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描写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q22695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中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隐含丰富的字词汇里,我们可以将这些字词称作“文化因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因子”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课文的钻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淀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课文中的文化因子作为切入点,还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背景
  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它更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心理,即:积极想要依靠自身的才能为当世作贡献,但是在怀才不遇或遭受挫折之时又想在缅怀古人中或在寄情山水中找寻出路,得到解脱。这种心理已经成为一种特有的中国文化象征。
  该寻找什么样的突破口,让学生真正进入作者的内心,读懂作者,从而再深入去理解这种文化?
  恰好在学生预习之时,有学生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文中的‘羽扇纶巾’是描写谁?诸葛亮还是周瑜?”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想“羽扇纶巾”本身就是一个涵义比较深厚的文化因子,因此我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节设计与课堂实录
  1.课前预习:文中的“羽扇纶巾”是描写谁?诸葛亮还是周瑜?同学之间讨论,查找相关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2.强调“羽扇纶巾”的字面意思。羽扇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纶巾指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
  3.介绍相关知识。三国时期正是魏晋风度流行的时期,士人均以峨冠博带、羽扇纶巾为时尚,所以羽扇纶巾的装束并不是诸葛亮的专利。
  4.抛出学生提出的问题:“羽扇纶巾”到底是描写谁?诸葛亮还是周瑜?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生开始讨论。
  一位学生说:周瑜美称周郎,“郎”在古代是指年轻英俊的男子。历史上有记载,“曲有误,周郎顾”。所以,周瑜应该是一位儒将,他顺应时尚应该是很正常的。并且这句话之前几句都是在写周瑜,按照文章思路也应该是写周瑜的。
  一位学生说: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群英会蒋干中计”。我查阅了《三国志》中关于这个故事的描写,蒋干拜访周瑜时,周瑜的打扮是“布衣葛巾”,显然与文中的“羽扇纶巾”这个装扮不符合。而《三国演义》中“手持羽扇”是诸葛亮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再说“纶巾”又称“诸葛巾”,我觉得应该是指诸葛亮。
  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两种见解。
  (2)教师将其归纳之后,再结合相关的一些资料,罗列如下:
  指诸葛亮的依据:
  ①这首词上片的最后一句以“一时多少豪杰”引出下片的人物。既然说“一时多少豪杰”,那么,下文提到周瑜,再提到诸葛亮,应该是合理的描写。
  ②“遥想”二字完全可以联系到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身上,苏轼既可以遥想当年周瑜“雄姿英发”的英雄气概,又可以遥想当年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名士风范。
  ③赤壁一役,实际作战主要是周瑜的功劳,定计破曹主要是诸葛亮的功劳。
  指周瑜的依据:
  ①此词本身,并不在讨论功劳属谁;就词论词,似乎并不涉及诸葛亮。《吴志·周瑜传》里也讲到“则瑜决策在前,诸葛诣权在后”,更足以说明设计拒曹首先是周瑜。
  ②查《晋书·谢万传》:“万早有时誉,简文帝作相,召为抚军从事中郎,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面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可见“羽扇纶巾”是古代儒将的装束,并非诸葛亮所独有。
  (3)老师不下结论,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大家觉得指代哪一个人更能深刻反映出苏轼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呢?
  这个问题是对上面问题的进一步深化,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苏轼的心理,从而深入体会文章的文化意蕴。
  学生也有两种意见,基本可概括为:
  ①词中写周瑜羽扇纶巾,更能显示出他面对曹操八十万雄兵时的镇定自若,从而反衬出苏轼壮志难酬的心理。
  ②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才二十八岁,这么年轻就能赢下这场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因此指诸葛亮更能体现出苏轼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情。
  (4)老师谈自己的看法:
  上片提出周郎后,没有谈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而是仅仅联想到“一时多少豪杰”,领起下片。
  其实我觉得“英雄气概”“名士风度”都不是作者怀想的主要方面。苏轼怀想的主要方面,应该是赤壁之战的功业。“羽扇纶巾”不管是指周瑜还是诸葛亮,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事业。以此与下文中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进行对比,从而引出苏轼自伤功业未成却早生华发的感慨。
  至此,学生对文中苏轼的内心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再因势利导,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进入到对这种文人文化的分析。
  5.拓展延伸,加深学生的理解。
  (1)分析中国文人这种特有的文化。
  教师引入:这是中国文人普遍的一种心理,他们想要为當世做一些实事,但是由于客观及主观的一些原因,往往不能如愿。此时的他们,内心是极其痛苦的,他们往往会寻一处名山秀水,遁世隐逸,这就是中国文人的山水情结。
  教师让学生举出例子,教师适当点拨。
  (2)学生课外搜集关于“山水文化”的相关文章,学习古人借山水抒发情感的方式,尝试写一篇类似的文章。
  三、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之后展开的,学生对文本所蕴含的基本意思已经比较清楚,所以我着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方法,让他们深入苏轼的内心,深入理解中国文人文化。
  而这个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陷入沉默,只会被动接受。因此这节课怎么样让学生动起来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一是要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要真正动起来,二是教师要就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并适时深化。
  ★作者通联:浙江温岭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源于美术创作手法的“写生”一词,其原义是指对实物的临摹,是直接面对对象而进行描绘的一种美术创作方法。在高中语文写作中,运用“写生”之笔,就是让学生回归自然,通过细心观察和用心感悟,用最真挚的情感进行创作的一种新思路。  在美术创作中,有一种直接以风景或者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方法叫做“写生”。在宋代范镇的《纪事》中有记载,汉州一个名为赵昌的人,他最善于画花,每天早晨在朝露下,常常“遶栏槛谛玩”,并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更注重教的过程,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不容否认学习评价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学习评价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呢。  首先,评价要宽严并济。对学生的要求
《红楼梦》七十七回中,因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宝玉偷偷探望,和她互换了旧袄,晴雯还把她的两管手指甲剪给了他。后来晴雯夜里死了,宝玉第二日作了《芙蓉女儿诔》。晴雯只是贾府中一丫鬟,何至于让宝玉如此大动干戈?判词中的“多情公子空牵念”为我们揭示了谜底,深层剖析,源自于两人骨子里的“反叛性”。宝玉对晴雯的态度,笔者认为,不外乎“哄”“怜”“惜”这三个字。  一、千金难买佳人笑  提到晴雯,脑海中定会浮现
连续几年,听了十多位教师讲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大多是公开课、赛教课。对于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的“如”字的理解和翻译,所有教师都讲解为:比喻词,译为“像”。整个句子是个省略句,前面省略了“月光”一词,补充完整应该是:“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师都会如此理解呢?原来《教师教学用书》就是如此翻译的,其“参考译文”中的相
苏教版高一教材中李清照的《声声慢》这篇文章,高中教师都很熟悉,能找到的资料也很多,但很难上出新意。根据不同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实践要突出的教学重点也不同。笔者认为诗歌是最能传达“美”的一种文学样式,感受诗“美”贵在文章本身,我们应该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遵循人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让诗歌的美味在读声中升华。  一、浅尝读  《声声慢》教学实践时,首先让学生直接朗读诗文,虽然学生可能读不太懂,但起码能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课堂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互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能力。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之一是课堂上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感兴趣,就会积极的参与,从而达到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  而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大,课堂氛围枯燥。学生缺少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古诗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人的古诗都是五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佳作。因此,创新初中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对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的古诗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古诗课堂的教学效果,所
巴金先生的名篇《小狗包弟》已教过几遍,每教一遍,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篇课文,也听过好些老师上过公开课,每听一次,也总有一些新的思索。但发现,这篇文章的好些“精微”之处,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了。  一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虽然其作用在“教参”之类的资料里有所解释,什么结构上铺垫啊,什么内容上对照啊,什么主题上深化啊,但总觉得空洞的很;有些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一段,多是轻轻带过,语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言不尽意”思辨观点,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和“意”之间是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言”与“意”并不统一,“言”只是表达“意”的工具,且“意”是难以用“言”来完全表达出来的。《庖丁解牛》全文仅三百余字,是庄子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谈其“养生之道”,阐明了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就能取得行动自由的道理。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形象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上高中以后,语文考试最伤脑筋了。上课教的是包饺子,家庭作业布置的是蒸包子,考试考的是烙馅饼。许多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但是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和反思。记得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从考场出来,大呼“语文老师课堂讲的内容考试没考,考的都是平时课堂上没讲的内容”,有的学生也认为,语文课和考试没有什么关系,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语文课与考试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