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学生基本素质之一,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关系非常密切,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学校体育不能脱离素质教育。下面谈谈我的新探索。
一、 学校体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作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柳斌同志曾明确指出:“当前我们提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首先回顾一下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它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个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个时期应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做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由于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亟待需要的是升华阶段。素质教育的出台,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这里包含着方向性的东西,也内含着具体操作的内容。把学校体育转向素质教育轨道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不能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但在部分地区、少数学校,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也是存在的。如果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用少数尖子才能达到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必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弄得大多数学生见了体育就望而生畏。这种偏离素质教育轨道的做法必须得到纠正。
二、 学校体育改革与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不仅仅是一个具体操作的问题,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它的内涵应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从心理学和人才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体育不仅是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他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学校体育应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首要目标,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特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体育教学要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育体、育心要结合。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要改变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强制教育。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我们应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看,系统论强调的是整体效应。在体育教学这个系统里,它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个性和特长、生理、心理以及场地、器材等。各种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教学的改革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各要素割裂开来,孤立的动作。同时,体育学科的时空是有限的,不允许我们做简单的加法,要努力在融合、渗透中看综合效益。
(遵义县南白镇后坝初级中学)
一、 学校体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作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柳斌同志曾明确指出:“当前我们提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首先回顾一下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它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个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个时期应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做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由于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亟待需要的是升华阶段。素质教育的出台,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这里包含着方向性的东西,也内含着具体操作的内容。把学校体育转向素质教育轨道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不能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但在部分地区、少数学校,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也是存在的。如果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用少数尖子才能达到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必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弄得大多数学生见了体育就望而生畏。这种偏离素质教育轨道的做法必须得到纠正。
二、 学校体育改革与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不仅仅是一个具体操作的问题,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它的内涵应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从心理学和人才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体育不仅是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他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学校体育应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首要目标,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特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体育教学要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育体、育心要结合。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要改变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强制教育。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我们应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看,系统论强调的是整体效应。在体育教学这个系统里,它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个性和特长、生理、心理以及场地、器材等。各种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教学的改革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各要素割裂开来,孤立的动作。同时,体育学科的时空是有限的,不允许我们做简单的加法,要努力在融合、渗透中看综合效益。
(遵义县南白镇后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