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衡的“不”说起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的《张衡传》是选自《后汉书》的经典篇目。作者范晔按照时间顺序,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但宜昌籍的语文同仁们偏偏出了一个难题,要对《张衡传》进行同课异构。如何突破传统的课文讲解模式,解构并重建它?这需要不断挖掘文本,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在观看地震学专家冯锐教授复原张衡地动仪的纪录片里,我寻找到一些灵感。张衡的地动仪原型早在西晋时期就已被销毁。我们在历史教科书里看到的地动仪模型是王振铎先生根据《后汉书》中的记载复原出来的。但后人对此颇有异议,认为此模型有致命性的理论错误。2005年冯锐通过对东汉历史的研究,对《后汉书》的逐字推敲,并结合地震学的原理重新复原了一个新的版本,并进行了现场模拟实验获得成功。虽然仍有后人对此新版本有质疑,但不得不说,这种科学探索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同样,这种质疑的精神也启迪了我,在一遍遍地诵读文本内容后,我发现在第一段中有一个字出现频率很高,那就是“不”字!“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为张衡写传,只要介绍他多方面的成就即可,为什么开篇要写他不愿去做的事情,而且要一再强调呢?难道是这篇《张衡传》不仅要介绍张衡的“有所为”,还要介绍他的“有所不为”吗?或者说在他“有所为”的背后还有另外一条线索。
  带着这个疑问,我想从张衡的“不”研究起,继续在文中搜索。接着我发现在文章的其他段落也出现了许多“不”字。第三段“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第五段出现的“衡乃诡对而出”中“诡对”的意思就是“不用实话对答”。看来作者范晔从始至终都谈到了张衡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善属文”部分介绍了张衡文学方面的成就。文章首先介绍了他的生平简历。接着叙述他的性格特点“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然后讲述他的“有所不为”是“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最后突出他的文学成就“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在这一部分里,张衡“不为”的原因是虽然才能高于世人,但是没有骄傲之情,没有必要去迎合世俗。从张衡的“不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淡泊宁静的品质。正是因为他的“有所不为”才成就了他的“有所为”!
  再看“善机巧”部分则介绍了张衡科学方面的成就。他的“有所为”是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这些成就是他在担任太史令这一职位时完成的。“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在太史令的职位上做了十四年,张衡的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张衡的“不为”是他“不慕当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不去投机钻营,他把精力都放在自己所钟爱的科学研究上。
  至于文章关于候风地动仪的论述,很精妙地谈到了地動仪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构造、原理及效果。文字本身可谓字字珠玑,如“施关发机”中“施”和“发”应是动词,“关”和“机”应是构造名称。再如“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和后文的“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决定了蟾蜍的摆放位置,到底是和地动仪为一体,承载在下方,还是分开散落在八方?按照地震学专家冯锐的话说这里的“承”是“承载、承重”的意思,而后文的“衔”是“衔接”的意思,两者的意思应是不同的。“这么精确的描述,肯定是制造者才能写得出来,一般的人写不出来”。所以这里我也认同冯锐教授的话,有一部分是作者引用地动仪图注上的原文。候风地动仪的复原已成为一个谜,但在授课时我们一定要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科学事实,现在对于复原的模型还有很多质疑。不管是哪个版本更接近原型,在争论之余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更引起我们后人对张衡的敬仰之情。
  地动仪的神奇使张衡盛名一世。但成也是地动仪,败也是地动仪,张衡因地动仪成为众矢之的。“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张衡不用实话对答皇帝,有所隐瞒。这就让人匪夷所思啦!“衡因上疏陈事。”“衡乃诡对而出”。张衡怎么可以这样前后判若两人?佐德理民,立德立功,这是张衡的政治理想,所以他面对政事渐损的现状,勇于上疏陈事;看到逾侈的社会现状,敢于作《二京赋》以讽谏。同时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的他,在长期的理性的科学分析中形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所以,面对宦官,他没有直接反抗,而是选择了诡对而出。这一做法虽缺少我们所欣赏的刚正耿直的品性,但也不失为明哲保身之策。于是“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在这里,我们看出了他隐忍的一面。
  在文章最后的“善理政”部分,介绍了张衡政治方面的成就。“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张衡初担任河间相期间,治理严厉,整治法律制度,暗中查知奸党的名姓,一时间捉拿起来,上下肃然,称为政治清明。这正是他在其位谋其政的有力证明,是他政治智慧得以展现的最好机会。张衡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比起来,更体现了他的隐忍智慧。
  从全文来看,张衡的“有所为”展现了他在各方面的成就,而“有所不为”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如果问张衡的一生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引用他的名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掩卷思索,范晔的《张衡传》不仅是告诉后人张衡的传奇一生,更可贵的文化精髓在于他身上流淌的优秀品质,这就是从张衡的“不”给我们的启迪!真可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者通联:湖北宜昌市科技高中。
其他文献
苏教版高一教材中李清照的《声声慢》这篇文章,高中教师都很熟悉,能找到的资料也很多,但很难上出新意。根据不同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实践要突出的教学重点也不同。笔者认为诗歌是最能传达“美”的一种文学样式,感受诗“美”贵在文章本身,我们应该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遵循人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让诗歌的美味在读声中升华。  一、浅尝读  《声声慢》教学实践时,首先让学生直接朗读诗文,虽然学生可能读不太懂,但起码能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课堂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互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能力。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之一是课堂上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感兴趣,就会积极的参与,从而达到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  而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大,课堂氛围枯燥。学生缺少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古诗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人的古诗都是五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佳作。因此,创新初中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对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的古诗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古诗课堂的教学效果,所
巴金先生的名篇《小狗包弟》已教过几遍,每教一遍,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篇课文,也听过好些老师上过公开课,每听一次,也总有一些新的思索。但发现,这篇文章的好些“精微”之处,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了。  一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虽然其作用在“教参”之类的资料里有所解释,什么结构上铺垫啊,什么内容上对照啊,什么主题上深化啊,但总觉得空洞的很;有些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一段,多是轻轻带过,语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言不尽意”思辨观点,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和“意”之间是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言”与“意”并不统一,“言”只是表达“意”的工具,且“意”是难以用“言”来完全表达出来的。《庖丁解牛》全文仅三百余字,是庄子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谈其“养生之道”,阐明了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就能取得行动自由的道理。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形象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上高中以后,语文考试最伤脑筋了。上课教的是包饺子,家庭作业布置的是蒸包子,考试考的是烙馅饼。许多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但是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和反思。记得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从考场出来,大呼“语文老师课堂讲的内容考试没考,考的都是平时课堂上没讲的内容”,有的学生也认为,语文课和考试没有什么关系,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语文课与考试没有关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中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隐含丰富的字词汇里,我们可以将这些字词称作“文化因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因子”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课文的钻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淀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课文中的文化因子作为切入点,还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背景  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它更体现出
【教学创意】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
文章是思维的产物,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应具有理性。在应试作文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审题立意这个环节,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作文是否切题,是否有新意或深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低。  为使这个话题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以一道作文题为例展开探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在高考古代诗歌复习教学中,解题技法的指导非常重要,但是它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遇到瓶颈,难以使成绩继续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读懂诗歌对于解答题目的重要性,逐渐从关注解题过渡到讲解诗歌。在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在古代诗歌阅读方面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以趣为先,功在积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品味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