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泛读为主的英语阅读课程在高校英语专业语言教学中一直陷于教师教授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不重视的尴尬局面中。而作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将交际教学法较好的运用到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对目前的教学改革和课堂转型非常必要和有益。
【关键词】英语阅读 英语专业 交际教学法
一、引言
在高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以泛读为主的英语阅读系列课程是一门以英语阅读理解为主,与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相结合、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这一特点强调阅读课程的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英语交际能力为核心,因此,其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和教师往往有重精读、轻泛读的偏见。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导,全面地讲解阅读技巧和方法,过多的输入理论,缺乏丰富地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上课耗时费力,学生成绩偏低和交流能力提高不明显的矛盾。因此,单纯地将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理解的增强作为教学的中心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状,也不能将阅读课再视为被动的语言输入,而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具有主动性的活动,一种教师和学生能共同参与的活动;阅读课不应该只是让学生阅读文章做练习,对答案,或者向学生单纯讲述技巧,应是在不断的言语交际行为中轻松、活泼的课堂活动。交际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言语交际又是掌握语言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学习中的一个中心环节。阅读虽然是一种接受性交际,但是阅读能力有转化为听、说、写等能力的潜力。阅读课教师更应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语言思维能力,提供口头表达的语言材料,而且在阅读中进行言语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阅读理解。
二、交际教学法及特点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和韩礼德的理论形成,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以活动为单位进行英语教学,强调英语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境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该教学法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重视学生实际需要,不是单纯集中在语言形式上,而是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二是重视语言的流畅而不是精确;三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交际环境中学生主观的意念、态度、文化修养等都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四是在教师教学中要敏锐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故其可取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但长期以来对交际教学法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交际教学只是教授学生口语,所有的活动都等于口语的练习。但事实上口语是显性的语言输出元素,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尝试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正是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交流;交际教学法只强调流利而非准确,所以该教学法是没有语法的教学。其实交际法的产生和运用恰恰是语法教学的再生和发展。在学生的操练过程中,教师通过重复正确的句子或反问学生的表达正确与否等方法,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将语法知识传授,将学生的语法错误进行改正,既保证了学生的交流目的,又让学生在没有语法压力的情况下保持学习兴趣。
三、交际教学法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
1.听说与阅读相结合。通常教师在教授阅读课程时只强调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如何将阅读技巧运用到阅读文章中,却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这一现状在阅读课程中运用running dictation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该策略是将跑—读—说—听—写各步骤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运用。操作方法为:教师将阅读文章分为5-6部分,不分次序,随意粘贴在教室内不同位置,将学生分成5-6个小组,每组下发一张与文章相关的填空或回答问题的练习纸,小组成员选定一名记录员,其他成员在教室内贴有文章的地方跑动,并快读阅读文章不同的部分,查找答案,然后返回,小声将答案告诉记录员。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案小声告知记录员,这样既检验学生发音和听写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去努力记住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长程记忆。另外,小组学生能依照自己的速度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完成本小组任务为目标,不会受其他小组的影响。在整个15分钟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是辅助者,当学生在发音出现问题时,可上前辅助,帮助学生一起念;也可以是旁观者,观察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后期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增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探讨,加深文化积淀。笔者所在院校采用戴炜栋主编的《泛读教程》作为英语阅读系列课程的教材,该教材所选文章题材广泛,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文学、宗教、体育、风俗等各个领域。因此教师采取“内容依托”的模式,设置相应的“文化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做好与篇章主题相关的文化常识的检索、阅读和整理,鼓励学生分小组就相关主题在课堂上做专题发言,即Presentation。学生能从自身的视角挖掘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要点进行展示。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辨能力,也增加了他们口头交际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篇章背后隐含的西方文化常识,感受与东方文化的差异。该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发挥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引导发言者关注听众的反应,鼓励听众向发言者提问,促成两者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学生互评中学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讨论篇章,让学生与作者能深入交际和对话。阅读课程课时有限,学生必须要进行课前预习,在自学过程中学生记下疑问和困惑,需要在课上得以解决。因此,笔者主要采用学生课前阅读、课堂检查并讨论的方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一些篇章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学生的作答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另外,学生分组负责篇章不同的部分,每组同学对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阅读中的疑问和困惑,由被提问组进行回答,教师可适当的予以辅助和指导。在所有问题的问答中,学生对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各小组对所负责部分的大意进行简要总结,并向所有同学当堂展示。这样不仅摆脱了单一的授课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更灵活,气氛更活跃。
四、结语
将交际教学法引入英语阅读课中,基于教学内容引入形式多样的活动,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将任务型学习作为交际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将阅读和其他语言技能融为整体,把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课堂模式。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阅读和交际环境,帮助学生摆脱在阅读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交际潜能,从而达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云.交际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
[2]李池利,周婷.国内外语交际教学法研究三十五年(1980~ 2015)回顾与评述[J].英语教师,2016(13).
[3]彭春菊.交际教学法历史发展和综述[J].海外英语,2015(3).
作者简介:刘晓艳,北方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师,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和教学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 英语专业 交际教学法
一、引言
在高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以泛读为主的英语阅读系列课程是一门以英语阅读理解为主,与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相结合、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这一特点强调阅读课程的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英语交际能力为核心,因此,其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和教师往往有重精读、轻泛读的偏见。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导,全面地讲解阅读技巧和方法,过多的输入理论,缺乏丰富地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上课耗时费力,学生成绩偏低和交流能力提高不明显的矛盾。因此,单纯地将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理解的增强作为教学的中心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状,也不能将阅读课再视为被动的语言输入,而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具有主动性的活动,一种教师和学生能共同参与的活动;阅读课不应该只是让学生阅读文章做练习,对答案,或者向学生单纯讲述技巧,应是在不断的言语交际行为中轻松、活泼的课堂活动。交际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言语交际又是掌握语言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学习中的一个中心环节。阅读虽然是一种接受性交际,但是阅读能力有转化为听、说、写等能力的潜力。阅读课教师更应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语言思维能力,提供口头表达的语言材料,而且在阅读中进行言语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阅读理解。
二、交际教学法及特点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和韩礼德的理论形成,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以活动为单位进行英语教学,强调英语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境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该教学法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重视学生实际需要,不是单纯集中在语言形式上,而是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二是重视语言的流畅而不是精确;三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交际环境中学生主观的意念、态度、文化修养等都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四是在教师教学中要敏锐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故其可取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但长期以来对交际教学法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交际教学只是教授学生口语,所有的活动都等于口语的练习。但事实上口语是显性的语言输出元素,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尝试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正是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交流;交际教学法只强调流利而非准确,所以该教学法是没有语法的教学。其实交际法的产生和运用恰恰是语法教学的再生和发展。在学生的操练过程中,教师通过重复正确的句子或反问学生的表达正确与否等方法,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将语法知识传授,将学生的语法错误进行改正,既保证了学生的交流目的,又让学生在没有语法压力的情况下保持学习兴趣。
三、交际教学法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
1.听说与阅读相结合。通常教师在教授阅读课程时只强调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如何将阅读技巧运用到阅读文章中,却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这一现状在阅读课程中运用running dictation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该策略是将跑—读—说—听—写各步骤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运用。操作方法为:教师将阅读文章分为5-6部分,不分次序,随意粘贴在教室内不同位置,将学生分成5-6个小组,每组下发一张与文章相关的填空或回答问题的练习纸,小组成员选定一名记录员,其他成员在教室内贴有文章的地方跑动,并快读阅读文章不同的部分,查找答案,然后返回,小声将答案告诉记录员。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案小声告知记录员,这样既检验学生发音和听写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去努力记住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长程记忆。另外,小组学生能依照自己的速度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完成本小组任务为目标,不会受其他小组的影响。在整个15分钟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是辅助者,当学生在发音出现问题时,可上前辅助,帮助学生一起念;也可以是旁观者,观察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后期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增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探讨,加深文化积淀。笔者所在院校采用戴炜栋主编的《泛读教程》作为英语阅读系列课程的教材,该教材所选文章题材广泛,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文学、宗教、体育、风俗等各个领域。因此教师采取“内容依托”的模式,设置相应的“文化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做好与篇章主题相关的文化常识的检索、阅读和整理,鼓励学生分小组就相关主题在课堂上做专题发言,即Presentation。学生能从自身的视角挖掘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要点进行展示。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辨能力,也增加了他们口头交际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篇章背后隐含的西方文化常识,感受与东方文化的差异。该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发挥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引导发言者关注听众的反应,鼓励听众向发言者提问,促成两者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学生互评中学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讨论篇章,让学生与作者能深入交际和对话。阅读课程课时有限,学生必须要进行课前预习,在自学过程中学生记下疑问和困惑,需要在课上得以解决。因此,笔者主要采用学生课前阅读、课堂检查并讨论的方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一些篇章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学生的作答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另外,学生分组负责篇章不同的部分,每组同学对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阅读中的疑问和困惑,由被提问组进行回答,教师可适当的予以辅助和指导。在所有问题的问答中,学生对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各小组对所负责部分的大意进行简要总结,并向所有同学当堂展示。这样不仅摆脱了单一的授课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更灵活,气氛更活跃。
四、结语
将交际教学法引入英语阅读课中,基于教学内容引入形式多样的活动,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将任务型学习作为交际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将阅读和其他语言技能融为整体,把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课堂模式。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阅读和交际环境,帮助学生摆脱在阅读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交际潜能,从而达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云.交际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
[2]李池利,周婷.国内外语交际教学法研究三十五年(1980~ 2015)回顾与评述[J].英语教师,2016(13).
[3]彭春菊.交际教学法历史发展和综述[J].海外英语,2015(3).
作者简介:刘晓艳,北方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师,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和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