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郭店楚简中有大量儒家简,其中的“仁内义外”之说引起了理解分歧。本文结合《中庸》及郭店《五行》篇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子思学派仁义内外说的独特内涵与哲学意义,认为仁义从根源上说是天命于人的内在本性,为人性之内涵与本质;但从人伦的角度讲,仁义则是“教”之内容,是表现于外的道德行为与规范。
关键词 子思学派 仁 义 《中庸》 《五行》
〔中图分类号〕B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2-0028-05
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简中有大量儒家简,其中多有仁义之论,且多次出现“仁内义外”的记载,例如:
“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内立父、子、夫也,外立君、臣、妇也。……门内之治仁掩义,门外之治义斩仁。”(注:本文所引郭店楚简内容均依据文物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一书,以下不再作注。)(《六德》)
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或生于内,或生于外。(《语丛一》)
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五行》)
这些“仁内义外”的说法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中,其意义也不尽相同。王博在《论“仁内义外” 》一文(注:王博:《论“仁内义外”》,《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2期。)中,把战国时期思想家们所讨论的“仁内义外”说分为三种意义不同的观点,并对各自的内涵做了分析。笔者赞同王博先生这一分别讨论的方法,因为仁义内外的讨论实质上是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争论,其指向则是建立自律道德还是他律道德的伦理实践问题。所以,只有对不同文本中出现的仁义内外之说做具体的分析,才能明确其立论的目的和根本哲学主张。如前所述,郭店简中关于仁义内外众说纷纭的现象,给学者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但笔者认为不加分析地直接把子思学派的仁义之说等同于告子的“仁内义外”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般认为《中庸》系子思学派的著作(注: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02页。),郭店《五行》篇也被视为与子思学派相关(注:
参见郭齐勇:《郭店楚简<五行>的身心观与道德论》,收入郭齐勇著《儒学与儒学史新论》,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本文以《中庸》与《五行》篇为代表,试对子思学派仁义内外之说作一辨析,以明确它不同于告子“仁内义外”思想的独特内涵与意义。
一、“性”与“天道”的契接
儒家早期“仁义”思想到孟子时才得以真正形成,其内涵及相互关系也得到了明确与统一。那么在与孟子思想有承继关系的子思学派那里,仁义的内涵与关系是如何的呢?部分学者吸收分析了郭店楚简中的仁义思想,认为儒家在孟子以前有告子所持的“仁内义外”说。这种观点认为,孔子仁礼并举,已有了“仁内义外”的思想倾向,子思学派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仁内义外”说,此说发展到告子时以极端的形式将其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到孟子,仁义之间的内外关系才完全消融,二者皆根于心,形成了“仁义”思想(注:见梁涛:《孟子的“仁义内在”说》,《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刘丰:《从郭店楚简看儒家的“仁内义外”说》,《湖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针对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儒家仁义思想的确经历了从内到外的发展历程,由仁与义的分别走向二者的结合与统一。然考察仁义思想的形成历史,我们会发现,从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到子思学派性与天道的契接,再到孟子“仁义”思想的形成,其中有一以贯之的理论线索与发展脉络。立足于儒学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明确分别出子思学派仁义内外讨论与告子仁内义外说的实质不同。儒家“仁义内外”的讨论实质上关涉到了“性与天道”的问题,它体现了孔子之后儒家为道德伦理寻找根据的努力。因此,笔者认为在研究子思学派仁义思想之前,对其性与天道思想作一研究是必需的。
“性与天道”的问题,实即概括了孔孟之学从内到外的全部内容(注:李景林:《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在继承传统的“天”、“天道”与“天命”等观念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认为“为仁由己”(《论语
关键词 子思学派 仁 义 《中庸》 《五行》
〔中图分类号〕B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2-0028-05
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简中有大量儒家简,其中多有仁义之论,且多次出现“仁内义外”的记载,例如:
“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内立父、子、夫也,外立君、臣、妇也。……门内之治仁掩义,门外之治义斩仁。”(注:本文所引郭店楚简内容均依据文物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一书,以下不再作注。)(《六德》)
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或生于内,或生于外。(《语丛一》)
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五行》)
这些“仁内义外”的说法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中,其意义也不尽相同。王博在《论“仁内义外” 》一文(注:王博:《论“仁内义外”》,《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2期。)中,把战国时期思想家们所讨论的“仁内义外”说分为三种意义不同的观点,并对各自的内涵做了分析。笔者赞同王博先生这一分别讨论的方法,因为仁义内外的讨论实质上是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争论,其指向则是建立自律道德还是他律道德的伦理实践问题。所以,只有对不同文本中出现的仁义内外之说做具体的分析,才能明确其立论的目的和根本哲学主张。如前所述,郭店简中关于仁义内外众说纷纭的现象,给学者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但笔者认为不加分析地直接把子思学派的仁义之说等同于告子的“仁内义外”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般认为《中庸》系子思学派的著作(注: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02页。),郭店《五行》篇也被视为与子思学派相关(注:
参见郭齐勇:《郭店楚简<五行>的身心观与道德论》,收入郭齐勇著《儒学与儒学史新论》,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本文以《中庸》与《五行》篇为代表,试对子思学派仁义内外之说作一辨析,以明确它不同于告子“仁内义外”思想的独特内涵与意义。
一、“性”与“天道”的契接
儒家早期“仁义”思想到孟子时才得以真正形成,其内涵及相互关系也得到了明确与统一。那么在与孟子思想有承继关系的子思学派那里,仁义的内涵与关系是如何的呢?部分学者吸收分析了郭店楚简中的仁义思想,认为儒家在孟子以前有告子所持的“仁内义外”说。这种观点认为,孔子仁礼并举,已有了“仁内义外”的思想倾向,子思学派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仁内义外”说,此说发展到告子时以极端的形式将其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到孟子,仁义之间的内外关系才完全消融,二者皆根于心,形成了“仁义”思想(注:见梁涛:《孟子的“仁义内在”说》,《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刘丰:《从郭店楚简看儒家的“仁内义外”说》,《湖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针对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儒家仁义思想的确经历了从内到外的发展历程,由仁与义的分别走向二者的结合与统一。然考察仁义思想的形成历史,我们会发现,从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到子思学派性与天道的契接,再到孟子“仁义”思想的形成,其中有一以贯之的理论线索与发展脉络。立足于儒学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明确分别出子思学派仁义内外讨论与告子仁内义外说的实质不同。儒家“仁义内外”的讨论实质上关涉到了“性与天道”的问题,它体现了孔子之后儒家为道德伦理寻找根据的努力。因此,笔者认为在研究子思学派仁义思想之前,对其性与天道思想作一研究是必需的。
“性与天道”的问题,实即概括了孔孟之学从内到外的全部内容(注:李景林:《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在继承传统的“天”、“天道”与“天命”等观念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认为“为仁由己”(《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