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教学处处充满艺术,如何运用技巧、方式将课堂上得有趣,如何应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如何让课堂充满艺术,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除了自身具备非常专业完善的教师技能外,还应思考如何让学生对数学真正感兴趣,如何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就能不断地激励学生思考和深入反思学科问题。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是他们从“被迫接受”数学知识到“想学、愿意学”数学知识。从中产生的强大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1.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
良好的情境设计能将学生的思路带进问题本身,也有利于抽象问题与具体实践的结合。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认识正数和负数”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所代表的含义,可以用游戏活动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活动,进行计分,得胜一次+2分,输一次-2分。然后教师顺势提出:“这里的+2,-2代表什么意思?”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再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又利于教师对接“有理数”知识的相关讲解。再如,上这一章节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即提出一个小问题:“上了初中,大多数同学都要自己管理生活费。那当你从父母那里拿到100元,记作+100,那支出10元你们如何记账?”让学生对正负数有一个整体认识。
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也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好奇心就很难引发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教师在上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概念时,可以列出两个方程:3x+y=7,x+y-1=2,然后提问:“谁知道将这两个方程组合起来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把这里的x,y解出来?如果能,怎么解?”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产生了好奇心。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二元一次方程,对其有所了解,但又从未接触过方程组,因而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2.利用数学中小故事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由于数学本身性质的问题,数学课往往比较枯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的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插入一段故事或者某些数学内容的由来、历史,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转回课堂。当然,教师在选择故事内容时,也要加以筛选,最好是故事内容与课堂所教的内容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效果更佳。比如,教师在教“分数”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讲述分数的由来。
3.将简单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比如在上“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一个多边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并求和,加以记录。在学生多次尝试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教师再结合多边形的特点对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延伸,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再比如,教师在上“二次根式”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拼图来理解这一节的内容。如准备9张边长为4 cm的卡片,让学生摆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如何将这9张卡片摆成正方形,这个被摆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以及摆出的正方形有多少种。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为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做铺垫。
4.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教师若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明白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和启示。比如,在上“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班42个人,教师在课上请3个人回答问题,请你起来回答问题的概率是多少?”又如在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为什么有些行人不选择遵守人行横道的规定,而斜穿马路;讲解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可提出“蚂蚁爬树”的问题,即“一只蚂蚁从树上A点到B点,怎么爬比较快?”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的思路落脚于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5.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很多难点。有些章节的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很多学生难以在一堂课内消化教学内容。教师如果按照自己的进度强制灌输,学生不仅越来越不能接受教师所教学的内容,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这样,就算教师准备得再精彩,效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例如,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很难运用代数方法正确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因此,笔者在上“解方程”时可有意识地分散难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启发学生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探求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借用画草图、列表等形式,再加上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锻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的能力,列出方程。尽管应用题的内容不同,解题形式上也有所变化,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采用同一题目多种思路的教学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列出不同的方程。 这样,学生的思维不会仅仅局限于对记(背)方程式的应用,而是十分巧妙、灵活地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解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二、勤于训练“学而思”的学习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恰当地处理学和思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反思的过程中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怎样想的。
比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在小学教学时,你们是怎么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定理的?”让学生思考,并回顾之前的内容。 学生回答“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往内折,三个角刚好组成一个平角,所以为180°。”在这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证明这个结论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并且调动学生以前的知识,让他们在学思结合的氛围中解决数学问题。在此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都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与方式。教师在这之后可以对方法加以系统概括,再加以系统完善的总结,把知识教给学生。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得出的结论。当然,要使课堂充满乐趣,充满艺术,方式还有很多种,在此,希望读者能够批判性地借鉴、吸收,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就能不断地激励学生思考和深入反思学科问题。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是他们从“被迫接受”数学知识到“想学、愿意学”数学知识。从中产生的强大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1.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
良好的情境设计能将学生的思路带进问题本身,也有利于抽象问题与具体实践的结合。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认识正数和负数”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所代表的含义,可以用游戏活动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活动,进行计分,得胜一次+2分,输一次-2分。然后教师顺势提出:“这里的+2,-2代表什么意思?”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再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又利于教师对接“有理数”知识的相关讲解。再如,上这一章节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即提出一个小问题:“上了初中,大多数同学都要自己管理生活费。那当你从父母那里拿到100元,记作+100,那支出10元你们如何记账?”让学生对正负数有一个整体认识。
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也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好奇心就很难引发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教师在上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概念时,可以列出两个方程:3x+y=7,x+y-1=2,然后提问:“谁知道将这两个方程组合起来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把这里的x,y解出来?如果能,怎么解?”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产生了好奇心。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二元一次方程,对其有所了解,但又从未接触过方程组,因而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2.利用数学中小故事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由于数学本身性质的问题,数学课往往比较枯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的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插入一段故事或者某些数学内容的由来、历史,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转回课堂。当然,教师在选择故事内容时,也要加以筛选,最好是故事内容与课堂所教的内容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效果更佳。比如,教师在教“分数”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讲述分数的由来。
3.将简单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比如在上“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一个多边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并求和,加以记录。在学生多次尝试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教师再结合多边形的特点对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延伸,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再比如,教师在上“二次根式”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拼图来理解这一节的内容。如准备9张边长为4 cm的卡片,让学生摆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如何将这9张卡片摆成正方形,这个被摆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以及摆出的正方形有多少种。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为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做铺垫。
4.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教师若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明白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和启示。比如,在上“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班42个人,教师在课上请3个人回答问题,请你起来回答问题的概率是多少?”又如在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为什么有些行人不选择遵守人行横道的规定,而斜穿马路;讲解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可提出“蚂蚁爬树”的问题,即“一只蚂蚁从树上A点到B点,怎么爬比较快?”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的思路落脚于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5.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很多难点。有些章节的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很多学生难以在一堂课内消化教学内容。教师如果按照自己的进度强制灌输,学生不仅越来越不能接受教师所教学的内容,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这样,就算教师准备得再精彩,效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例如,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很难运用代数方法正确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因此,笔者在上“解方程”时可有意识地分散难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启发学生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探求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借用画草图、列表等形式,再加上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锻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的能力,列出方程。尽管应用题的内容不同,解题形式上也有所变化,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采用同一题目多种思路的教学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列出不同的方程。 这样,学生的思维不会仅仅局限于对记(背)方程式的应用,而是十分巧妙、灵活地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解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二、勤于训练“学而思”的学习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恰当地处理学和思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反思的过程中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怎样想的。
比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在小学教学时,你们是怎么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定理的?”让学生思考,并回顾之前的内容。 学生回答“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往内折,三个角刚好组成一个平角,所以为180°。”在这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证明这个结论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并且调动学生以前的知识,让他们在学思结合的氛围中解决数学问题。在此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都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与方式。教师在这之后可以对方法加以系统概括,再加以系统完善的总结,把知识教给学生。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得出的结论。当然,要使课堂充满乐趣,充满艺术,方式还有很多种,在此,希望读者能够批判性地借鉴、吸收,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