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面存在问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劳动保障专业的发展前景,从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提倡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学,加强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的挑战,迫切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保障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本科教育模式——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重单一轻复合型的劳动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社会保障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创造新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目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缺乏实用性,在课程体系中“专才教育”模式明显,由于过细的专业设置,使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专业特色不突出。过于重视专业目标,造成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技能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际能力,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性比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设计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实用性。
2.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结构不完善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由于劳动与社会会保障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造成现有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在教材建设上,现有的统编教材对公共课、专业骨干课的重视大大超过专业选修课,高职高专课程大多借鉴本科教学,针对性不强,在实用性方面缺乏深入挖掘,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不好操作。另外,教学体系中各课程的特色和侧重点不突出。一些专业课程,如社会保障学、保险学、社会保险等内容出现知识重叠,甚至某些课程间研究对象的界定都模糊不清。同时课程类别比较单一,课程内容简单和结构不合理、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频率较低,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内容陈旧的教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程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得不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的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4.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因此,教育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但是,传统的以理论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用型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教师多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较差。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1.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
劳动与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贴近市场需求,重新构建符合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自身特点的科学课程体系。调整已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增设一些反映现代劳动制度的最新发展和功能进化的课程。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现行课程划分为两大模块,即基础能力模块和创新能力进阶模块,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两大模块之中。基础能力培养部分中课程突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创新能力进阶模块中选修课的比例要增大。专业基础课要少而精,为劳动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选修课程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上要保证高水平,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发展与创新。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做到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并加以创新研究。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建立仿真的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多功能大厅集教学、开发、研究、实验、培训于一体,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模拟社会保障的实际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实际操作需要。其次,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學等。案例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反映现实社会中民众关注的热点性社会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学生思维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以通过教学内容情景模拟。例如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劳动保险案例裁决,通过设计内容、设定情境、分配角色,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提高了学生实际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教学环节
为使学生掌握实际的劳动社会保障工作能力,加强校企合作非常重要,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实质和内容。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在具体的劳动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几年来我校与天津市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学生实习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不断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践教学要贯穿全部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另外,实践教学环节应通过课程实践活动、毕业环节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目前,从事劳动保障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其它行业该行而来的,学历背景大多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建设一支适应专业教育特点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深入社会或企业开展调研,掌握实践资料、提高实践技能。另外,还应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多聘请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强的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
作者简介
刘世强:男,1967年,籍贯:天津市;学历:大学本科,法学硕士;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劳动与社会保障。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的挑战,迫切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保障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本科教育模式——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重单一轻复合型的劳动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社会保障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创造新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目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缺乏实用性,在课程体系中“专才教育”模式明显,由于过细的专业设置,使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专业特色不突出。过于重视专业目标,造成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技能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际能力,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性比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设计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实用性。
2.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结构不完善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由于劳动与社会会保障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造成现有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在教材建设上,现有的统编教材对公共课、专业骨干课的重视大大超过专业选修课,高职高专课程大多借鉴本科教学,针对性不强,在实用性方面缺乏深入挖掘,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不好操作。另外,教学体系中各课程的特色和侧重点不突出。一些专业课程,如社会保障学、保险学、社会保险等内容出现知识重叠,甚至某些课程间研究对象的界定都模糊不清。同时课程类别比较单一,课程内容简单和结构不合理、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频率较低,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内容陈旧的教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程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得不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的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4.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因此,教育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但是,传统的以理论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用型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教师多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较差。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1.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
劳动与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贴近市场需求,重新构建符合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自身特点的科学课程体系。调整已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增设一些反映现代劳动制度的最新发展和功能进化的课程。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现行课程划分为两大模块,即基础能力模块和创新能力进阶模块,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两大模块之中。基础能力培养部分中课程突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创新能力进阶模块中选修课的比例要增大。专业基础课要少而精,为劳动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选修课程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上要保证高水平,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发展与创新。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做到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并加以创新研究。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建立仿真的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多功能大厅集教学、开发、研究、实验、培训于一体,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模拟社会保障的实际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实际操作需要。其次,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學等。案例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反映现实社会中民众关注的热点性社会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学生思维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以通过教学内容情景模拟。例如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劳动保险案例裁决,通过设计内容、设定情境、分配角色,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提高了学生实际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教学环节
为使学生掌握实际的劳动社会保障工作能力,加强校企合作非常重要,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实质和内容。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在具体的劳动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几年来我校与天津市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学生实习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不断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践教学要贯穿全部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另外,实践教学环节应通过课程实践活动、毕业环节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目前,从事劳动保障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其它行业该行而来的,学历背景大多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建设一支适应专业教育特点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深入社会或企业开展调研,掌握实践资料、提高实践技能。另外,还应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多聘请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强的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
作者简介
刘世强:男,1967年,籍贯:天津市;学历:大学本科,法学硕士;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劳动与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