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最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成为了新课改的根本指向。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以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恰当运用评价方式
对学生活动多种评价方式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自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其产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评价的方式有很多,而在课堂教学中正面赞赏学生、鼓励学生则成为激发其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和基础。只有充分地感受成就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充分的自信。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经常地进行鼓励和赞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设计课堂活动或提出问题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要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并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不要批评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引导学生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师生互动,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 恰当改变教师的教法
因教材而异、因学生而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因其史实都不能存在于现实的特殊性,造成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口头传授为主,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改善这一情况。比如,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历史影视剧片段、历史资料视频、历史人物、文物、事件图片等,都可以形象直观地把相关历史片段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课堂上要恰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其有信心更有能力进行创新
1. 引导学生先探索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独立学习来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
一是学会快速记忆具体知识点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记忆技巧,以供学生借鉴;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二是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把个别的知识点纳入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再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方面要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大专题。另一方面则要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以参照相关资料中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概括,再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改善,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联系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只有教会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并提高其综合学习的能力,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是要使学生善于发掘教材的隐藏性知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资料以及图表等,直接反映了相关历史知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此外,它们还可能间接地反映出一些其他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历史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这些隐藏性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完整,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二是要使学生学会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直接原因到根本原因;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来探究原因。其次,由观察事件的表象到探索事件的本质,以理解事件的本质含义。综合多方面因素,使学生能够总结出历史事件发展的一般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地灵活地应用。而历史学科知识的应用,首先是解答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类试题,这是检测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其次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以用历史的经验来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来分析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以加深对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三、 充分开发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开发。要开发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其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
1.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能力训练题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转换角色,以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这既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其历史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
2. 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对历史事物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胆的假设及推理。可以通过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例如: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清王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写?如果没有《马可·波罗行记》,是否不会产生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以逆向思维等形式,更加深入地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
四、 要培养学生善于创新、敢于打破“权威”的信仰、敢于对“权威”质疑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是“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新教育理念和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价值的创新型人才,充分体现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功能。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
一、 以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恰当运用评价方式
对学生活动多种评价方式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自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其产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评价的方式有很多,而在课堂教学中正面赞赏学生、鼓励学生则成为激发其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和基础。只有充分地感受成就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充分的自信。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经常地进行鼓励和赞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设计课堂活动或提出问题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要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并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不要批评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引导学生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师生互动,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 恰当改变教师的教法
因教材而异、因学生而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因其史实都不能存在于现实的特殊性,造成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口头传授为主,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改善这一情况。比如,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历史影视剧片段、历史资料视频、历史人物、文物、事件图片等,都可以形象直观地把相关历史片段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课堂上要恰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其有信心更有能力进行创新
1. 引导学生先探索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独立学习来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
一是学会快速记忆具体知识点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记忆技巧,以供学生借鉴;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二是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把个别的知识点纳入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再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方面要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大专题。另一方面则要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以参照相关资料中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概括,再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改善,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联系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只有教会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并提高其综合学习的能力,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是要使学生善于发掘教材的隐藏性知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资料以及图表等,直接反映了相关历史知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此外,它们还可能间接地反映出一些其他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历史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这些隐藏性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完整,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二是要使学生学会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直接原因到根本原因;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来探究原因。其次,由观察事件的表象到探索事件的本质,以理解事件的本质含义。综合多方面因素,使学生能够总结出历史事件发展的一般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地灵活地应用。而历史学科知识的应用,首先是解答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类试题,这是检测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其次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以用历史的经验来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来分析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以加深对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三、 充分开发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开发。要开发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其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
1.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能力训练题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转换角色,以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这既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其历史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
2. 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对历史事物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胆的假设及推理。可以通过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例如: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清王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写?如果没有《马可·波罗行记》,是否不会产生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以逆向思维等形式,更加深入地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
四、 要培养学生善于创新、敢于打破“权威”的信仰、敢于对“权威”质疑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是“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新教育理念和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价值的创新型人才,充分体现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功能。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