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学校是爱的源泉
我们一直怀念斯霞老师。斯老师写在儿童教育大旗上的“童心母爱”,是留给中国教育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从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永恒主题。在今天。爱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为什么呢?
首先。爱是人类存在的理由。爱让人类、让世界充满意义、充满和谐、充满希望。因为:爱连接着信仰、服务和感激。正如一位印度商人写给德兰修女的五句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爱让我们追求纯洁、高尚,罗素说:“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是一种力量,正如但丁所说:“爱推动着日月星辰的运行。”爱是神圣的,正如泰戈尔所言:“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正因为此,雪莱认为:“道德教育最大的秘密是爱。”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是重要的元素。孔子提出“仁爱”。认为爱是在“二人”之间即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并提出了“爱心”的信条:恭,即庄重、自尊;宽,即宽厚,对人宽厚,对己严格;信,即诚实、讲信用;敏,即勤快、认真;惠,即帮助他人。墨子提倡“兼爱”,其核心是孟子所概括的“爱无差等”,关键是“别相恶”,即差别、差等是一切祸害之根源。只有反对等级歧视。才可能“兼相爱”。直至今日,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平。
再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即使有,教育也可能是低效的。夏丐尊有一段名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只是一些愚蠢的话,他们的智慧就像一只空手套,他们的学问和智慧让美好高尚的思想退化。让所有年轻的花朵腐烂凋谢”,这种“用像给他们的孩子穿衣服的方式来给他们的思想也穿外衣”的教育肯定是无用的。美国丹尼尔·科顿姆的这段话,还在告诉我们,爱不是附加的,教育也不是灌输的。
第四,爱是教师最神圣的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专业发展不只是一个业务范畴的知识、能力等纯专业问题,即使专业也有其核心的要素,那就是教师的人格。乌申斯基告诉我们:“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资源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而人格特征最重要最湿著的标志则是爱。如果教师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语),那么,教师这本教科书是用爱的方式传达爱的信息。托尔斯泰曾直截了当地指出:“教师只要对工作付出爱,对学生付出爱,他就可能成为好教师。教师只要对学生付出父母一样的爱,比那些教完所有的书本却不对他的工作和学生付出爱的教师。更有可能成为出色教师。”他似乎言犹未尽。又补充说:“能将对工作的爱与对学生的爱合并在一起的教师,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总之,教育的灵魂是爱,学校应是爱的源泉。生活在校园里的教师一生都应是一个邀请,邀请自己,邀请别人,一起用爱参与到教育之中来。今天我们怀念斯霞老师,就是要向自己再一次发出邀请,为爱的教育作出最庄严的承诺。
二、师爱的核心与教师立场
教师爱是一种特殊之爱。首先,师爱应该具有母爱的品质,比如,无私,不讲条件,不求回报,全身心的投入。闪现出人性中最珍贵的光辉。教师应像父母一样呵护学生,难怪不少人把教师称作“师父”。其次,师爱又应超越母爱。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主要任务及其基本方式途径,也以教书传达爱的教育的目标。追求爱的境界,教书的过程应是以爱的方式育人的过程,爱就在知识的寻找和获取中,于是。爱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师爱面向的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体学生,追求的是爱的公平、教育的公平;师爱更讲科学,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师爱具有非情境性,情境改变的只是爱的方式,而决不是爱的程度。第三,母爱与师爱又是可以统一的、融合的。斯霞的“母爱”正是母爱与师爱的结合,因而既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又是所担当的教育的天职。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说到底。师爱是对儿童的态度和行为。这就带来了教育的立场问题。教育的立场应以儿童为基准。即教育是为了儿童的、依靠儿童的、从儿童出发的。因此,儿童立场应是教育的立场。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师爱的核心是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发展为本。
要认识和发现问题。儿童世界是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正如意大利瑞吉欧早期教育家马拉古奇《其实有一百》这首诗所展示的:世界是由一百组成的/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可是成人们却说,不,世界不是由一百组成的,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双手,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们缺少倾听,缺少关怀,缺少理解。认识发现儿童。“爱是惟一的途径。只有爱一个人,才能了解这个人的真正本质。”(弗兰克尔语)不了解儿童就不会爱儿童,不爱儿童就不会了解儿童。就会在“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卢森堡语)
要爱护和保护儿童。儿童最需要保护,保护就是爱,保护就是一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对待儿童的心灵。保护儿童让儿童有一个安全的空间,这一空间由教育的公正、教师的良知、学生的权利构成。教育的公正是爱的最根本的保障和体现,在教室里,教育的公正来自教师的良知,爱也是教师良知的体现,学生权利的落实正是爱的教育的结果。
要引领和发展儿童。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当下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遇到了极严峻的挑战:商品化带来的享受主义、娱乐化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给儿童布下的诱惑和陷阱,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的碰撞、核心价值观的模糊。应试教育带来儿童身心发展的畸形……如此种种。都亟须教师去帮助儿童、引领儿童。师爱绝不是放弃教育,更不是放任儿童。斯霞老师说得好:对儿童的严格是爱,溺爱是害。杜威也作了深刻的剖析:“儿童的生活是琐碎和粗糙的,他们总是以自己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暂时性地构成了整个宇宙。但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新组合。”“他是一块璞玉,如果放任儿童按照自已无指导的自发性去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东西只会是粗糙的东西”。
师爱的最高目的和境界是对童心的开发。儿童最喜欢想象和思考。有位3岁的小朋友常常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探索世界:“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天为什么要下雨呢?啊,天空被乌云弄得太脏,得洗一洗了。”“月亮为什么有时胖、有时瘦呢?对了,它有时听妈妈的话,好好吃饭;有时淘气,不好好吃饭。”儿童总是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世界,他们是“上帝派来的密探”。(蒙台梭利语)所以,童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造力就是童心不灭。童心 又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意味着可塑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加拿大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思·范梅南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可能性。”教师的爱要承认这种可能性,开发这种可能性,为儿童寻找发展的最好可能,还要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斯霞的母爱面对的是童心,“童心母爱”是对教师爱、教育爱最准确最精炼的概括,点出了儿童立场的实质。
三、师爱的起点方式
1.师爱的起点是对儿童的尊重。
尊重是人性的起点,没有尊重也就无所谓以人为本,无所谓以儿童发展为本。尊重也是教育的成功关键,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学生。”马卡连柯早就作了一个基本判断: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人们用歌曲来表达尊重的意愿:唤醒耳朵应该用歌声,如果不会唱歌也没关系。就让那第一道阳光把耳朵唤醒。唤醒耳朵就是唤醒心灵,那第一道阳光的名字应该叫尊重。
尊重儿童,表现在教育过程的所有方面,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权利。比如,儿童作为人的整体性、差异性、超越性;比如儿童游戏的权利、参与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怀疑批判的权利等。可以说。应试教育最残忍的是对学生人性的抹杀和对儿童权利的剥夺。至今对应试教育还恋恋不舍、紧抱不放、甚至毫无良知地说,应试教育也有存在价值,这是最不道德的、最丧失知识分子良知的、最没有爱的。
尊重儿童还要尊重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尊重儿童文化应理解儿童的游戏与梦想,应保护儿童的好奇与想象。应顺应儿童的探索天性,推进探索意识的甦醒与生长。有时。你可以不赞同,但你不可以不尊重;你可以不理解,但你不可以不宽容。对当下流行的儿童话语方式、游戏方式,你首先要尊重,然后才可以去进行沟通和引导。其实,尊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方式。
尊重的难点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爱好学生易。爱后进生难、爱特殊学生难。只有真正爱后进生、特殊学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里就需要耐心。卡夫卡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从其中引出,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天堂)。”马克思·范梅南更直接地指出:“确实,耐心一直被描述为每一个教师和父母应该具有的美德。”在孩子“尚需更多时日或需要尝试其他办法的时候,不着急,不放弃努力。”面对特殊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时,耐心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爱、一种积极的等待。
2.师爱的方式是微小的。
爱绝不是一种浪漫倾向,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爱有自己的方式。德兰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斯霞老师正是常常用微小的方式对待学生: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一句赞扬的话。给学生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帮学生把红领巾佩戴端正,为学生削一支铅笔,悄悄走到学生身旁纠正握笔姿势,匆匆来到热水壶旁接过学生手中满溢着的水杯…南师附小的校训“怀大爱、做小事”,非常准确地提炼了教师爱学生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教给学生的,学生怀着爱心从小事做起,在小事中培养大爱之心。方式的微小不是意义的微小,意义的伟大并不意味着方式的宏大。
3.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师是长大的儿童。
教师是教育者,但好的教师应该不以教育者的形象出现。蒙台梭利对教师有一个重要的定位:“作为教师的儿童。”他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所以。李吉林也极为深刻又形象地说:“我,一个长大的儿童。”“作为教师的儿童”与“长大的儿童”都是说,教师首先是儿童,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向你敞开心灵,你才可能走进儿童的世界。但是要变成儿童,应该让自己后退一步,这是实质性的转变而非形式上的下蹲。不过,教师又不仅仅是儿童,他应该是长大的,惟有如此,儿童才会敬仰和信任你,你才可能引领儿童。我们把教师比作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大使,正是基于对“长大的儿童”的理解。
自然想到两个隐喻:教师的手与教师的笔。波兰作游戏是必要的,但教学以游戏进行,巩固也以游戏进行就不妥了。有一节课由于不当游戏造成的课堂混乱至今想来我仍心寒:学了人的“五官”单词后,教师让学生把分散的五官图拼成一张脸。由于图的比例不同,拼出的脸严重变形,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嬉笑不断,最后课堂也失去了控制。你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哪儿?在那张变异家显克微支这么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觉得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而16世纪的神父克利索托姆则说:“拉着孩子的手走路,就要放慢走路的速度;在教学中必须像保姆用小匙喂孩子吃饭一样,要慢慢地、甚至一点一点地传授知识。”当然,这只温柔的手当遇到儿童被伤害的时候,应该是一只铁拳,否则这可能是“该死的温柔”;当然,教师应当让小孩子自己用小匙吃饭。慢慢地指导他去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的手中紧握着一支红钢笔,这支笔画下来的符号常常影响孩子的情绪、信心,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也许你是根据事实来评定的。也许你有可能凭一时的情绪率性而为,但你必须知道。你给的评判会触动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神经。孩子的人生是不能重新开始的,你为他划下的痕迹在他成长的岁月里有时是无法涂改的。老师啊,警惕自己手中的那支笔。看看划下的是公正还是偏见,是鼓励还是误伤?
手和笔都是教师手中的工具,但它们应当是教师爱的替身和化身,是教师心灵的证据。让教师用手与手中的笔、连同整个心灵去拥抱儿童。于是,爱找到了自己最好的起点和方式。
我们一直怀念斯霞老师。斯老师写在儿童教育大旗上的“童心母爱”,是留给中国教育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从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永恒主题。在今天。爱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为什么呢?
首先。爱是人类存在的理由。爱让人类、让世界充满意义、充满和谐、充满希望。因为:爱连接着信仰、服务和感激。正如一位印度商人写给德兰修女的五句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爱让我们追求纯洁、高尚,罗素说:“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是一种力量,正如但丁所说:“爱推动着日月星辰的运行。”爱是神圣的,正如泰戈尔所言:“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正因为此,雪莱认为:“道德教育最大的秘密是爱。”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是重要的元素。孔子提出“仁爱”。认为爱是在“二人”之间即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并提出了“爱心”的信条:恭,即庄重、自尊;宽,即宽厚,对人宽厚,对己严格;信,即诚实、讲信用;敏,即勤快、认真;惠,即帮助他人。墨子提倡“兼爱”,其核心是孟子所概括的“爱无差等”,关键是“别相恶”,即差别、差等是一切祸害之根源。只有反对等级歧视。才可能“兼相爱”。直至今日,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平。
再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即使有,教育也可能是低效的。夏丐尊有一段名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只是一些愚蠢的话,他们的智慧就像一只空手套,他们的学问和智慧让美好高尚的思想退化。让所有年轻的花朵腐烂凋谢”,这种“用像给他们的孩子穿衣服的方式来给他们的思想也穿外衣”的教育肯定是无用的。美国丹尼尔·科顿姆的这段话,还在告诉我们,爱不是附加的,教育也不是灌输的。
第四,爱是教师最神圣的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专业发展不只是一个业务范畴的知识、能力等纯专业问题,即使专业也有其核心的要素,那就是教师的人格。乌申斯基告诉我们:“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资源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而人格特征最重要最湿著的标志则是爱。如果教师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语),那么,教师这本教科书是用爱的方式传达爱的信息。托尔斯泰曾直截了当地指出:“教师只要对工作付出爱,对学生付出爱,他就可能成为好教师。教师只要对学生付出父母一样的爱,比那些教完所有的书本却不对他的工作和学生付出爱的教师。更有可能成为出色教师。”他似乎言犹未尽。又补充说:“能将对工作的爱与对学生的爱合并在一起的教师,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总之,教育的灵魂是爱,学校应是爱的源泉。生活在校园里的教师一生都应是一个邀请,邀请自己,邀请别人,一起用爱参与到教育之中来。今天我们怀念斯霞老师,就是要向自己再一次发出邀请,为爱的教育作出最庄严的承诺。
二、师爱的核心与教师立场
教师爱是一种特殊之爱。首先,师爱应该具有母爱的品质,比如,无私,不讲条件,不求回报,全身心的投入。闪现出人性中最珍贵的光辉。教师应像父母一样呵护学生,难怪不少人把教师称作“师父”。其次,师爱又应超越母爱。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主要任务及其基本方式途径,也以教书传达爱的教育的目标。追求爱的境界,教书的过程应是以爱的方式育人的过程,爱就在知识的寻找和获取中,于是。爱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师爱面向的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体学生,追求的是爱的公平、教育的公平;师爱更讲科学,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师爱具有非情境性,情境改变的只是爱的方式,而决不是爱的程度。第三,母爱与师爱又是可以统一的、融合的。斯霞的“母爱”正是母爱与师爱的结合,因而既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又是所担当的教育的天职。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说到底。师爱是对儿童的态度和行为。这就带来了教育的立场问题。教育的立场应以儿童为基准。即教育是为了儿童的、依靠儿童的、从儿童出发的。因此,儿童立场应是教育的立场。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师爱的核心是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发展为本。
要认识和发现问题。儿童世界是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正如意大利瑞吉欧早期教育家马拉古奇《其实有一百》这首诗所展示的:世界是由一百组成的/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可是成人们却说,不,世界不是由一百组成的,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双手,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们缺少倾听,缺少关怀,缺少理解。认识发现儿童。“爱是惟一的途径。只有爱一个人,才能了解这个人的真正本质。”(弗兰克尔语)不了解儿童就不会爱儿童,不爱儿童就不会了解儿童。就会在“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卢森堡语)
要爱护和保护儿童。儿童最需要保护,保护就是爱,保护就是一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对待儿童的心灵。保护儿童让儿童有一个安全的空间,这一空间由教育的公正、教师的良知、学生的权利构成。教育的公正是爱的最根本的保障和体现,在教室里,教育的公正来自教师的良知,爱也是教师良知的体现,学生权利的落实正是爱的教育的结果。
要引领和发展儿童。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当下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遇到了极严峻的挑战:商品化带来的享受主义、娱乐化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给儿童布下的诱惑和陷阱,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的碰撞、核心价值观的模糊。应试教育带来儿童身心发展的畸形……如此种种。都亟须教师去帮助儿童、引领儿童。师爱绝不是放弃教育,更不是放任儿童。斯霞老师说得好:对儿童的严格是爱,溺爱是害。杜威也作了深刻的剖析:“儿童的生活是琐碎和粗糙的,他们总是以自己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暂时性地构成了整个宇宙。但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新组合。”“他是一块璞玉,如果放任儿童按照自已无指导的自发性去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东西只会是粗糙的东西”。
师爱的最高目的和境界是对童心的开发。儿童最喜欢想象和思考。有位3岁的小朋友常常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探索世界:“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天为什么要下雨呢?啊,天空被乌云弄得太脏,得洗一洗了。”“月亮为什么有时胖、有时瘦呢?对了,它有时听妈妈的话,好好吃饭;有时淘气,不好好吃饭。”儿童总是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世界,他们是“上帝派来的密探”。(蒙台梭利语)所以,童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造力就是童心不灭。童心 又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意味着可塑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加拿大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思·范梅南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可能性。”教师的爱要承认这种可能性,开发这种可能性,为儿童寻找发展的最好可能,还要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斯霞的母爱面对的是童心,“童心母爱”是对教师爱、教育爱最准确最精炼的概括,点出了儿童立场的实质。
三、师爱的起点方式
1.师爱的起点是对儿童的尊重。
尊重是人性的起点,没有尊重也就无所谓以人为本,无所谓以儿童发展为本。尊重也是教育的成功关键,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学生。”马卡连柯早就作了一个基本判断: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人们用歌曲来表达尊重的意愿:唤醒耳朵应该用歌声,如果不会唱歌也没关系。就让那第一道阳光把耳朵唤醒。唤醒耳朵就是唤醒心灵,那第一道阳光的名字应该叫尊重。
尊重儿童,表现在教育过程的所有方面,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权利。比如,儿童作为人的整体性、差异性、超越性;比如儿童游戏的权利、参与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怀疑批判的权利等。可以说。应试教育最残忍的是对学生人性的抹杀和对儿童权利的剥夺。至今对应试教育还恋恋不舍、紧抱不放、甚至毫无良知地说,应试教育也有存在价值,这是最不道德的、最丧失知识分子良知的、最没有爱的。
尊重儿童还要尊重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尊重儿童文化应理解儿童的游戏与梦想,应保护儿童的好奇与想象。应顺应儿童的探索天性,推进探索意识的甦醒与生长。有时。你可以不赞同,但你不可以不尊重;你可以不理解,但你不可以不宽容。对当下流行的儿童话语方式、游戏方式,你首先要尊重,然后才可以去进行沟通和引导。其实,尊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方式。
尊重的难点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爱好学生易。爱后进生难、爱特殊学生难。只有真正爱后进生、特殊学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里就需要耐心。卡夫卡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从其中引出,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天堂)。”马克思·范梅南更直接地指出:“确实,耐心一直被描述为每一个教师和父母应该具有的美德。”在孩子“尚需更多时日或需要尝试其他办法的时候,不着急,不放弃努力。”面对特殊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时,耐心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爱、一种积极的等待。
2.师爱的方式是微小的。
爱绝不是一种浪漫倾向,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爱有自己的方式。德兰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斯霞老师正是常常用微小的方式对待学生: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一句赞扬的话。给学生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帮学生把红领巾佩戴端正,为学生削一支铅笔,悄悄走到学生身旁纠正握笔姿势,匆匆来到热水壶旁接过学生手中满溢着的水杯…南师附小的校训“怀大爱、做小事”,非常准确地提炼了教师爱学生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教给学生的,学生怀着爱心从小事做起,在小事中培养大爱之心。方式的微小不是意义的微小,意义的伟大并不意味着方式的宏大。
3.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师是长大的儿童。
教师是教育者,但好的教师应该不以教育者的形象出现。蒙台梭利对教师有一个重要的定位:“作为教师的儿童。”他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所以。李吉林也极为深刻又形象地说:“我,一个长大的儿童。”“作为教师的儿童”与“长大的儿童”都是说,教师首先是儿童,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向你敞开心灵,你才可能走进儿童的世界。但是要变成儿童,应该让自己后退一步,这是实质性的转变而非形式上的下蹲。不过,教师又不仅仅是儿童,他应该是长大的,惟有如此,儿童才会敬仰和信任你,你才可能引领儿童。我们把教师比作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大使,正是基于对“长大的儿童”的理解。
自然想到两个隐喻:教师的手与教师的笔。波兰作游戏是必要的,但教学以游戏进行,巩固也以游戏进行就不妥了。有一节课由于不当游戏造成的课堂混乱至今想来我仍心寒:学了人的“五官”单词后,教师让学生把分散的五官图拼成一张脸。由于图的比例不同,拼出的脸严重变形,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嬉笑不断,最后课堂也失去了控制。你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哪儿?在那张变异家显克微支这么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觉得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而16世纪的神父克利索托姆则说:“拉着孩子的手走路,就要放慢走路的速度;在教学中必须像保姆用小匙喂孩子吃饭一样,要慢慢地、甚至一点一点地传授知识。”当然,这只温柔的手当遇到儿童被伤害的时候,应该是一只铁拳,否则这可能是“该死的温柔”;当然,教师应当让小孩子自己用小匙吃饭。慢慢地指导他去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的手中紧握着一支红钢笔,这支笔画下来的符号常常影响孩子的情绪、信心,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也许你是根据事实来评定的。也许你有可能凭一时的情绪率性而为,但你必须知道。你给的评判会触动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神经。孩子的人生是不能重新开始的,你为他划下的痕迹在他成长的岁月里有时是无法涂改的。老师啊,警惕自己手中的那支笔。看看划下的是公正还是偏见,是鼓励还是误伤?
手和笔都是教师手中的工具,但它们应当是教师爱的替身和化身,是教师心灵的证据。让教师用手与手中的笔、连同整个心灵去拥抱儿童。于是,爱找到了自己最好的起点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