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科是传承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揭示科学规律的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学科,因此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课程结合就不可或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结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必然极大地影响地理教育现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研究,就是以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提供丰富的恰当的情景或手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的作用。本文就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实例来阐述对于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解。
高一第二学期我们开始了以人文地理为主的地理必修课的教学,教材上的内容难度不大,一看就明白,一说都知道,常常用课件展示一些地区的景观。下面,笔者就以“城市与城市化”的教学为案例,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距离让学生产生陌生感,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理解这部分知识,那就得把教材呈现的主干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亲自感受自己身边的的例子。2000年安康撤地建市,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经过十年多的发展,近几年安康变化非常巨大,这正是身边的城市发展的例子。
我提前把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一组为汉滨区小组,因为学校所在地,同学们在学校生活的地方;一组为旬阳县小组,其为本市人口最多的县,很多学生来自该县,分组来搜集和展示城市化人们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我先搜索了一些大城市的图片,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外滩、广州的天河路,然后准备了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的网站,搜索安康市规划总体纲要作为城市化的课外资料。
课堂上我先讲了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等级分类,展示的大城市的图片,之后就让他们小组来讲述各自的城市化。汉滨区小组自己拍了几张汉滨区城市和近郊的图片,包括金州路,比较繁华的开元、时代大厦和保留着乡村面貌城郊东关、西关,将其作为多媒体图片放到他们自己做的课件中。其中一位组员给同学们讲述了近几年来的汉滨区城市变化,他以学校后门的道路为例,学校后门的南环路在十多年前还是泥土路,而现在已修建完善,以及现在都把文昌路和南二环也修建成了,党校路也处在修建之中,以后道路也越来越多,交通也越来越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原来的市东郊还是一片菜地,现在已成为人们休憩的新广场,新体育场也在那,每逢重大赛事或是大的文化交流展览里面都是人山人海等等。
接下来就是旬阳小组的展示了,小组同学主要是以县城发展为主要介绍,先展示了旬阳的特色景观——太极城全貌。接着是商贸大街、祝尔康广场等,这小组也将自己搜集的材料图片做成课件。其中一位组员向大家介绍了旬阳的城市发展,他以旬阳县县城的景观变化为例来说明,县城面积不大,有山有水,山环水绕,自然景观和人工环境相得益彰,这几年来新建的高楼也多了起来,如太极大厦、信合大厦等,随着西康高速和十天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旬阳县对外联系更加密切,旬阳有希望打造成为第一个县级市。
“大家搜集的材料都很好,为什么我们的家乡会变化这么大呢,因为它正在经历着城市化,大家都是安康市城市化的进程的见证人。”于是我就势引出城市化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就一个地区而言城市化就是区域等级不断提高的过程。还有一些地方的小乡镇逐渐发展壮大,甚至成为大城市,也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安康的撤地建市等级提高的证明。随后开始引导学生们结合刚才的内容看课本,再次从理论上理解城市化,之后重点强调了城市化的三大主要标志。
通过这节课我也收获颇多,首先我发现要将信息技术适当的同地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不局限与教师的讲述,不拘泥于单纯的用多媒体呈现地理事实,而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将其和教材上的理论相结合,而我所做的只是材料的收集、归纳补充,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这些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
而之所以设计这节课的多媒体材料,则是为了让学生在情感上觉得亲切,能叙述对城市化的亲身体验,安康市撤地建设不久,在以前的教学中就发现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对于城市十分的向往,他们说大城市繁华,生活充满色彩,以及住在城市很有面子等等。我觉得应该在了解城市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理性的看待城市。从孩子们课堂上的发言行为看他们已经某中程度上意识到这点。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理解地理,思考地理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关心家乡发展。
以上只是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些初步的尝试和粗浅的认识,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实践的探索并没有终结。尽管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但要成功而有效的实施,并且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平等的态度,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的确需要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高一第二学期我们开始了以人文地理为主的地理必修课的教学,教材上的内容难度不大,一看就明白,一说都知道,常常用课件展示一些地区的景观。下面,笔者就以“城市与城市化”的教学为案例,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距离让学生产生陌生感,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理解这部分知识,那就得把教材呈现的主干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亲自感受自己身边的的例子。2000年安康撤地建市,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经过十年多的发展,近几年安康变化非常巨大,这正是身边的城市发展的例子。
我提前把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一组为汉滨区小组,因为学校所在地,同学们在学校生活的地方;一组为旬阳县小组,其为本市人口最多的县,很多学生来自该县,分组来搜集和展示城市化人们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我先搜索了一些大城市的图片,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外滩、广州的天河路,然后准备了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的网站,搜索安康市规划总体纲要作为城市化的课外资料。
课堂上我先讲了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等级分类,展示的大城市的图片,之后就让他们小组来讲述各自的城市化。汉滨区小组自己拍了几张汉滨区城市和近郊的图片,包括金州路,比较繁华的开元、时代大厦和保留着乡村面貌城郊东关、西关,将其作为多媒体图片放到他们自己做的课件中。其中一位组员给同学们讲述了近几年来的汉滨区城市变化,他以学校后门的道路为例,学校后门的南环路在十多年前还是泥土路,而现在已修建完善,以及现在都把文昌路和南二环也修建成了,党校路也处在修建之中,以后道路也越来越多,交通也越来越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原来的市东郊还是一片菜地,现在已成为人们休憩的新广场,新体育场也在那,每逢重大赛事或是大的文化交流展览里面都是人山人海等等。
接下来就是旬阳小组的展示了,小组同学主要是以县城发展为主要介绍,先展示了旬阳的特色景观——太极城全貌。接着是商贸大街、祝尔康广场等,这小组也将自己搜集的材料图片做成课件。其中一位组员向大家介绍了旬阳的城市发展,他以旬阳县县城的景观变化为例来说明,县城面积不大,有山有水,山环水绕,自然景观和人工环境相得益彰,这几年来新建的高楼也多了起来,如太极大厦、信合大厦等,随着西康高速和十天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旬阳县对外联系更加密切,旬阳有希望打造成为第一个县级市。
“大家搜集的材料都很好,为什么我们的家乡会变化这么大呢,因为它正在经历着城市化,大家都是安康市城市化的进程的见证人。”于是我就势引出城市化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就一个地区而言城市化就是区域等级不断提高的过程。还有一些地方的小乡镇逐渐发展壮大,甚至成为大城市,也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安康的撤地建市等级提高的证明。随后开始引导学生们结合刚才的内容看课本,再次从理论上理解城市化,之后重点强调了城市化的三大主要标志。
通过这节课我也收获颇多,首先我发现要将信息技术适当的同地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不局限与教师的讲述,不拘泥于单纯的用多媒体呈现地理事实,而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将其和教材上的理论相结合,而我所做的只是材料的收集、归纳补充,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这些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
而之所以设计这节课的多媒体材料,则是为了让学生在情感上觉得亲切,能叙述对城市化的亲身体验,安康市撤地建设不久,在以前的教学中就发现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对于城市十分的向往,他们说大城市繁华,生活充满色彩,以及住在城市很有面子等等。我觉得应该在了解城市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理性的看待城市。从孩子们课堂上的发言行为看他们已经某中程度上意识到这点。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理解地理,思考地理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关心家乡发展。
以上只是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些初步的尝试和粗浅的认识,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实践的探索并没有终结。尽管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但要成功而有效的实施,并且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平等的态度,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的确需要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