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师生关系 建设和谐班级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ping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和教育成败的主责任者。
  关键词:班集体 师生关系 和谐班级
  
   班级也称为班集体,是按照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要求和规则设置的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它是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人文环境。班级成员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人生观及价值观。于是,与其它的社会群体一样,班级中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教育专家皮连生称,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与教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特征
   首先,作为一种正式组织,班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行政强制性
  我国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并保持固定不变。同学们在同一个班内上课,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教师采用一致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们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并获得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观摩,并共同进步。学生们也可以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乃至可预见的将来,我们都无法改变班级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由于班级人数较多,需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所有学生的行为并且强制执行以维持纪律。
  其次,作为一种学生组织,班级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就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而言,他们已不再是孩童了,他们不会再用孩童的方式去接触世界或处理事情。另外,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他们想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他们要确定自己已经长大,是独立自主的人,他们也还在寻找自己的行为规范。于是,一方面要挣脱旧有的束缚,学做大人、学做自己;另一方面,理性仍尚未成熟。再加上他们认为成年人不了解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或害怕)在成年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迷惑。近年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常常不够融洽,成为学校和教师们的困扰,特别是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学生们常处于敌对的立场,这不易于辅导成功。不容乐观的现状表明,班级中师生关系有待改善。学生们是发展中的个体,班级就也是发展中的集体。班级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个人一样,具有发展性与可塑性。
   基于以上特征,建设一支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如何完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班级
   第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
  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生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较为紧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教师是班级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一方面教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把握有对学生进行奖惩的权力,可以通过批评和表扬来影响和控制学生们的行为。
   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间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营造一个友好的班级气氛,教师们首先必须认识班上所有的同学,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与困扰等等,必要时予以支持和疏导。
   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必须诚恳、正直、随和、愉快、思想开放、有激情并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有时,笔者很随意地跟一些同学谈及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发现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往往始于对该科任老师的喜爱。他们称一些老师改变了他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他们终身的良师益友。
   第二、建立和谐的班级环境
  人和环境相互互动,环境改变,人际关系也会产生改变,因此人际关系的状况会受环境的影响。师生关系也是如此。班级环境取决于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李皮特(R. Lippit)和怀特(R. K. White)对教师领导方式进行研究分类,分成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他们认为,民主型领导方式较优。以民主型领导方式为指导的班主任常常与班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在不损害集体的情况下,很乐意给个别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尽可能鼓励集体活动,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这样,学生们就会喜欢学习,喜欢同别人尤其喜欢同教师一起工作,他们会互相鼓励,独立承担自已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不在时,他们能自觉地学习。
   建立和谐的班级环境还包括帮助同学们处理好同学关系和学生与各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因为,班级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同班同学并非都相处得很好。所以,也要让同学们、各科任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相互了解、沟通。
  第三、培养良好的沟通技能
   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要用言语来传达各种抽象的情感、见解与观念。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增进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要达到顺利的沟通,首先要善于移情,即,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将心比心,并且用温暖、尊重、了解的方式去沟通。其次,要有与人沟通的意愿,以一颗开放的心灵倾听,千万不要立即下结论。再次,要懂得如何保留不同的意见。有的时候,过分争执无益于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反而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乎逻辑与清楚明确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第四、养成良好的职业良心和人格特质
   教师的职业良心,是对“树人”的社会责任自觉接受以后,升华为甘作“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崇高义务感。“人师”,乐于为师,爱岗敬业;“人友”,乐于当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倾心交流;“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梯”,勇于奉献,甘为人梯。
  在人格特质上,要宽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宽容学生在成长中难以避免地出现的无知和莽撞;要善于体验学生体验到的情感,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而有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本身就更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
  三、结束语
   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自己表演的舞台。教师的舞台是学校,班主任的舞台主要是班级。班级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师生沟通的主要基地,是评定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材料发源地。教书育人,也可以叫做是教学育人。在每堂课的教学时间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固然是对学生的智能哺乳。但是,教师们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与人相处的风格等更是对学生施加的为人、处事技巧方面的影响。
  建设和谐班级,不仅要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护。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要突出知识性,有些是明显的,还有些知识是隐含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扑捉知识性的一面,让学生学深、学透,才能为培养学生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扑捉 知识性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同时还必须为他们个人的继续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知识等同于陈述性知识
2013年中国质量奖的设立和评价,拉开了中国质量升级版的序幕。为推动更多的企业追求卓越质量实现卓越绩效,《标准科学》杂志与山东大学质量管理研究中心决定联合向社会各界征
期刊
在初三毕业班数学复习课中,如何真正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位数学教师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典型的课本例题、习题入手,通过一题多解、触类旁通;或是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进行有效的变式教学,既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途径,更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下面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页例2”的的实践为例,谈谈个人有一些粗浅做法:  如图1所示
21世纪是青年党员干事创业的时代,尤其在我国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今天,青年党员如何积极在工作岗位发挥作用,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领导层和青年党员个人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期刊
在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或拙劣或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既定的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法指导”,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党组织和党员内生动力问题的研究,始终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关注的热点,这个问题的提出抓住了关键、切准了要害。内生动力本质上是党员身份认同下的主观能动性。党员的内生动力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从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整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实际教学经验,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摘 要: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对同一类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提出多向性、多变性的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而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能力虽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思维形式明显偏重于具体思维,发散思维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可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完全可行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