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信息
课题负责人:鄢建红
如今世界是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使学生长大后能够适应这个社会,不被淘汰、如何使他们成为多功能型人才,是现代教师(特别是我们乡村教师)教学中急待钻研的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师,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高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积极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如何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让这些技术资源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经过近两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教师们力所能及的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领略了网络的魅力。
主要参加人:鄢建红、张亚、何龙权、陈正方、黄伟。
二、研究设想
研究目标:(各学期研究目标,最后研究目标。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小学的研究时间可以是六年为一个周期)
优化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全体教师确立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探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学校网络资源,构建校园文化,尝试远程教学,推动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1、探索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提高教学效益。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和用于实践的能力。
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和善于进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教师群体。
研究内容:(各阶段研究的内容,逐层深入)
第一阶段(2012年4月——2013年3月)准备阶段
1、确定、撰写好课题研究方案。
2、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完成调查报告。
3、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4、成立课题组并根据教师所任学科特点完成成员分工。
5、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培训。
6、组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
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4年3月)实施阶段
1、开展应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具体的实践研究。
2、开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课常上的探究性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3、开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对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创新。
4、举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
5、组织全校性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学术研究成果的评比与展览活动。
第三阶段 (2014年4月—2015年3月)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2、分析各类资料,完成实验报告。
3、请专家组和学校进行结题鉴定。
预期成果及研究价值: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全体教师确立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探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学校网络资源,构建校园文化,尝试远程教学,推动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研究范围和内容:
1、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信息资源和信息交流渠道,扩大认知的空间领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和优化。
3、研究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信息资源、网上资源、软件资源以及学校自行开发制作的课件等转化为学生有效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挥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研究法、对比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支持与保障措施:(经费来源,学校支持状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积极收集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大力支持我课题组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学校投入的经费主要用于资料订阅、信息技术软件制作的网上学习及购买。
课题负责人:鄢建红
如今世界是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使学生长大后能够适应这个社会,不被淘汰、如何使他们成为多功能型人才,是现代教师(特别是我们乡村教师)教学中急待钻研的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师,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高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积极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如何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让这些技术资源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经过近两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教师们力所能及的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领略了网络的魅力。
主要参加人:鄢建红、张亚、何龙权、陈正方、黄伟。
二、研究设想
研究目标:(各学期研究目标,最后研究目标。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小学的研究时间可以是六年为一个周期)
优化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全体教师确立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探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学校网络资源,构建校园文化,尝试远程教学,推动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1、探索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提高教学效益。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和用于实践的能力。
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和善于进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教师群体。
研究内容:(各阶段研究的内容,逐层深入)
第一阶段(2012年4月——2013年3月)准备阶段
1、确定、撰写好课题研究方案。
2、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完成调查报告。
3、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4、成立课题组并根据教师所任学科特点完成成员分工。
5、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培训。
6、组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
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4年3月)实施阶段
1、开展应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具体的实践研究。
2、开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课常上的探究性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3、开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对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创新。
4、举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
5、组织全校性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学术研究成果的评比与展览活动。
第三阶段 (2014年4月—2015年3月)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2、分析各类资料,完成实验报告。
3、请专家组和学校进行结题鉴定。
预期成果及研究价值: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全体教师确立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探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学校网络资源,构建校园文化,尝试远程教学,推动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研究范围和内容:
1、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信息资源和信息交流渠道,扩大认知的空间领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和优化。
3、研究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信息资源、网上资源、软件资源以及学校自行开发制作的课件等转化为学生有效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挥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研究法、对比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支持与保障措施:(经费来源,学校支持状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积极收集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大力支持我课题组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学校投入的经费主要用于资料订阅、信息技术软件制作的网上学习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