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能力 推动教育创新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最为主要的任务。钱学森之问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指向了教育。“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表明质疑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创造力。如何在小学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做了一些实际探索。
  指导学生预习,为敢问、愿问打好基础
  “凡事预则立”,可以说预习得越充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会越高,敢于质疑才有基础。小学生不喜欢预习,需要老师引路,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解读数学文本。我们发现以下四个“关注”,十分有效地让学生不再畏难,从而乐于质疑。
  关注问号。问号能让学生在独立预习的时候,引导思维往深处走。比如在《数学广角——沏茶问题》预习时候,学生不难发现有三个问号,分别是:“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等待水开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呢?”“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学生在问号的指引下,回答三个问题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也是预习方法之一。
  关注省略号。在《烙饼问题》中,让学生围绕“如果要烙4张饼、5张饼、6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这个省略号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思维的探究更有深度,能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
  关注例题的对话。例题中有小朋友、小精灵对话的情境图,一般都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烙饼问题》中“怎样能尽快吃上饼?”第一个小朋友说:先烙2张6分钟,再烙1张6分钟,一共12分钟;另一个小朋友说:为什么烙2张饼和烙1张饼都用6分钟;第三个小朋友思考:每次烙( )张饼,别让锅( ),这样应最省时间。这段解读,如果学生能独立想到更好,没有想到,能按照这样的提示进行思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预习指导。
  关注操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这种愿望在儿童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数学文本是静止的,但预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或者计算,在操作和计算的基础上,才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比如在《小数加减法》的预习的时候,如果不动手计算,照书上抄,失去了计算的过程,对算理的分析和算法的归纳就都没有了基础。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在课本的引导下,学生动手去量角、折角、剪角、拼角,经历整个操作过程才有自己的感悟,也为在课堂进行交流做支撑。把静态的文本变为动态的、可操作的活动过程,学生的预习兴致被调动,作为发现者的情感得到满足。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增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实验初期,我们发现学生预习后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仍然存在提问提不出来,或提问质量不高的状况。这种现象很正常,“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对小学生来说更难,需要教师对质疑方法进行指导。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一课时,有这样一道习题: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一辆车的噪音是80分贝,经过绿化带后,噪音降低1/8,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这样一道题,学生预习后会做,但较多学生不会提问。于是,笔者以提问较好的学生的质疑为例,来指导更多学生质疑。
  质疑在“知识细微处”。“噪音降低1/8”是降低谁的1/8?”“這样提问的同学是从哪里质疑的呢?对,是审题时候提出来的。”读题,弄清题意是解决的前提,学生要从预习过程中,找到能帮助我们确定思考方向的细微处,质疑要质疑在“知识的细微处”。
  质疑在“自我有疑处”。题目读懂了,怎么解答呢?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非常好,“线段图”是我们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一根“拐杖”。有几个同学就对线段图提出了质疑:两个有关系的线段图可不可以融成一个线段图?
  这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画线段图后的自我思考和质疑。预习数学,不能只看,要亲自做一做,画一画,才有可能有问题问。
  质疑在“知识关键处”。如“为什么这题用乘法?用除法不行吗?”
  质疑在“知识的对比处”。如“例2两种方法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当然,根据文本的内容不同、根据不同的学科,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质疑于“知识的引申处”(如,学了这个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知识的链接处”(这个知识,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的哪个知识?)等。
  像这样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根据学生质疑能力发展的状况,再引导、指导,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螺旋式一步步提升。
  关注学生三个重视,循序渐进中提升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心急,对学生的坚守也是对学生的信任,需要老师下更多的工夫。
  重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它的魅力。笔者每一届带的两个班级都是这样培养起来的。预习能力培养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学生在同伴榜样的力量下不断前行的。
  重视评价。预习不是强行的数学作业,没有标准答案,不要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只要进步了就是好的。面对学生个体的差异,还是需要教师的鼓励。
  学生的质疑写在本子上,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教师不去反馈,不去评价,是很难坚持的。一定要对学生质疑的情况经常总结,经常反馈,鼓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质疑的良好习惯。
  重视展示。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面对学生呈现的质疑,要对学生的质疑劳动成果给予展示的平台。我的做法是大胆让学生当“小老师”,这样,为了赢得更多的掌声,学生就更加重视课前的预习和倾听别的同学的回答了。那课堂,老师干什么呢?我很欣赏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所说的: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解决不了的。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由此带来的是:学生学习主体得到了尊重,学习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潜能得到了开发。他们乐于上数学课,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勇敢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敢于质疑同伴和老师的观点,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已经从这里萌芽。
  (作者单位: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总觉得造物主是个神奇的艺术家,在整整一个冬季的闭关修炼中,她都在沉思,在酝酿。一旦东风载来春的信笺,她的灵感就喷薄而出。  她绘出山花烂漫的画卷,谱出鸟儿婉转的乐谱,而那簇柳丝就是她挥洒的诗行,那轻扬的柳絮,是她精心编织的一帘幽梦。  春天最宜登高望远,人在高处,蓝天白云仍然遥不可及,可田园山川却画一样地尽收眼底。读良田美池你会心旷神怡,读绿树红花你会暗香盈怀,读炊烟小路你会意乱情迷……  我最爱
孝感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60年办学历史。学校现有66个教学班,4074名学生,180名教职员工。其中,特级教师7名,省级名师2名、“荆楚教育名家”1名、“荆楚好老师”2
随着我国“互联网 ”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全国创新大潮推动下,新技术、新设备运用于教育,使得有效、高效的课堂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伴随新技术的使用,尤其是“智慧课堂”的理念的提出,在推动高效课堂教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合理的运用技术成为研究探讨的核心目标。  高效课堂理论最初来自于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的“学习金字塔”,美国缅因州国家科学实验室研究表明,在两周
教学在整体上要有计划,在局部中要能生发,在宏观上要进行预设,在微观上要积极生成.为了有效促进生成性教学的开展,教师应该采取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确定目标,创设生成
本文以京石客运专线永定河特大桥跨拒马河40m+56m+40m连续梁为例,介绍了悬浇连续梁合拢段的施工方法及需注意事项,为以后同类型连续梁的合拢段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几年前,我曾参加过宜昌市西陵区的一个教育研讨活动,印象深刻的是参观西陵区的几所学校,从中直接感受到了西陵人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雄心与作为。通过近几年直接感受和间接认知,我对西陵的教学改革形成了如下的观感: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追求体现了我国课堂教学转型的大势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有自觉而明确的指向和追求。针对传统课堂“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弊端,该区提出课堂教学改革总体目标是创建“现代课堂”,其核心价值
电子公务是公共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电子公务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缺乏统筹发展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失衡和服务性不突出等问题:要从根本上实现公共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伴随着我国用电设备使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诸如电压突然降低以及供电系统忽然中断等电能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当今电力行业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用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来越高。因此,在当今传统的电力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用电需求的情况下,必须对电力控制技术进行创新。而定制电力技术是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问题的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对定制电力技术在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方面的应
南希·卡特赖特对科学理论进行了实践性的阐发,其科学哲学彰显着自然主义的路径。她反对基础主义的科学观,支持局部实在论;主张科学模型是沟通科学理论和无序世界的中介,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