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而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那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 参与课堂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认真的态度,良好的方法、习惯,学习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教师的任务就是紧紧的围绕学生的学习,激发引导其兴趣,指导其方法,主导其方向,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会学习,良性发展,在自主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务实高效的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显千秋。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认识到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自身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活动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发挥,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要想出现学生在课堂上自然的参与教学并能和老师相互交流的场景,估计是不少老师的一个梦想而已,作为共同活动体的交互作用和创生能力被忽视掉了。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如果没有学生,课堂和教师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因此,学生是课堂的终极对象,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我们课堂的目標;而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比喻为桥梁和纽带。
二、备课以学生为主
备课一直有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现实教学中普遍的现象是备大纲的少,备学生的几乎没有,而将重点放在备教材上,以为只要自己教材熟练掌握了,学生掌握与否是学生的事儿,老师无能为力了。其实不然,在备课中被忽略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了解到学生的基础,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虑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这样就能将自己所背的教材有机的成功的转化给学生,也才有学生的接收和再创新。
所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协调发展,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注重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或错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考虑情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尽可能多地思考如何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适时宜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思考、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滋味。在教学方式、结构上多下功夫,少花一些时间去抄一些课本中的解题、证明过程。特别是能够把新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创造性地使用,会有效提高教学的开放性、探索性。一方面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进行,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三、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变过去那种学生被动地“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学”“我会学”。过去那种“一问一答”、“串问串讲”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连参与讨论、交流的机会都没有。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也并非来自学生的需要,而是来自教师主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们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即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避免所有内容都当作新知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实行“弹性教学”,即承认学生的差异,正视这种差异,由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位,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作业练习,自主选择考试的方式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主动得到发展。
(1)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2)课堂时间的分配以学生为主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
不少老师都喜欢在给出一道题目后补上一句:我给大家×分钟时间思考(甚至是×秒),一方面可以看出该老师上课时比较的急躁,另一方面教师无形的在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给学生一个可以去自由大胆的想象、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难。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模式,在学生思考问题方面,要舍得花时间,切不可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形式主义的自问自答。所以,我们应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少了主次的关系,多了真正的讨论和民主的发言、交流。不仅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能够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课堂也就充满了活力,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进取的、主动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气氛,以趣激学,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觉乐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上要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习自主化,鼓励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获取知识,尽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 参与课堂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认真的态度,良好的方法、习惯,学习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教师的任务就是紧紧的围绕学生的学习,激发引导其兴趣,指导其方法,主导其方向,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会学习,良性发展,在自主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务实高效的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显千秋。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认识到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自身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活动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发挥,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要想出现学生在课堂上自然的参与教学并能和老师相互交流的场景,估计是不少老师的一个梦想而已,作为共同活动体的交互作用和创生能力被忽视掉了。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如果没有学生,课堂和教师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因此,学生是课堂的终极对象,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我们课堂的目標;而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比喻为桥梁和纽带。
二、备课以学生为主
备课一直有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现实教学中普遍的现象是备大纲的少,备学生的几乎没有,而将重点放在备教材上,以为只要自己教材熟练掌握了,学生掌握与否是学生的事儿,老师无能为力了。其实不然,在备课中被忽略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了解到学生的基础,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虑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这样就能将自己所背的教材有机的成功的转化给学生,也才有学生的接收和再创新。
所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协调发展,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注重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或错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考虑情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尽可能多地思考如何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适时宜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思考、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滋味。在教学方式、结构上多下功夫,少花一些时间去抄一些课本中的解题、证明过程。特别是能够把新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创造性地使用,会有效提高教学的开放性、探索性。一方面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进行,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三、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变过去那种学生被动地“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学”“我会学”。过去那种“一问一答”、“串问串讲”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连参与讨论、交流的机会都没有。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也并非来自学生的需要,而是来自教师主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们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即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避免所有内容都当作新知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实行“弹性教学”,即承认学生的差异,正视这种差异,由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位,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作业练习,自主选择考试的方式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主动得到发展。
(1)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2)课堂时间的分配以学生为主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
不少老师都喜欢在给出一道题目后补上一句:我给大家×分钟时间思考(甚至是×秒),一方面可以看出该老师上课时比较的急躁,另一方面教师无形的在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给学生一个可以去自由大胆的想象、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难。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模式,在学生思考问题方面,要舍得花时间,切不可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形式主义的自问自答。所以,我们应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少了主次的关系,多了真正的讨论和民主的发言、交流。不仅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能够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课堂也就充满了活力,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进取的、主动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气氛,以趣激学,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觉乐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上要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习自主化,鼓励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获取知识,尽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