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我差点失去双腿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8月,我出生在四川开县(今重庆开州区)。在开县读完小学、中学后考入了省立万县高中。1949年高中毕业时,正值新旧政权交替,社会动荡,没有大学可考,我只有回到老家当了一名小学教员。
  1950年8月,在区妇联工作的姐姐回家告诉我:西南军区军政干校正在招生。听到这个消息,无大学可读的我,当即前往报名,并顺利地被录取,分到驻扎在江津(现属重庆)的15军44师随校。
  在15军随校仅学习了几个月,到12月时,军长秦基伟从北京开会回来,向我们传达说:他代表15军全体战士向中央申请要求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抗美援朝去。中央已经批准我军调驻机动位置,随时准备开往朝鲜。
  于是15军不再称番号了,改为“唐山部”。经过短暂的战前动员,1951年1月20日,我们正式从江津出发,来到安东市(今辽宁丹东市)的前一站昌图。在这里,部队给我们发了枪,发的還是“汉阳造”,每个学员也被允许打几发子弹,实际操作一下武器。
1960年,本文口述作者从部队转业前夕的留影

  我记得这里的风沙很大,早上出操时,那风沙刮在脸上刺痛刺痛的。我们还按要求,每人写了自愿上前线抗美援朝的志愿书。
  在昌图仓促训练了几天后,我们开到了安东。在这里发了装备,我分到了一支苏式726步枪,50发子弹,一袋干粮炒面。秦基伟军长还亲自给我们作了战前动员报告。
  三天后的夜里,我们就将正式到达朝鲜,每两个人分一辆胶皮轮推车,上面装满了后勤物资。我记得我推的车子上堆放的是药品。我们就这样推着胶轮车上了鸭绿江大桥,上级规定我们每一辆胶轮车要保持三米的距离。我们推着胶轮车默默地行进在鸭绿江大桥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桥上布满了飞机扫射的弹孔,这使得一些战士十分紧张,结果有3辆胶轮车掉到了江里。
  过了鸭绿江,我们没有停步,继续朝着朝鲜纵深走去,一直到天快亮了,我们才在原地山沟和山坡上休息。上级告诫我们,在进入朝鲜后,我们随时会遇到敌机空袭,空袭时,我们要就地趴下,不准乱跑,如果跑就会开枪就地正法,也不要朝飞机打枪,怕暴露目标。
  进入朝鲜的第二天,我们就遭到了敌机空袭,我就地趴在草丛里,蓦地感觉脚上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手一摸,居然有血,我明白是弹片划伤了我的脚。好在只是轻微划伤,血很快就止住了,空袭过后,我没当回事地爬起来就跟着部队走了。不过,由于敌机投下的炸弹太响,我的耳朵震聋了好半天,之后由于多次遇到空袭,我的耳膜被震坏了,听力一直很差,别人要在我耳边大声讲话我才能听得清楚。
  我们白天行军,夜晚休息,到什么地方去,有什么任务,我们一概不知,部队的纪律也不让问。走了几天,走了多远我们也不清楚,只记得过一条江时,才听说这是大同江,江上的桥被炸毁了,我们还依稀看见断桥处有汽车挂在上面。我们临时用木头搭桥,桥搭好了,但由于要走车,我们被通知两人抬着胶轮车涉水过去。没走多远水就到了大腿根处,我见水太深过不去,就退了回去,这才又允许我们从桥上过去,但规定必须跑步过桥。由于边跑步边拉车,有些难度,致使有好几辆胶轮车和拉车的战士掉进了河中,但幸好我们过桥时敌机没来轰炸。
  过桥不久,山中就有敌特打信号弹,立刻就有敌机飞来向我们轰炸扫射,我赶紧趴在一个小河沟里。当敌机投下照明弹时,我正好看见前面不远有一个战士掉下山去了。紧接着,敌机一阵扫射,弹着点就在我面前不到半尺远,而在我身后不远处的一颗燃烧弹,烧死了好几个战士 。这是我经历的最惊险的一次夜行军,倘若我趴的位置再前或再后一点,我就有可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了。
  我们这次行军一直到“三八线”附近才停了下来。这时才得知,我们是来参加第五次战役的。
  等到了前线,我得到通知:把枪留下来,调我到师政治部。到了师政治部,我被分到秘书科,负责编“电讯报”和“战斗报”。我每天的任务是:早上打开收音机,收听国内的新闻,将有关朝鲜战争的新闻记录下来;听完后,就下到部队搜集连队里的战地记者和宣传员写的有关战地的稿件。所有的稿件编写完后,我就开始排版、刻钢板,将所编的“电讯报”和“战斗报”刻印出来,每次刻印500份,发送到各个班去。
  所有这些都由我一个人完成,所以很辛苦。但在师政治部比在连队生活好多了,在这里不必天天吃炒面干粮,我们可以吃到高粱米饭,有时甚至可以吃到大米稀饭。有一次吃大米稀饭时,由于没有菜,炊事员不知从哪里搞来一点糖精丢在稀饭里,我到现在还记得那美美的滋味。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就地寻找野菜佐餐。
  当时敌特的活动十分猖獗,我们遇到的轰炸经常都是因为敌特发的信号。有一次,我们师部和军部都遭到了敌机的空袭,我所住的防空洞附近被炸了一个很大的坑,一棵几个人都抱不拢的大树被炸倒,附近的一个村庄燃起了大火,所有的民房都被烧光了。这次空袭中,我们师部和军部都有人员伤亡。空袭过后,我们帮助当地居民解决住的问题,先挖个地坑,然后在地坑上面盖上圆木,再在圆木上搭上树枝,当地居民就在这样的房屋里面生活。
  第五次战役后,我们部队补充了一批新兵,为了帮助新兵提高思想认识,部队开始了“三查”学习:查思想、查斗志、查作风。其中一个主要方式就是让战士诉苦,通过诉苦,让战士们更恨美帝。
  部队“三查”结束后,又开始了行军,这次行军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同样不知道,依然是夜里行军,而且一直走的是小路、山路。这次我们遇到了雨季,每天就在雨中行走,有时爬山,感觉衣服越穿越重。尽管这样,瞌睡虫还是缠绕着我。有时原地休息时,我坐在石头上就睡着了。有时边打瞌睡边跟着部队爬山,爬到山顶,天快亮了,才清醒过来。
  有一次部队宿营在一个高山下的谷底,有条小溪十分清澈,我赶紧拿出毛巾想洗把脸,可毛巾浸到水里后,拿出来时迅速结冰,根本擦不了脸。有老兵告诉我:在这样的天气不能这样洗脸,要用手直接捧水洗,洗完再用干毛巾擦。   这次行军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在过一条河时,正好处在敌人的封锁线,敌机随时会过来扫射。而河面上已结冰,只有河中间有条激流。为了快速通过,部队只有就近砍了一些圆木搭在河上。我脚上穿着一双笨重的大头鞋,快速通过时脚下不小心一滑,掉进河里,好在我将圆木抱住,才没被激流冲走。由于河水齐腰深,我的棉裤全湿透了。等我上岸后,想弯下腰将鞋里的水倒掉时,却弯不下腰来,因为整个下身已结冰,特别是膝盖,像是箍了一個铁套,以至于冰碴把膝盖都磨掉了一层皮。无奈,我只有原地不停地跳动,一是想把冰碴抖掉,二是来抵御刺骨的寒气。但这时部队又出发了,我想跟上部队,但双脚和下半身被冰皮鞋和冰棉裤裹着,十分沉重,难以迈开腿。
  我艰难地一步一步往前挪着,有战友见状,就要我坐到拉炮的马上,我见马拉着炮本来就吃力,就谢绝了。事后有老战士说:幸亏你当时没坐马,要坐在马上,你那冻僵的腿就保不住了。我就这样艰难地往前挪,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休息时,听见拉炮的马走在铺满碎石的路上,马蹄嗒嗒地响着,声音十分清脆,再低头看,只见马蹄在碎石路上踏出了点点火花。
  这一幕在我脑中记忆深刻,后来闲暇时我就这个场景题了一首诗:铁蹄声声火星溅,战地行军夜无眠;冰雪大地征程远,风潇潇兮五更寒。
  那时我正年轻,所以尽管环境是那样艰苦,但心里却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那一夜我硬是穿着结冰的棉裤一直坚持跟上部队,直到天亮了,部队宿营下来,我才赶紧烧火,将棉裤烤干。
  但这次落水给我的身体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到30岁时,我常常感觉膝盖疼痛,经医院诊断,这是在朝鲜战场上冻伤落下的后遗症。当时和我一起住院治疗的还有几个战友,他们都跟我一样,是在朝鲜战场上冻伤了腿。这几个战友后来都只活到60岁就去世了,而我虽然至今还活着,但冻伤的腿只能靠拄着拐杖艰难地挪行。
  这次行军又走了几天后,在穿过一条公路时,我看到几辆被打毁的美军坦克,蓦地想起,这个场景是我们出国进入朝鲜时曾看到过的。这样看来,莫非我们是在回国的路上?我心里琢磨着,但却不敢跟战友们说。果然不出我所料,几天后,我们真的走过鸭绿江大桥,回到了安东。
  在安东住了两天,列车又把我们拉回到河北邢台。在这里我们才得知,我们回国是为了换新炮参加下一次战役。我军炮团当时使用的还是抗战时期缴获的日军的小钢炮,这种炮射程短,和美军的炮比起来相差太远,在朝鲜战场根本起不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向苏联购买了大批的榴弹炮和高射炮。我们这次回国,除了换炮外,还要学习新炮的操作技术。在这大半年的学习训练之中,我还立了一次三等功。
  1952年9月,我军炮团在更换了新的装备后,又开赴朝鲜战场,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而我虽然也渴望再上前线,但部队考虑到我在炮兵训练中成熟的业务能力,将我留了下来,以便继续训练新的炮兵,好随时补充到部队中去。
  就这样,我离开了朝鲜战场。而今每当想到我在朝鲜战场的日日夜夜,依然激动不已,那是我值得骄傲的青春岁月。
其他文献
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雄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志愿军也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牺牲人数在11万左右,而美军的阵亡人数则是5.4万左右。美军的阵亡人数为什么比志愿军的牺牲人数要少如此之多呢?  首先,美军当时的军事装备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几乎领先了志愿军一个时代。在如此大的差
孔子曰:“三十而立。”三十岁是而立之年。很多人将“三十而立”理解为:三十岁时应该有所立的事业,即立业。其实这种解释并不符合孔子原意。  东汉班固把“三十而立”理解为立学,他在《汉书·艺文志》中云:“三十而五经立也。”也就是说,三十岁时就学通了五经。南朝梁皇侃在 《论语义疏》中也是这样认为。这种解释虽然可信,但“经业成立”更多指的是成,跟立的关系不是很大。而且“三年明一经,三十通五经”是古代学者普遍
2020年是张爱玲(1920-1995)百年诞辰。在世人眼中,张爱玲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异国漫长年月的幽居避世,让她活成人们心中一座深锁的孤城。而本文受访者王祯和,曾与张爱玲有过一段难得的文学渊源,那是1961年,41岁的张爱玲应香港某影业公司的邀请创作电影剧本《红楼梦》,顺道去台湾收集资料,因此结识了当时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王祯和。张爱玲对王祯和的小说《鬼·北风·人》十分赞赏,遂对其家乡台湾花莲的风
随着“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中国的民间科技正在成为备受注目的社会力量,并有望成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生力军。  对于这个人数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的民间科技集体热潮的出现,社会给出了截然小同的评价。一种声音说,民间科学是一个“宝藏”,应当大力发掘;另一种声音则称民间科学家已成社会公害,民间科学不值得提倡。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呢?    民间科学是宝藏  
毛病,多指器物发生的损伤或故障,也比喻工作上的失误。其实,最初“毛病”是指牲畜(尤其是马)的毛色有缺陷。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古时,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
第一任中共湖南宁乡县委书记是谁?很多人不知道。他是宁乡龙田扶王山下的一个大英雄。在其短暂的27个春秋里,这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早期共产党员,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营指导员、团党代表,中共湘东南特委书记,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1931年被叛徒出卖,受尽酷刑,不屈不挠,最后英勇牺牲。这位英雄就是夏尺冰烈士。  2018年10月,笔者经过多方努力,联系到了夏尺冰的亲侄
人一生总会经历和见证一些事情。97年前,何叔衡和毛泽东一起,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去往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完成的是一场红色的伟大见证。  建党几近百年,何叔衡身后嫡亲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记忆呢?走进湖南沅江老街一隅,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何叔衡嫡孙何海文回忆起祖父带给他一生的教诲。  50多年了,何海文的住所依旧还在这座城市最不显眼的老街角落,古河改道后那里几乎成为死水断路。笔者是在几经问
秦朝在始皇帝统一中国15年后就走向崩溃。但是,秦所建立的大一统帝国模式却成了之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主流历史形态,即使是南北朝时代的长期分裂和儒学式微也未能彻底打破这一状态。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是怎么得以维持的呢?  古代帝国统治始终面临着一个共同困境——有限的运输能力和交通手段与辽阔的统治地域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对帝国辽阔国土的管理能力和降低控制代价,古代帝国的下一步发展就是形成统一的精英文化,以文化的
闲翻《现代汉语大词典》,见有“新雨”“今雨”和“旧雨”词条,分别指新朋友和老朋友,究其由来,“今雨”和“旧雨”缘自杜甫的《秋述》。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39岁的杜甫到京城长安想求个一官半职,恰遇李林甫当政,仕进无门,旅居长安,愁肠百结,写了散文《秋述》,开头一句是“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塌,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半句的意思是旧时宾客遇雨亦来,而今遇雨不来。后人把“
《现代汉语词典》对“黑马”的注释是:“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这个注释得从英国人本杰明·迪斯累利(1804-1881)说起。  迪斯累利是英国保守党的领袖,又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但他早期却是以一个颇有建树的小说家而闻名于世的。  1831年,迪斯累利出版了一部小说《年轻的公爵》。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精彩的赛马场面。比赛刚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其中一匹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