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政策制度和经济形势背景,及其在完善会计专业教育评价评估体系、实现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意义,提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途径:设立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标准;设置服务于会计专业课程的证书课程并优化其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合理确定会计等级证书;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校企合作。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1+X”证书制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43-02
  高职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型人才,使他们能够适应岗位就业需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与用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对此,我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提出了“1+X”证书制度,并要求将其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双方的妥善结合、有效配合,打造出更完善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本文主要探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背景
  (一)政策制度背景
  我国自2019年就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改革方案,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实施“1+X”证书制度。此方案的目标是要将学科教育和实践实训相结合,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达到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之间的融通,校企同步配合、联合培养,为整个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输送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这种双重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高职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形成综合性高技术人才队伍。国家之所以采用专业人才培养和“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方案,就是为了探索出一条既能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又能培养人才技能的科学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达到精准育人、高水平教育的目标,最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二)经济形势背景
  当今时代,市场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市场经济环境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为复杂的要求。高职院校属于职业性教育院校,旨在培养技术性、职业性会计人才,因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先进、更为应时,需要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设计等多个维度加以规范。而“1+X”证书制度正是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二者的结合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会计专业教育评价评估体系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形势变化的综合型人才。这种综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综合职业素养,能够灵活地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1+X”证书制度要求学生一方面取得学历证书,另一方面取得其他方面的职业技能证书,所有的证书都同岗位的特点与职业需求等紧密关联,都可以作为高职学生未来求职就业的能力见证。因此,将“1+X”证书制度融入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中,可以发挥其对会计专业教育的引导作用,全面考核、评估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逐渐完善会计专业教育评价评估体系。
  (二)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目标是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经济发展情况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素养较高的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职院校正在应势而趋,努力地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高端职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一方面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标准,另一方面也要高效地引导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与会计相关的职业技能。而将“1+X”证书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密切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严格依照职业教育要求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需要的技能,而且可以通过证书考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使得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多元化、现代化,更多的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时不但要看应聘者的学历,而且要求应聘者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随着国家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书成为财会专业的最基本门槛,这就意味着财务管理领域的准入标准升高了,高职学生除学历证书外,只有手持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才会更具有竞争力。多种证书的结合是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的证明,特别是财务管理的一些基础岗位,都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和素质,这时“1+X”证书制度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总的来说,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1+X”证书制度的结合可以让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更具竞争力。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途径
  (一)设立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标准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有着普遍适应性,可以通过双方的融合最终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状况等密切关联,可以参照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立足地域性经济实况、发展水平等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据此培养素质优良、能力良好的人才队伍。人才培养标准的设立,应在不偏离会计专业本质的基础上,融入会计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具体来说,要依照目标职业岗位形成总体目标,同时列出一个职业能力培养清单,从而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标准。
  (二)设置服务于会计专业课程的证书课程并优化其内容
  1.设置服务于会计专业课程的證书课程。证书课程的设置最终目的是要优化会计专业课程,所以,证书课程从内容设置到组织实施都需要遵照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凸显课程设置的职业性特点,体现职业教育的优势。可遵照“从会计职业能力到课程设置、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执行”的路线,根据会计岗位需求设置不同的证书课程。例如,高职毕业生所从事会计岗位所需职业证书主要为初级、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由此,高职院校可针对这些证书的要求开展相关的实训课程,使岗位任务与证书课程直接对接、会计职业能力与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真正体现“1+X”证书制度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证书课程必须与会计专业课程有效对接,教学内容也应具有一致性。   2.对证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会计专业所需要的证书类型以及证书所针对的从业者的能力,对证书课程进行教学化处理。例如,企业会计岗位最基本的职业任务是做好账目核算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等的汇总,这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灵活地利用会计专业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对此,高职院校可引进会计电算化软件,让学生真实地操作软件,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并通过教学指导实现学生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的转化与升级。此外,教师也需要编写具有实践价值、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并立足课程内容建设更多的课程教学资源。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1+X”证书制度的有效结合,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即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只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保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1+X”证书制度的有效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应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自身学科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模式。高职院校可多为会计专业教师提供此类培训,并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用人单位进行会计岗位技能锻炼,通过课内、课外的双重培训、锻炼,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会计专业教学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合理确定会计等级证书
  “1+X”证书制度实施的前提是要明确具体的会计等级证书类型,而证书类型的确定应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同时参照行业协会等团体组织与企事业单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水平进行,确保所选择的会计等级证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应合理地规划等级证书的考取时间以及针对的人群与就业岗位等,根据证书的规划方案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有效地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结合起来,并发挥二者的功能优势,让学生在有限的高职学习生涯中获得一定的认证,从而为未来的工作就业做好准备。
  (五)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校企合作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1+X”证书制度的结合绝非单独依靠高职院校就能实现,它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企业的配合。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政策支持与制度引导,鼓励更多高职院校和企业参与到会计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模式中;合理定位各个教育系统的功能,协调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1+X”证书制度有效结合。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调动地方企业、协会等的参与积极性,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提供便捷通道,支持企业走进校园、全校师生深入企业,共同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的结合创造条件。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是对高职教育模式的优化调整,有助于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值得在高职院校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汪晓东.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设计人才培养[J].广西教育,2020(11).
  [2]卢海妮.“1+X”证书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0(15).
  [3]谢娟.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20(28).
  [4]罗健.高职会计专业“1+X”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经济师,2020(8).
  注:2020年北海职业学院院级教育科学课题“1+X证书制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2020YJY01)
  【作者简介】凌学军(1971— ),女,汉族,北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税收。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为例,探讨动漫文化在高职学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功能,即价值导向与文化认同功能、政治宣传与保证功能、道德教化教育功能。  【关键词】动漫文化 高职学生 意识形态 阵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55-02  动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通用性,能够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广泛流行,可以承载丰富的民族
【摘 要】本文阐述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必要性,论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针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面临的政策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配”、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等阻碍因素,提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培养机制;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价值共识;整合各方资源,增进校企合作。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论述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学的慕课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学习分析學,分析慕课学生、慕课教师和慕课建设者所处地位以及应该发挥的作用,探讨这三者之间应该如何组成科学、高效的教与学的生态循环,并具体提出包括慕课学习者自适应学习机制、慕课教师个性化教学机制、慕课建设者动态系统优化机制在内的慕课教学质量提升机制,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慕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本文针对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空间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双向渗透、三方融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并论述具体的构建路径:设置“通—专—选”三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多链条演练”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营造“思创融合、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内修外引”提升创新创业团队师资水平。
【摘 要】本文认为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体现,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相关制度、多途径提高企业课程建设参与度、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综合能力、完善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中的学生反馈机制、构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共同体等促进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
期刊
期刊
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创新创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提出构建“12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秉承一个设计理念即“先学后教”的理念,实现“学生自
期刊
2020年7月5日,夕阳西下.体育场上,散落着锻炼休闲的人们,犹如草原上悠然自在的牛羊.rn3岁的小臭妞,追着一颗绿球,耍得满身大汗,乐不可支.rn我追着娃拍照,潜意识里记挂着40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