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规模日益扩大,培养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和提升办学质量,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对合作办学院校的归属感,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以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MBA项目为例,深入分析该项目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培养此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提出建议。
关键字: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学校归属感;建议
一、引言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积极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中外人文互通。截至2016年6月,经国家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2411个,其中机构209个,项目2202个[2]。
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类和管理类专业占据主体地位。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十一大学科之一的工商管理学科(Business Administration)在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培养管理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该学科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16个,项目70个。与其他大多数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合作办学层次不同,该专业的合作办学硕士项目就有37个,占到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3]。绝大多数的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合作项目为在职项目,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学生在国外合作高校注册学籍,在国内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外方学校的学位证书。由于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的学生与国内高校同专业的学生在招生方式、学生结构、学生管理、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生容易对中方学校的归属感出现偏差。在如今MBA项目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的背景下,相关的文献资料中针对这类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非常少,特此成文探讨。
二、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结合中外合作办学MBA項目的特点,以及相关研究,本文将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学生对中方学校的归属感定义为:对于国外高校注册学籍但在中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MBA项目学生来说,他们在接触包括本班学员、中外方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特定群体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被接受、被认同、被尊重等心理体验,与所属群体和中方高校成为“共同体”,并愿意承担作为其中一员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积极、稳定的情感。
针对学校归属感这种情感,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相关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都有社交的需求,即归属与爱的需求,归属感的缺失会导致孤独与无助,引发心理障碍,降低工作或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并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4]。西方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学校归属感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学校中有获得归属感的需求,对母校的归属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古德诺(Goodenow)认为,学校归属感对提高在校学生的成绩和减少辍学现象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校生的归属感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价值观高度相关[5]。安德曼(Eric.M.Anderman)发现,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高;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感、学业成就、自我概念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6]
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学校归属感。包克冰、徐琴美认为,学校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班级环境呈正相关,且其受到年级和学校类型的影响[7]。汪雅霜、王芳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院校声誉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直接影响,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其不产生直接影响。[8]
三、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MBA项目
学生学校归属感
(一)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分析
根据合作模式和招生标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可分为单证项目和双证项目。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为单证项目。单证项目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学生在国外合作高校注册学籍,在国内中方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国外高校按照不低于本土MBA项目学生的培养要求进行培养,学生完成学业后,可授予其学位证书。目前上海市共有中外合作办学工商管理专业项目18个,其中合作办学硕士项目14个,全部为在职单证项目。[9]
以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办学MBA项目为例,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在职教育项目在招生方式、学生结构、学生管理、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全日制项目有很大的差异,相比于国内同专业的全日制学术类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对中方院校的学校归属感要弱,其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并非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在校时间少,与培养院校关系不紧密,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或者参与的积极性偏低;与教师、同学的关系比较疏远,不太关注学校、班集体和身边同学发生的事情;毕业后很少或者不回中方培养院校参加校友活动等。
(二)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在校时间短
学生在校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其学校归属感。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属于专业学位教育,学制长的一般为两年至两年半,短的仅需一年半。学生基本上是在职生,仅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来校学习。与全日制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在校时间短,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机会也较少,不利于建立和培养学校归属感。以中澳合作MBA项目为例。首先,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家庭、个人等原因,上完课就匆匆离开,缺少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相处的机会,联系方式以邮件、电话等为主,缺乏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其次,由于部分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仅能保证上课时间,无法保证参与课外研讨和相关活动的时间。再次,部分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考虑到学生是在职人员,把课程安排为集中授课,一般一个月上一门课程,课程集中在2~4天面授完毕。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员与院校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情感的培养。 2.本科母校归属感先入为主
对原先就读大学所形成的归属感有可能阻碍对新学校归属感的养成。以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MBA项目为例,在读学生的平均年龄为33岁,有本科或大专学习经历。该项目学员从本科或大专院校毕业后,对原全日制就读大学的归属感会慢慢在内心沉淀下来,甚至会由于怀旧的心理作用,对原就读院校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这有可能会影响其对新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如果合作办学MBA项目中方院校的声誉优良,如为世界排名领先的大学,亦或在各类世界大学和专业排名中具有明显优势,学生会非常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并引以为豪,从而较容易形成对国内培养院校的归属感;反之则不然,学生会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海外合作院校的毕业生,更愿意参加海外院校的各类校友活动。
3.对培养院校的预期过高
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的求学过程中,对培养院校的预期过高会影响其对学校归属感的形成。MBA学员多是成年人,他们在经过多年的社会历练后再次回到学校求学时,与本科毕业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求学目标有很大不同。前者的需求更加现实、清晰和具体,不但希望能全面提升管理的专业知识、获得硕士学位,还希望能够通过MBA的学习经历来拓宽视野、拓展人脉、升职加薪、出国移民,甚至为其创业寻找良好的机会与平台。因此,若一旦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原预期目标,他们便会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对学校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大幅度减弱,甚至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消极影响班级其他同学对学校的认同感。
4.培养和管理的差异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与本土学生在培养与管理上存在的差异也是造成学生在校归属感不强的因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和培养过程由中方院校与外方院校共同参与。这种“混血儿”式的培养方式与本土的MBA学生截然不同。前者往往采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其学时和学分与国外高校对接,作业与考试方式也更多样化,因此,此类项目的学生管理方式自然也会有别于本校其他的研究生。鉴于合作项目培养方案的差异,合作项目的MBA学生与中方院校其他MBA学生不会一起上課,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而该群体与外方院校的接触大多仅局限于外教课程或者短期游学等形式,导致学生与外方院校的接触时间也相对较短,接触面较窄。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MBA项目学生已然成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学生容易对自我的归属感产生困惑——他们常常疑惑于“自己到底是中方学校的学生,还是外方学校的学生?”这一问题。
5.其他影响因素
虽然中外合作办学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有些项目的办学时间才3~5年,时间长的也只有20年左右。近年来,一部分项目由于办学周期短、办学硬件设施未能跟上项目发展的需要、项目特色和文化建设不到位、项目办学中出现停办或停招等种种原因而遭受挫折,这类现象又进一步对项目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产生不利影响。
四、对培养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
综上所述,并结合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营中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中方院校可以从校园环境、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交流平台、校友服务等维度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中在职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一)创建良好校园环境,完善交流平台
优良的硬件环境和各类资源能让学生在入学时便感受到有所归属,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有助于学生归属感的建立[10]。虽然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在职学生的在校时间较短,但是双方培养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固定教学场所,同时应配备图书馆、案例室、机房等学习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提供课外活动场地,如运动馆、操场、学生活动中心等。
除了实体的校园环境外,中外合作院校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虚拟校园环境,让学生不在学校时也能感受到校园的支持。其一,可以建立在线学习系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图书馆网上数据库的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账号,让学生在校外也能够进入图书馆平台查阅资料。其二,可以依托安全的网络社交平台,搭建交流群,让学生更加方便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否会影响学生对项目的整体评价,也会直接影响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在职MBA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质量。通用型MBA课程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设置差别不大,有些MBA项目通过设置方向课程①来突出项目课程的优势,但一般其学分占比较低。国内院校可通过配备优良师资、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以及研发适合本项目的教学课件、教材和案例等,打造项目的课程教学品牌,加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三)制定弹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
中外合作院校在制定或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在职学生的特征,以学生为本,使之既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中澳合作办学MBA项目的上课考勤制度为例,其要求学生的出勤率达到2/3以上,由于特殊原因需请假者需要提前向任课教师请假,并在班主任处备案。这种富有弹性的出勤制度加上请假制度,既考虑到了考勤制度的严肃性,又兼顾了在职学生需要兼顾工作的情况,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归属感的生成。
此外,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的管理模式需让学生感受到其身处一个“大家庭”之中,而非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分隔。在管理中,可根据在职学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就中澳合作办学MBA项目而言,除了要求项目部日常事务的管理要做到“全覆盖”“精细化”“有深度”之外,还应为班级配备班级导师、职业发展导师、心理咨询导师等服务。一方面,班级导师要在学生在校时深入班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另一方面,也要在课外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定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职业发展导师负责培养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确保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目的地去学习。心理咨询导师则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疏导服务,特别是当学生处于工作和学习双重压力的情况下。 (四)搭建课外交流平台,积极组织班级活动
搭建课外的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和实践,能够有效补充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因此,相关办学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论坛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前往知名企业参观访问或研讨,组织学生参加有纪念意义的庆典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体育赛事等各项强化班级凝聚力的活动来促进同学关系的良性发展,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进行培养和提升。
(五)强化校友服务理念,提供优良服务
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所在的年级越高,其学校归属感也越强。一旦毕业,学生的归属感则会逐渐淡化。为延续学生学校归属感,首先,院校需要强化对校友的服务理念,注重校友工作,定期走访校友,了解校友发展动态,提供校友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帮助,并听取他们对学校、学院和项目的意见与建议。其次,学校可以结合MBA项目校友拓宽人脉的需求,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友聚会,以此加强校友间的情感联系。最后,可以尝试邀请企业管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娴熟的校友返校,为在校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和沙龙活动,提升其荣誉感和被认可度,这不但能大大增强校友的学校归属感,还能促进校友和在读学生之间的沟通。
注释:
①方向课程是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本专业某一研究方向的专业性课程,是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加深。
参考文献:
[1]李盛兵,夏雪艳.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6):78-84.
[2]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跨境教育网络平台“中外合作办学100问”[EB/OL].http://www.cfce.cn/a/zcfg/zcwj/2016/1024/3146.html,2017-04-25.
[3][9]中外合作辦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部公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名单”[EB/OL].http://www.crs.jsj.edu.cn/,2017-04-29.
[4]A.H.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370-396
[5]Goodenow, C.Grady K E.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 Valu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93,62(1):60-71.
[6]Eric M.Anderman.School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During Adolesc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94):795-809.
[7]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6(2):51-54.
[8]汪雅霜,王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现代教育管理[J].2015(8):110-114.
[10]汪素娟,周寸飞.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培育途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142-143,161.
编辑 李广平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关键字: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学校归属感;建议
一、引言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积极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中外人文互通。截至2016年6月,经国家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2411个,其中机构209个,项目2202个[2]。
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类和管理类专业占据主体地位。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十一大学科之一的工商管理学科(Business Administration)在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培养管理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该学科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16个,项目70个。与其他大多数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合作办学层次不同,该专业的合作办学硕士项目就有37个,占到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3]。绝大多数的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合作项目为在职项目,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学生在国外合作高校注册学籍,在国内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外方学校的学位证书。由于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的学生与国内高校同专业的学生在招生方式、学生结构、学生管理、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生容易对中方学校的归属感出现偏差。在如今MBA项目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的背景下,相关的文献资料中针对这类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非常少,特此成文探讨。
二、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结合中外合作办学MBA項目的特点,以及相关研究,本文将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学生对中方学校的归属感定义为:对于国外高校注册学籍但在中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MBA项目学生来说,他们在接触包括本班学员、中外方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特定群体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被接受、被认同、被尊重等心理体验,与所属群体和中方高校成为“共同体”,并愿意承担作为其中一员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积极、稳定的情感。
针对学校归属感这种情感,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相关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都有社交的需求,即归属与爱的需求,归属感的缺失会导致孤独与无助,引发心理障碍,降低工作或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并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4]。西方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学校归属感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学校中有获得归属感的需求,对母校的归属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古德诺(Goodenow)认为,学校归属感对提高在校学生的成绩和减少辍学现象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校生的归属感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价值观高度相关[5]。安德曼(Eric.M.Anderman)发现,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高;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感、学业成就、自我概念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6]
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学校归属感。包克冰、徐琴美认为,学校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班级环境呈正相关,且其受到年级和学校类型的影响[7]。汪雅霜、王芳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院校声誉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直接影响,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其不产生直接影响。[8]
三、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MBA项目
学生学校归属感
(一)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分析
根据合作模式和招生标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可分为单证项目和双证项目。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为单证项目。单证项目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学生在国外合作高校注册学籍,在国内中方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国外高校按照不低于本土MBA项目学生的培养要求进行培养,学生完成学业后,可授予其学位证书。目前上海市共有中外合作办学工商管理专业项目18个,其中合作办学硕士项目14个,全部为在职单证项目。[9]
以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办学MBA项目为例,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在职教育项目在招生方式、学生结构、学生管理、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全日制项目有很大的差异,相比于国内同专业的全日制学术类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对中方院校的学校归属感要弱,其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并非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在校时间少,与培养院校关系不紧密,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或者参与的积极性偏低;与教师、同学的关系比较疏远,不太关注学校、班集体和身边同学发生的事情;毕业后很少或者不回中方培养院校参加校友活动等。
(二)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在校时间短
学生在校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其学校归属感。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属于专业学位教育,学制长的一般为两年至两年半,短的仅需一年半。学生基本上是在职生,仅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来校学习。与全日制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在校时间短,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机会也较少,不利于建立和培养学校归属感。以中澳合作MBA项目为例。首先,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家庭、个人等原因,上完课就匆匆离开,缺少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相处的机会,联系方式以邮件、电话等为主,缺乏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其次,由于部分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仅能保证上课时间,无法保证参与课外研讨和相关活动的时间。再次,部分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考虑到学生是在职人员,把课程安排为集中授课,一般一个月上一门课程,课程集中在2~4天面授完毕。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员与院校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情感的培养。 2.本科母校归属感先入为主
对原先就读大学所形成的归属感有可能阻碍对新学校归属感的养成。以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MBA项目为例,在读学生的平均年龄为33岁,有本科或大专学习经历。该项目学员从本科或大专院校毕业后,对原全日制就读大学的归属感会慢慢在内心沉淀下来,甚至会由于怀旧的心理作用,对原就读院校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这有可能会影响其对新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如果合作办学MBA项目中方院校的声誉优良,如为世界排名领先的大学,亦或在各类世界大学和专业排名中具有明显优势,学生会非常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并引以为豪,从而较容易形成对国内培养院校的归属感;反之则不然,学生会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海外合作院校的毕业生,更愿意参加海外院校的各类校友活动。
3.对培养院校的预期过高
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的求学过程中,对培养院校的预期过高会影响其对学校归属感的形成。MBA学员多是成年人,他们在经过多年的社会历练后再次回到学校求学时,与本科毕业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求学目标有很大不同。前者的需求更加现实、清晰和具体,不但希望能全面提升管理的专业知识、获得硕士学位,还希望能够通过MBA的学习经历来拓宽视野、拓展人脉、升职加薪、出国移民,甚至为其创业寻找良好的机会与平台。因此,若一旦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原预期目标,他们便会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对学校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大幅度减弱,甚至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消极影响班级其他同学对学校的认同感。
4.培养和管理的差异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与本土学生在培养与管理上存在的差异也是造成学生在校归属感不强的因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和培养过程由中方院校与外方院校共同参与。这种“混血儿”式的培养方式与本土的MBA学生截然不同。前者往往采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其学时和学分与国外高校对接,作业与考试方式也更多样化,因此,此类项目的学生管理方式自然也会有别于本校其他的研究生。鉴于合作项目培养方案的差异,合作项目的MBA学生与中方院校其他MBA学生不会一起上課,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而该群体与外方院校的接触大多仅局限于外教课程或者短期游学等形式,导致学生与外方院校的接触时间也相对较短,接触面较窄。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MBA项目学生已然成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学生容易对自我的归属感产生困惑——他们常常疑惑于“自己到底是中方学校的学生,还是外方学校的学生?”这一问题。
5.其他影响因素
虽然中外合作办学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有些项目的办学时间才3~5年,时间长的也只有20年左右。近年来,一部分项目由于办学周期短、办学硬件设施未能跟上项目发展的需要、项目特色和文化建设不到位、项目办学中出现停办或停招等种种原因而遭受挫折,这类现象又进一步对项目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产生不利影响。
四、对培养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
综上所述,并结合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营中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中方院校可以从校园环境、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交流平台、校友服务等维度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中在职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一)创建良好校园环境,完善交流平台
优良的硬件环境和各类资源能让学生在入学时便感受到有所归属,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有助于学生归属感的建立[10]。虽然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在职学生的在校时间较短,但是双方培养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固定教学场所,同时应配备图书馆、案例室、机房等学习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提供课外活动场地,如运动馆、操场、学生活动中心等。
除了实体的校园环境外,中外合作院校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虚拟校园环境,让学生不在学校时也能感受到校园的支持。其一,可以建立在线学习系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图书馆网上数据库的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账号,让学生在校外也能够进入图书馆平台查阅资料。其二,可以依托安全的网络社交平台,搭建交流群,让学生更加方便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否会影响学生对项目的整体评价,也会直接影响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在职MBA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质量。通用型MBA课程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设置差别不大,有些MBA项目通过设置方向课程①来突出项目课程的优势,但一般其学分占比较低。国内院校可通过配备优良师资、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以及研发适合本项目的教学课件、教材和案例等,打造项目的课程教学品牌,加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三)制定弹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
中外合作院校在制定或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在职学生的特征,以学生为本,使之既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中澳合作办学MBA项目的上课考勤制度为例,其要求学生的出勤率达到2/3以上,由于特殊原因需请假者需要提前向任课教师请假,并在班主任处备案。这种富有弹性的出勤制度加上请假制度,既考虑到了考勤制度的严肃性,又兼顾了在职学生需要兼顾工作的情况,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归属感的生成。
此外,中外合作办学MBA项目的管理模式需让学生感受到其身处一个“大家庭”之中,而非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分隔。在管理中,可根据在职学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就中澳合作办学MBA项目而言,除了要求项目部日常事务的管理要做到“全覆盖”“精细化”“有深度”之外,还应为班级配备班级导师、职业发展导师、心理咨询导师等服务。一方面,班级导师要在学生在校时深入班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另一方面,也要在课外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定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职业发展导师负责培养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确保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目的地去学习。心理咨询导师则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疏导服务,特别是当学生处于工作和学习双重压力的情况下。 (四)搭建课外交流平台,积极组织班级活动
搭建课外的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和实践,能够有效补充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因此,相关办学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论坛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前往知名企业参观访问或研讨,组织学生参加有纪念意义的庆典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体育赛事等各项强化班级凝聚力的活动来促进同学关系的良性发展,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进行培养和提升。
(五)强化校友服务理念,提供优良服务
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所在的年级越高,其学校归属感也越强。一旦毕业,学生的归属感则会逐渐淡化。为延续学生学校归属感,首先,院校需要强化对校友的服务理念,注重校友工作,定期走访校友,了解校友发展动态,提供校友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帮助,并听取他们对学校、学院和项目的意见与建议。其次,学校可以结合MBA项目校友拓宽人脉的需求,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友聚会,以此加强校友间的情感联系。最后,可以尝试邀请企业管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娴熟的校友返校,为在校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和沙龙活动,提升其荣誉感和被认可度,这不但能大大增强校友的学校归属感,还能促进校友和在读学生之间的沟通。
注释:
①方向课程是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本专业某一研究方向的专业性课程,是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加深。
参考文献:
[1]李盛兵,夏雪艳.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6):78-84.
[2]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跨境教育网络平台“中外合作办学100问”[EB/OL].http://www.cfce.cn/a/zcfg/zcwj/2016/1024/3146.html,2017-04-25.
[3][9]中外合作辦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部公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名单”[EB/OL].http://www.crs.jsj.edu.cn/,2017-04-29.
[4]A.H.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370-396
[5]Goodenow, C.Grady K E.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 Valu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93,62(1):60-71.
[6]Eric M.Anderman.School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During Adolesc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94):795-809.
[7]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6(2):51-54.
[8]汪雅霜,王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现代教育管理[J].2015(8):110-114.
[10]汪素娟,周寸飞.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培育途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142-143,161.
编辑 李广平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