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精神;主体地位
创新精神是指运用新的方案或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创造并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活动过程。它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效结合,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具有独特性的思维活动。基础教育担负着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的责任,要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人。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学生如何健体、如何求知、如何做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我国21世纪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从新旧课程体系的比较中,改革体现了如下一些观念;(1)从“精英育才教育”转变成“国民式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能力,使学生形成多元化的能力。(2)改教师的传授为主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变机械为主动参与,掌握学习的方法;变能力的获取为能力的形成。(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状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并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品质。
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任务是开发蕴藏在每个学生中潜在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能力,它不是少数人或尖子生所特有的,分数的高低不是衡量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唯一标准。我们有的教师认为,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对低分的学生认为基本的知识都还没学好,哪能谈创新。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难度的问题找“好学生”,参加活动喜欢找性格外向、活泼、热情主动的学生组织。而对不是班干部、性格内向的学生就失去展露的机会,常常被教师遗忘,这样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教育活动中应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二、处理好基础知识传授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以一定知识作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授。没有知识,难以形成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说创新。中学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的过程,在于得到教师、家长赞赏的成功体验。教学中改掉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旧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性地使用教材,积极结合实际、日常生活组织材料,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从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探知世界。
三、注意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不同,思维的发展、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都存在差别,在兴趣、爱好、观念、知识结构上呈现多元化。忽视学生的差异、不同的层次,则可能把苛求当作严格要求,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应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知识的起点、生活经验的积累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且目标不能太高,内容不宜太难,要求不要过严,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在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合作的作用,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仅是关注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目前学生缺少的正是主动探索精神,缺乏直接的体验,缺的是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缺的是亲自动手的操作。因而组织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上,而不是被动的木偶。
五、注重激励性的评价策略
学生的创新往往来源于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教师应关注并支持学生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探索。在学生的实践中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赞赏,在遭受挫折、失败时要大度地给予信任与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作者单位 四川省甘洛县民族中学)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精神;主体地位
创新精神是指运用新的方案或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创造并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活动过程。它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效结合,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具有独特性的思维活动。基础教育担负着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的责任,要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人。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学生如何健体、如何求知、如何做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我国21世纪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从新旧课程体系的比较中,改革体现了如下一些观念;(1)从“精英育才教育”转变成“国民式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能力,使学生形成多元化的能力。(2)改教师的传授为主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变机械为主动参与,掌握学习的方法;变能力的获取为能力的形成。(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状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并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品质。
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任务是开发蕴藏在每个学生中潜在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能力,它不是少数人或尖子生所特有的,分数的高低不是衡量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唯一标准。我们有的教师认为,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对低分的学生认为基本的知识都还没学好,哪能谈创新。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难度的问题找“好学生”,参加活动喜欢找性格外向、活泼、热情主动的学生组织。而对不是班干部、性格内向的学生就失去展露的机会,常常被教师遗忘,这样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教育活动中应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二、处理好基础知识传授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以一定知识作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授。没有知识,难以形成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说创新。中学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的过程,在于得到教师、家长赞赏的成功体验。教学中改掉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旧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性地使用教材,积极结合实际、日常生活组织材料,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从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探知世界。
三、注意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不同,思维的发展、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都存在差别,在兴趣、爱好、观念、知识结构上呈现多元化。忽视学生的差异、不同的层次,则可能把苛求当作严格要求,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应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知识的起点、生活经验的积累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且目标不能太高,内容不宜太难,要求不要过严,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在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合作的作用,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仅是关注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目前学生缺少的正是主动探索精神,缺乏直接的体验,缺的是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缺的是亲自动手的操作。因而组织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上,而不是被动的木偶。
五、注重激励性的评价策略
学生的创新往往来源于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教师应关注并支持学生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探索。在学生的实践中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赞赏,在遭受挫折、失败时要大度地给予信任与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作者单位 四川省甘洛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