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错误总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如果教师仅仅是消极地予以纠正,虽然不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总是会留下一点瑕疵;相反,如果教师愿意积极地开动脑筋,做点文章,也许这个错误就变成了难得的机会,可以为课堂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迂回转折,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的阶段,考虑问题不全面,课后的作业都不一定能顺利完成,更不用说课堂上在老师与众多同学的注视下回答问题,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教师看来,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但对学生而言,却算不得小事一桩。一方面,教师的一句“错了”会使出错的学生感觉自己被否定,自信心与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挫伤;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答案的错与对,会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正确答案是什么”上,而忽视“为什么错了”,不去思考今后如何改正。
为了照顾学生的感受,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教师可以换个角度,站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角度上,引导他们从错误答案出发,做出分析判断。例如,在“水的电离”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某温度下,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为2.0×10-7 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多少?”有位学生得到的答案5.0×10-7 mol/L。很显然,他将“某温度”误认为“25 ℃”利用10-14 求解。此时,可以请他说明一下求解的方法,他一定会说“水的离子积为10-14”,再问“这个10-14 有适用条件吗”?应该会答“25 ℃”,对照题意,恍然大悟,审题不够仔细。到这里,就可以将学生向解题关键“纯水”上引导了。通过如此的迂回,本堂课的两个关键环节“25 ℃时,水的离子积为10-14”和“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得到了再一次的突出与强调,同时也使学生多了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
二镇定机智,化解自身尴尬处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尽管教师认真备课,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估计,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如读错字、写错字、算错题、实验失败等。对于化学教师,尤其是年轻的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是错误的多发区。
面对非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不知所措、信口胡说,还是从容不迫,重新来过?不论选择哪一个,要么将学生带入思维的误区,要么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都会使教学效果打折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将错就错,另辟蹊径。
有位实习教师,在“硫酸的性质”一课中做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时,装置的连接、药品的取用都很顺利,只是在最后忘记了用酒精灯加热。等了一分多钟,等不到反应的发生,这位教师暗地里检查,才发现自己的疏漏。聪明的他并没有立即暴露这个错误,而是不动声色地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看,铜片与浓硫酸混合后并没有任何的变化,由此可见,常温下,两者是不会反应的。如果对它们加热,情况又会怎样?”顺势摆上了酒精灯,仅仅一句话,将原本粗心犯下的错误转化成了对比教学的好机会,使学生对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条件有了深刻印象。
这类错误属于课堂的偶发事件,需要教师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使讲课者和听课者在思路和感情始终保持一致。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是教师情感与才华的结晶。
三 巧设“陷阱”,打破学生惯性思维
课堂中没有错误发生,固然给人以顺利与流畅的感觉,但是某些问题,如果以“错误”的形式出现,似乎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安排一些“错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关于溶液的pH求算中有一个酸碱溶液稀释的问题,首先通过例题得出了稀释后pH的求算方法“pH=N的强酸稀释10m倍后,pH=N M;pH=N的强碱稀释10m倍后,pH=N-M”,另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溶液的“无限稀释”。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他们可以理解,也仅仅是理解,而应用中这正是一个很容易布陷阱的地方。与其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犯错误,不如干脆让他们先上一次当。教师可以设计3道练习题:(1)0.05 ml,1 mol/L盐酸配成50 ml溶液,pH=?(2)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0倍后pH=?(3)1 ml,pH=6的盐酸稀释至1 L,pH=?前两题根据公式很快有结果,最后一题则暗藏陷阱。果然,有学生说“等于9”,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警惕性较高,未受惯性思维影响。对于答案不置可否,教师提示:“这是盐酸溶液”,反对声音逐渐高涨,不久便全部醒悟过来,“只可能趋近于7”。教师安排这样一个“错误”,正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它的再次发生。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李 林
一迂回转折,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的阶段,考虑问题不全面,课后的作业都不一定能顺利完成,更不用说课堂上在老师与众多同学的注视下回答问题,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教师看来,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但对学生而言,却算不得小事一桩。一方面,教师的一句“错了”会使出错的学生感觉自己被否定,自信心与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挫伤;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答案的错与对,会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正确答案是什么”上,而忽视“为什么错了”,不去思考今后如何改正。
为了照顾学生的感受,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教师可以换个角度,站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角度上,引导他们从错误答案出发,做出分析判断。例如,在“水的电离”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某温度下,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为2.0×10-7 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多少?”有位学生得到的答案5.0×10-7 mol/L。很显然,他将“某温度”误认为“25 ℃”利用10-14 求解。此时,可以请他说明一下求解的方法,他一定会说“水的离子积为10-14”,再问“这个10-14 有适用条件吗”?应该会答“25 ℃”,对照题意,恍然大悟,审题不够仔细。到这里,就可以将学生向解题关键“纯水”上引导了。通过如此的迂回,本堂课的两个关键环节“25 ℃时,水的离子积为10-14”和“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得到了再一次的突出与强调,同时也使学生多了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
二镇定机智,化解自身尴尬处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尽管教师认真备课,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估计,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如读错字、写错字、算错题、实验失败等。对于化学教师,尤其是年轻的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是错误的多发区。
面对非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不知所措、信口胡说,还是从容不迫,重新来过?不论选择哪一个,要么将学生带入思维的误区,要么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都会使教学效果打折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将错就错,另辟蹊径。
有位实习教师,在“硫酸的性质”一课中做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时,装置的连接、药品的取用都很顺利,只是在最后忘记了用酒精灯加热。等了一分多钟,等不到反应的发生,这位教师暗地里检查,才发现自己的疏漏。聪明的他并没有立即暴露这个错误,而是不动声色地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看,铜片与浓硫酸混合后并没有任何的变化,由此可见,常温下,两者是不会反应的。如果对它们加热,情况又会怎样?”顺势摆上了酒精灯,仅仅一句话,将原本粗心犯下的错误转化成了对比教学的好机会,使学生对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条件有了深刻印象。
这类错误属于课堂的偶发事件,需要教师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使讲课者和听课者在思路和感情始终保持一致。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是教师情感与才华的结晶。
三 巧设“陷阱”,打破学生惯性思维
课堂中没有错误发生,固然给人以顺利与流畅的感觉,但是某些问题,如果以“错误”的形式出现,似乎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安排一些“错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关于溶液的pH求算中有一个酸碱溶液稀释的问题,首先通过例题得出了稀释后pH的求算方法“pH=N的强酸稀释10m倍后,pH=N M;pH=N的强碱稀释10m倍后,pH=N-M”,另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溶液的“无限稀释”。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他们可以理解,也仅仅是理解,而应用中这正是一个很容易布陷阱的地方。与其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犯错误,不如干脆让他们先上一次当。教师可以设计3道练习题:(1)0.05 ml,1 mol/L盐酸配成50 ml溶液,pH=?(2)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0倍后pH=?(3)1 ml,pH=6的盐酸稀释至1 L,pH=?前两题根据公式很快有结果,最后一题则暗藏陷阱。果然,有学生说“等于9”,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警惕性较高,未受惯性思维影响。对于答案不置可否,教师提示:“这是盐酸溶液”,反对声音逐渐高涨,不久便全部醒悟过来,“只可能趋近于7”。教师安排这样一个“错误”,正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它的再次发生。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李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