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学生基本素质之一,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关系非常密切,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学校体育不能脱离素质教育。下面谈谈我的新探索。
  一、 学校体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作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柳斌同志曾明确指出:“当前我们提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首先回顾一下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它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个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个时期应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做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由于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亟待需要的是升华阶段。素质教育的出台,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这里包含着方向性的东西,也内含着具体操作的内容。把学校体育转向素质教育轨道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不能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但在部分地区、少数学校,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也是存在的。如果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用少数尖子才能达到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必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弄得大多数学生见了体育就望而生畏。这种偏离素质教育轨道的做法必须得到纠正。
  二、 学校体育改革与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不仅仅是一个具体操作的问题,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它的内涵应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从心理学和人才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体育不仅是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他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学校体育应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首要目标,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特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体育教学要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育体、育心要结合。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要改变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强制教育。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我们应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看,系统论强调的是整体效应。在体育教学这个系统里,它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个性和特长、生理、心理以及场地、器材等。各种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教学的改革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各要素割裂开来,孤立的动作。同时,体育学科的时空是有限的,不允许我们做简单的加法,要努力在融合、渗透中看综合效益。
   (遵义县南白镇后坝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真善美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价值,而艺术学科的综合性,使得它既有科学上的“追真(法)”,又有人文上的“向善(德)”,还有文艺上的“求美”特质。因此,教师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美的欣赏、美的创作的培养,还应该时刻进行美的行为、美的思想的教育。这里所说的“时刻进行”,不是说生搬硬套,而是指随机应变、见机而动,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德的润泽、法的熏陶。那么,如何在艺术学科中进行灵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关爱工程”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公平教育,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益,走出了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一、实施“牵手工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沙县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一是深化“爱心妈妈”结对活动。县教育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2年,前身为“平陵书院,是溧阳历史上第一所学校、第一所省级实验小学、第一所省级文明学校、第一所省级模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为18745平方米,
他有着“化学王子”的美誉,在第4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举摘得金牌;他是班上的劳动委员,每逢下水道堵了,都是他拿着竿子主动去疏通;他多才多艺,既是令人放心的班级足球队守门员,又是曾经打败过电脑的国际象棋高手,还是迷你戏剧中出色的“狐狸大王”……老师说,他拥有学习成功的优秀特质:专注、执著、敏锐。而他说,他从没有在外面上过一节补习课,最大的经验就是在学校上好每一节课。  金牌之路:高中才起步,不在
众所周知,在高考英语试卷中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听力,占整个英语高考卷的1/6分值;由于听力长期以来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分值比例高,而且与语法、阅读等书面考试题型相比,听力考试具有极强的时间效应,听力过程不具备复制性,要做好听力题,除要了解测试的基本题型和具备一定的基础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充分利用宝贵的每一分钟。  一、加强平时训练  除了平时上课时认真听讲以外,同学们还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听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技校理论教学课程中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而且这门课内容庞大,枯燥,抽象,难理解,基本概念多,逻辑性不强,尤其是“铁碳合金相图的建立、识读、应用”等几个知识点较难理解和掌握,而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很难讲明讲透的现象。显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为重中之重。故此,必须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上海作家叶开的女儿乔乔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一次遇到一道题目,问谁是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的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孔明和庞统。答案得到古典文学博士妈妈的认可。结果,语文老师说错了,标准答案是“诸葛亮”。(《中国青年报》)  看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许多人会发笑。但这便是典型的中国教育模式。老师解释说,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我想,老师指的是教材标准答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任何学习,除了要习得一定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能说会写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做一名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肯于“蹲下”与学生交流,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有正常的智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阐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英语教学;培养    目前高职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研究还不太重视。非智力因素泛指一切与智力无关的部分,主要包括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