深知识印象,也培育文学底蕴。通过学生描述导入情境,真正地发挥了教学主体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更好地为教学内容做铺垫。
  三、师生品读,融入情境
  情境已经走到学生眼前,接下来是如何融入进去。“读”可谓是语文学科的特色之一,品读则在“读”之上加入品味,对于古文教学而言不可或缺,更为融入情境创造条件。首先,要读准,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停顿,抓准基调、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语感。在声音环绕下,使课堂呈现“立体学习”效果;其次,要品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语言层面下创作者深层次的思想境界,赏析作品中的文化蕴涵,进而感受文章中语句背后的传统文化脉络和隽永。高中语文课本中古文大多有短小精干、语句对称、韵律优美等特点。因此,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品读”这一方法,带领学生自然融入情境。
  学者们通常认为品读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品读也是情境教学法中创设方法之一,它以读的方式,营造诗中氛围,创设当时情境,以此来缩短现代青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与古文中内容产生的距离。但古文中字词生僻、意境悠远,学生在品读时具有一定难度,未必能做到字句通畅、融会贯通,因此,学生需要教师的示范和指导才能顺利品读。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教师在掌握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伟下,朗读上阕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用铿锵有力的语调读出赤壁的壮丽景观,读到下阕时,注意要变换语气,变高亢激昂为抑扬跌宕,读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悲凉,使学生了解苏轼当时的心境与情感,带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阅读情感的达成。教师在示范朗读以后,让学生依次朗读,再进行教师和学生点评环节,让学生在点评中再次巩固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与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立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反复推敲玩味,品味鉴赏文章中精妙的词语,体会字词中蕴含的文化意蕴。通过师生品读,不仅让学生融入情境,快速体悟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还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语言之美、意蕴之美。
  四、视听结合,渲染情境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上看,通过“品读”可以体会到古文中语言、意蘊等文化;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看,古文基本是创作者将自己在现实世界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悟联系起来,然后再通过遣词造句的文学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诗画相通、诗乐结合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文字信息以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最直观的方式促进学生了解文本,更有助于传统文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心理学家证明视听结合能够使学生记忆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相比传统讲授法获取记忆的百分比更高。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将韵律优美的古乐、色彩丰富的插画与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渲染出古文当中的情境,那么作品的意境将会深深镌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视听结合中体会传统文化之美。以《琵琶行》为例,授课前教师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琵琶声乐,将学生先带入充满琵琶声的意境中,让学生先了解文本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声响效果。其次,针对文本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描写景物的语句,教师展示与文本内容和意境相关的插画。教师将平面的文字转换为立体的画卷,渲染出更具画面感的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本意韵,减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与抵触感,有助于后续教学高效进行,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   五、思考探究,深化情境
  通过以上途径,情境基本被创设出来。学生逐渐了解传统文化之美,但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思考。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从课程各个方面对培养提出明确要求。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内容博大精深,但缺乏理性精神、思辨意识,影响着民族的意识形态,甚至表现在教育上,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缺乏批判性思维,这与新课标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适当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活性,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思考情境最有效、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并且,教师要抓准时机,抛出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发动思维,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碰撞火花,深化开放性情境。例如《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学生通常在读通并了解文章内容后,被烛之武的口才深深折服,但这些认识仅停留在表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首先,为引发学生对全文的思考,问“烛之武到底凭借什么说服秦君”;其次,教师在抓准时机,抛出系列问题,问“晋侯与秦伯为何发动这场战争”,“假设郑国派烛之武去说服晋侯,是否能够成功劝退”;最后,安排学生进行辩论,发表自己观点。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领悟古人的智慧与爱国主义精神,但老师要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语文课堂没有结论,学生在课后仍能不断质疑与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在思辨意识主导下,将传统文化结合当下,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经久不衰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六、结语
  高中语文作为教授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对高中生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需在实践中继续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探索与研究,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有全新、愉悦的感受,逐漸培养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主性,加强学习深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行为礼仪,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素养,完善学生人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Z].2018.
  [3] 苑丽莉.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4] 雷明.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
  作 者: 王美琪,佳木斯大学研究生部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徐晓杰,博士,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2月初上映的贺岁电影《过年好》改编自台湾导演李宗熹的话剧《守岁》,该片引发了诸多热议,可谓褒贬不一、众声喧哗。观众的各种评价既肯定了电影的用心之处,也为此类型电影的日臻成熟提供了诸多借鉴。影片对家庭伦理的思考、对现实人生的呈现、对电影表现形式的艺术探索,既触动人心、别具一格,又留下了可改进和探索的无限空间。  关键词:家庭伦理 现实人生 艺术探索  2016年2月初上映的贺岁电影
摘 要: 目前,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外宣文件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要的外宣文件,其中涉及大量四字结构。这些四字结构体现出汉语独特的魅力,展示着中国特有的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外宣文件中四字结构的翻译也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以2018年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分析外宣文件中四字结构的关系,探讨直译、意译以及省译三种方法的具体运
摘 要:氆氇纺织技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本文梳理了20世纪以来氆氇技艺的相关研究,得出氆氇的整体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内容广泛,但存在着研究内容趋同、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对比性等问题。通过分析其研究现状、获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学者探索氆氇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氆氇 现状及思考 非遗  氆氌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纺织工艺品。其质地柔软坚韧、
摘 要:龚鼎孳《定山堂诗集》中,酬酢诗占到一半以上,这使龚诗备受质疑。但龚鼎孳的酬酢诗不尽是游戏应酬之作,当中多有情辞俱到的优秀篇什。按照酬赠对象的不同,可将龚鼎孳的酬酢诗分为两类:与遗民的酬唱,与贰臣的酬唱。前者多写龚鼎孳的故国之思与失节之愧;后者除了表达两大主题外,还展示了龚氏的功业之心与道德自信。  关键词:龚鼎孳 酬酢诗 遗民 贰臣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
摘 要: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开路人,胡适自留美期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而后蜚声文坛,第一批举起白话文和新诗的大旗。顾随深得古代诗词品评和论说之要旨,是不可小觑的后起之秀。两人的文论思想有诸多异同。本文从白话文学精神、文的形式、自然音节、情与思的关系、诗的艺术、汉字形音六个角度展开分析,将胡适和顾随的文论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二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独特性。  关键词:胡适 顾随 文学思想  一、白话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  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  也不要在喜欢和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带着情绪倾向的眼光,难免会陷入褊狭。
摘 要: 在艺术史上,建筑与文学这两种艺术形态也是相互影响的,很多文学作品会以建筑为主题,正如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这是一部哥特小说,并且是以哥特建筑为创作背景的,本文在互文性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在了解原作者的写作风格、文本类型以及创作背景之后,结合哥特建筑对 《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译文进行评析。  关键词: 《厄舍古屋的倒塌》 哥特建筑 爱伦·坡 哥特小说  一、引言  《厄舍古屋的
摘 要: 20世纪20年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兴起,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伤逝》,以女性性别压迫为主题,深刻反映了当时女性身体和生存空间解放受到束缚的现状,同时,鲁迅先生在文本中也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女性命运及女性解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探讨了男女平等的可能。  关键词 :《伤逝》 空间 女性主义  《伤逝》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一部手记形式的中篇小说。作为一部以女性命运为主题的小说,《伤逝》自诞
摘 要:苏州传世家训把节俭视为个人修身和家庭美德的内在道德基础,认为俭为良德,并对节俭与吝啬进行了对比和剖析,认为俭非吝啬,教导家族子弟以俭守家,以俭养廉,并引导后人奉行节俭时,不仅要爱惜物力,杜绝奢靡,更要懂得量入为出、丰俭适度的道理。  关键词:苏州 传世家训 崇俭  家训又称家诫、家约、遗命、家规,是具有一定劝谕性、启蒙性和约束性的治家教子的经验总结。中国传统家训注重对家族子弟道德品性的引导
摘 要: 在弋舟的《丁酉故事集》中,“出走”行动几乎是所有小说人物的内在姿态,被“出走”的日常生活呈现为家园的失落与人际关系的溃败。日常生活丰富性的丧失使“出走”这一当代症候得以自证合法性,但无法逃离的自我又使“出走”最终无所归附,“出走”者精神上的热忱和“出走”指向的虚假形成悖论。“出走”的模式化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家人文想象的限度,但另一方面,这一书写最终指向的仍是弋舟在面向现实的写作中对先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