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显化”,即“明晰化”,是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技巧。翻译中显化处理不仅是增加连接词来达到连贯和衔接效果,而且是语义范畴的转化,文化涵义的传达,隐义的明晰化,以及文学意象的转化等。文学作品中显化处理非常常见,具有现实的认知理据,即显化处理是在主题关联下对缺省语义信息的填补;显化对认知框架有触发作用;显化发挥了语义范畴内的引申机制。
关键词:文学翻译 显化 认知理据
一、引言
翻译中的隐化/显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翻译研究者的重视,如贺显斌(2003)和柯飞(2005)等。他们从英汉语言的表达差异、隐化/显化的动机和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对翻译实践有促进和指导意义的建议。这种翻译中隐化/显化处理的研究,为品评译作提供了很好的角度,也为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提供了现实理据和动力。
本文拟从翻译中显化的研究综述出发,引用文学翻译的例证分析显化处理的对象和手法,探讨显化翻译的认知理据,从而揭示显化处理对于译文读者认知体验和审美体验的促进作用,并为文学翻译提供可以借鉴的新视角。
二、显化翻译研究综述
贺显斌(2003:63~66)较早介绍了“明晰化”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显化”。他指出,“明晰化(explicitation)”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它与增词法技巧密切相关,但还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经过显化处理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冗余信息,因而常常比原作篇幅更长、逻辑关系更清楚、更容易理解。
柯飞(2005:303~307)则在基于语料库对英译汉过程中的显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译成汉语后明晰化程度提高的句子占58%以上。他还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研究者对翻译过程中“冗长现象”的研究例证,来证明显化现象在翻译中的普遍性。在结论中,他指出了影响翻译中隐和显的因素,即语言因素、译者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文本因素。柯飞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对文学作品翻译显化种类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大多数研究者探讨的是话语层的明晰化问题,即在翻译过程中与衔接和连贯手段的转换相关的明晰化。实际上,由于英语强调“形连”而汉语多用“意连”,从形式上看,英译汉多做隐化处理,而汉译英则使用显化处理。汉语译者如果受原文影响而产生机械性翻译(或称仿译),会使译文语词数量扩增,形式上连贯手法过于明显,这都不太符合汉语的连接的隐性表达习惯。而英文表达方式则需要比较自然地显化,要增加连词和代词等。这种衔接手段的转换会导致译语语篇衔接关系明晰化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出现衔接手段明晰化和暗含化的问题。
作为一种翻译现象,显化(以及隐化)不应只是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上的变化,还应包括语义、文化涵义等方面的显性转换,在文学翻译中还存在着意象转换的问题。意义上的显化指在译文中增添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的显化表达,或者说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显化于译文中,使意思更明确,逻辑更清楚。显化处理表现在“某些内容在原作中没有、而在译作中却表述了出来,而且还应该包括原作暗含(implicit)而译作明示(explicit),以及某些信息在译作中通过聚焦、强调、选择不同词汇等方式而得到突出等情况。”(贺显斌,2003:64)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和文本因素的影响,译者要对译本做或隐或显的处理。一般认为,“原文愈难,译作解释性的成分愈多”(王以铸,1982/1984:458)。针对哲学著作的翻译,许国璋(1991:248,262)曾提出“通译”“阐译”“释译”方法,并力主译文必须通脱、醒豁,译出词的文化史涵义。这些提法虽然表明了学者们对显化翻译的支持和赞同,但同时我们应该指出,考虑到双语读者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认知习惯以及文本的差别,何时隐化,何时显化,应该做恰当的选择。
与非文学文本不同,文学文本不仅传递文化信息,而且要通过文字的独特组织与安排和意象的创造以及语境的设定,给读者提供必要的美感空间、审美情景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果只是为了读者的理解,就随意采用显化处理的方法,则无法调动读者的认知参与,也无法激发读者的想象冲动和审美冲动。因此,显化处理也不可随意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我们认为,翻译中显化处理不仅是增加连接词来达到连贯和衔接效果,而且是语义范畴的转化、文化涵义的传达、隐义的明晰化以及文学意象的转化等。按照这一假设,下面将特意选用相关的文学翻译例证来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探讨显化翻译的认知学基础,揭示翻译的显化处理规律,从而为提高翻译质量、品评翻译作品提供可以借鉴的途径。
三、文学翻译显化处理分析
衔接手段的显化在汉译英中更为常见,很多研究者都给予了充分的论述,在此毋庸赘述。下面将着重以文学翻译为例证,从意义的显化处理的具体表现入手,简要分析显化处理的对象和手段,为翻译的优化和评鉴提供可以参考的方式和途径。
(1)王夫人听了,啐道:“呸!那行子女人死就死了罢咧,也值得大惊小怪的!”(《红楼梦》第103回)
“Pah! Good riddance to bad rubbish! Why get so worked up?”
意义的显化表现在语义范畴的转化和文化意义的发掘上。例(1)中的“女子”被翻译成了“rubbish”,将原型范畴成员用引申的办法转换成非原型范畴内的成员,使语义一下子清晰起来;而将“大惊小怪”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成语采用变通的手法显化翻译成“worked up”,避免了“仿译”,形成了适应译语读者文化心理感受的表达方式。正如柯飞(2005:307)所说,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越大,可能越需要解释性的“显化”。
(2)当妻子骂骂咧咧闯到房间来时,这个得了“气管炎”的男生便有些手足无措。
The hen-pecked man was on tenterhooks when his wife scolded her way into the room.
意象是指外部客观世界在人类体验过程中在其心理上所产生形成的表征,是一种心理事件,反映了语言的独特文化系统,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例(2)将“气管炎”这一中国人的文化意象转换成“hen-pecked man”,因为原语意象如果超出了人们的体验或经验,会给译语读者带来或清晰或模糊、或正确或错误的心理感受。译者有意阻断这一文化意象的输入,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以促成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3)表壮不如里壮。(《红楼梦》第68回)
A sound wife counts for more than a sound husband.
隐义显译是促进译文读者认知、产生最佳关联的需要。在文学翻译中使用隐义显化也符合翻译家所称的“翻译即译意”的论断,能促进文学意义上的交际。意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上下文语境及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影响下产生的。例(3)中的“表”“里”的含义既要在上下文中理解其隐含意义,又要考虑到中国文化中男女内外有别的道德观念,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因此将“表”和“里”显化翻译成“husband”和“wife”,是非常恰当的,正是受到了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
以上几个例证旨在简要地分析显化翻译在语义范畴、文化涵义、隐义及文学意象等方面的应用,从而说明显化翻译手法是文学翻译中一种常见的做法,也可以称为翻译的共同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显化翻译的认知理据
从以上文学显化翻译的例证可以看出,显化处理不失为一种跨语言文化意义和美感经验传递的重要方式。那么,显化处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对此,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三个方面看显化翻译的认知理据:
(一)显化是在主题关联下对缺省语义信息的填补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总是力图花最少的力气去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不管是译者还是读者,都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相关的信息上。所谓“相关”,即新旧信息组合在一起,构成推理的前提,以获得更多新信息。要使读者取得最大限度的相关,就必须选择最合适的认知语境。曾利沙(2005:37)强调译者要增强主题与主题倾向性社会文化语境选词择义的语境融合意识,要将抽象语言形式还原为可直观的潜在命题语义结构,将表层缺省语义信息明示出来。
文化缺省经常会导致语义信息缺省,而译者可以通过创设文化语境、显化文化内涵的方法,适配译语读者的文化框架,对原语中隐性或缺省的信息进行外显性弥补。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要想交际获得圆满成功,译者一方面要能洞悉原文的文化缺省,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意向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地定义自己与读者的共有知识和语用前提,然后在选择表达策略时,考虑原文文化缺省中所蕴含的艺术效果的方式,消除读者的意义真空,传达原著所蕴含的语义和文化信息(王东风,1997:58)。
填补缺省语义文化信息的方法一般包括文外加注法和文内明示法。文外加注即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之中。文内明示即文内意译,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借助注释。这两种方法均被用于文化介绍,是译文透明式(transparent)的处理方式,即显化翻译。这种对于缺省文化语义的填补,受到主题倾向性的制约,是为了向译语读者提供必要的认知语境,使语义信息得以正确有效地交流。
(二)显化是对译语读者认知框架的触发
根据框架理论,认知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构架,是框架内各构成成分相互起协调作用的网络(冯巧娥、叶嗣,2007)。从认知角度看,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因此,翻译的任务实际上就是需要找到能够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由于不同语言存在框架系统和次框架的差异以及文化框架的差异,因此,译者必须在目的语中重构框架成分的协调性以避免框架成分之间的冲突。
汪立荣(2005:30)将框架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途径和新视角,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用什么符号开出另一个处方的过程;用框架理论看翻译,就是译者用目的语所采用的语言表达式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框架进行必要的协调处理以适应读者的心理和文化需求,触发与原语读者相似的框架系统或等级。他还指出,框架的相应调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从读者便于理解的角度对框架做显性化处理或通俗化处理。这就是说,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经常将隐现的框架显性化,将陌生的框架通俗化,即在目标语中提供框架的支撑点或框架触发器。总的来说,根据框架理论,译文需要做到不破坏或不妨碍整体框架,即在目标语框架中需要达到各成分相互协调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翻译中进行显化处理是译者的必然选择,其目的就是为了触发对应的认知框架,保持原语和目标语在认知框架上的整体对应,使框架内各成分之间具有协调性,避免因文化和认知差异而导致的语义冲突。
(三)显化是对语义范畴内引申机制的发挥
范畴化概念和原型范畴理论为翻译研究中的语义结构分析及显化迁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理据。从认知角度看,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之一,是人类在歧异的显示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若没有范畴化的能力,人类便无法理解自己在生存环境中感知到的复杂现象,无法进行推理,也无法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经验。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语义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原型范畴由原型和边缘构成,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则由该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构成;意义是人体对各种事物的体验;语词的语义是由现实的语言应用者赋予的,而不是由语言学家或哲学家赋予的。语义范畴的许多复杂机制和现象并非随意形成的,语义范畴的大部分变化都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隐喻、转喻、联想、程式化、义域的转移)从原型发展而成的。语义范畴的变化是在一定的原则约束下,发生在一定的认知域上并受一定的认知模式影响而发生的,因此,语义范畴中各个成员之间的联系是有理据的。
依据范畴理论来指导翻译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显化的翻译就是通过感知语言中的复杂现象,推理出人类共同经验的过程,即从原作中的典型事件回归原型范畴,再从原型范畴通过隐喻、联想等引申出适应读者认知经验的语义范畴。
五、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中的语义迁移不是孤立的概念移植,而是建立在语境制约和心理体验的基础上,从原型范畴出发,通过家族相似性和语义引申机制,将原语中语义的范畴形式在目标语中按恰当的范畴形式再现出来,或隐化或显化,使目标语读者产生恰当的心理关联,从而产生正确的语义理解。显化翻译正是将在各种语义范畴内根据读者的心理图式需要,建立最佳关联的过程。显化了的翻译使目标语读者可以产生理解的范围更大,语义引申的机制更加明显,更易于使读者产生与自己相关的现实体验和心理体验,更加充分和到位地理解应用中的语言,从而使译文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ZK0819];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JK027])
参考文献:
[1]冯巧娥,叶嗣.从框架理论看文化语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5).
[2]贺显斌.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明晰化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3,(4).
[3]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4]汪立荣.从框架理论看翻译[J].中国翻译,2005,(3).
[5]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
[6]王以铸.译事四题[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研究论文集[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7]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8]曾利沙.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择义的理据性[J].中国翻
译,2005,(4).
(王卫强 谢红芳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721013)
关键词:文学翻译 显化 认知理据
一、引言
翻译中的隐化/显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翻译研究者的重视,如贺显斌(2003)和柯飞(2005)等。他们从英汉语言的表达差异、隐化/显化的动机和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对翻译实践有促进和指导意义的建议。这种翻译中隐化/显化处理的研究,为品评译作提供了很好的角度,也为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提供了现实理据和动力。
本文拟从翻译中显化的研究综述出发,引用文学翻译的例证分析显化处理的对象和手法,探讨显化翻译的认知理据,从而揭示显化处理对于译文读者认知体验和审美体验的促进作用,并为文学翻译提供可以借鉴的新视角。
二、显化翻译研究综述
贺显斌(2003:63~66)较早介绍了“明晰化”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显化”。他指出,“明晰化(explicitation)”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它与增词法技巧密切相关,但还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经过显化处理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冗余信息,因而常常比原作篇幅更长、逻辑关系更清楚、更容易理解。
柯飞(2005:303~307)则在基于语料库对英译汉过程中的显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译成汉语后明晰化程度提高的句子占58%以上。他还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研究者对翻译过程中“冗长现象”的研究例证,来证明显化现象在翻译中的普遍性。在结论中,他指出了影响翻译中隐和显的因素,即语言因素、译者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文本因素。柯飞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对文学作品翻译显化种类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大多数研究者探讨的是话语层的明晰化问题,即在翻译过程中与衔接和连贯手段的转换相关的明晰化。实际上,由于英语强调“形连”而汉语多用“意连”,从形式上看,英译汉多做隐化处理,而汉译英则使用显化处理。汉语译者如果受原文影响而产生机械性翻译(或称仿译),会使译文语词数量扩增,形式上连贯手法过于明显,这都不太符合汉语的连接的隐性表达习惯。而英文表达方式则需要比较自然地显化,要增加连词和代词等。这种衔接手段的转换会导致译语语篇衔接关系明晰化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出现衔接手段明晰化和暗含化的问题。
作为一种翻译现象,显化(以及隐化)不应只是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上的变化,还应包括语义、文化涵义等方面的显性转换,在文学翻译中还存在着意象转换的问题。意义上的显化指在译文中增添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的显化表达,或者说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显化于译文中,使意思更明确,逻辑更清楚。显化处理表现在“某些内容在原作中没有、而在译作中却表述了出来,而且还应该包括原作暗含(implicit)而译作明示(explicit),以及某些信息在译作中通过聚焦、强调、选择不同词汇等方式而得到突出等情况。”(贺显斌,2003:64)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和文本因素的影响,译者要对译本做或隐或显的处理。一般认为,“原文愈难,译作解释性的成分愈多”(王以铸,1982/1984:458)。针对哲学著作的翻译,许国璋(1991:248,262)曾提出“通译”“阐译”“释译”方法,并力主译文必须通脱、醒豁,译出词的文化史涵义。这些提法虽然表明了学者们对显化翻译的支持和赞同,但同时我们应该指出,考虑到双语读者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认知习惯以及文本的差别,何时隐化,何时显化,应该做恰当的选择。
与非文学文本不同,文学文本不仅传递文化信息,而且要通过文字的独特组织与安排和意象的创造以及语境的设定,给读者提供必要的美感空间、审美情景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果只是为了读者的理解,就随意采用显化处理的方法,则无法调动读者的认知参与,也无法激发读者的想象冲动和审美冲动。因此,显化处理也不可随意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我们认为,翻译中显化处理不仅是增加连接词来达到连贯和衔接效果,而且是语义范畴的转化、文化涵义的传达、隐义的明晰化以及文学意象的转化等。按照这一假设,下面将特意选用相关的文学翻译例证来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探讨显化翻译的认知学基础,揭示翻译的显化处理规律,从而为提高翻译质量、品评翻译作品提供可以借鉴的途径。
三、文学翻译显化处理分析
衔接手段的显化在汉译英中更为常见,很多研究者都给予了充分的论述,在此毋庸赘述。下面将着重以文学翻译为例证,从意义的显化处理的具体表现入手,简要分析显化处理的对象和手段,为翻译的优化和评鉴提供可以参考的方式和途径。
(1)王夫人听了,啐道:“呸!那行子女人死就死了罢咧,也值得大惊小怪的!”(《红楼梦》第103回)
“Pah! Good riddance to bad rubbish! Why get so worked up?”
意义的显化表现在语义范畴的转化和文化意义的发掘上。例(1)中的“女子”被翻译成了“rubbish”,将原型范畴成员用引申的办法转换成非原型范畴内的成员,使语义一下子清晰起来;而将“大惊小怪”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成语采用变通的手法显化翻译成“worked up”,避免了“仿译”,形成了适应译语读者文化心理感受的表达方式。正如柯飞(2005:307)所说,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越大,可能越需要解释性的“显化”。
(2)当妻子骂骂咧咧闯到房间来时,这个得了“气管炎”的男生便有些手足无措。
The hen-pecked man was on tenterhooks when his wife scolded her way into the room.
意象是指外部客观世界在人类体验过程中在其心理上所产生形成的表征,是一种心理事件,反映了语言的独特文化系统,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例(2)将“气管炎”这一中国人的文化意象转换成“hen-pecked man”,因为原语意象如果超出了人们的体验或经验,会给译语读者带来或清晰或模糊、或正确或错误的心理感受。译者有意阻断这一文化意象的输入,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以促成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3)表壮不如里壮。(《红楼梦》第68回)
A sound wife counts for more than a sound husband.
隐义显译是促进译文读者认知、产生最佳关联的需要。在文学翻译中使用隐义显化也符合翻译家所称的“翻译即译意”的论断,能促进文学意义上的交际。意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上下文语境及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影响下产生的。例(3)中的“表”“里”的含义既要在上下文中理解其隐含意义,又要考虑到中国文化中男女内外有别的道德观念,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因此将“表”和“里”显化翻译成“husband”和“wife”,是非常恰当的,正是受到了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
以上几个例证旨在简要地分析显化翻译在语义范畴、文化涵义、隐义及文学意象等方面的应用,从而说明显化翻译手法是文学翻译中一种常见的做法,也可以称为翻译的共同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显化翻译的认知理据
从以上文学显化翻译的例证可以看出,显化处理不失为一种跨语言文化意义和美感经验传递的重要方式。那么,显化处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对此,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三个方面看显化翻译的认知理据:
(一)显化是在主题关联下对缺省语义信息的填补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总是力图花最少的力气去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不管是译者还是读者,都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相关的信息上。所谓“相关”,即新旧信息组合在一起,构成推理的前提,以获得更多新信息。要使读者取得最大限度的相关,就必须选择最合适的认知语境。曾利沙(2005:37)强调译者要增强主题与主题倾向性社会文化语境选词择义的语境融合意识,要将抽象语言形式还原为可直观的潜在命题语义结构,将表层缺省语义信息明示出来。
文化缺省经常会导致语义信息缺省,而译者可以通过创设文化语境、显化文化内涵的方法,适配译语读者的文化框架,对原语中隐性或缺省的信息进行外显性弥补。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要想交际获得圆满成功,译者一方面要能洞悉原文的文化缺省,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意向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地定义自己与读者的共有知识和语用前提,然后在选择表达策略时,考虑原文文化缺省中所蕴含的艺术效果的方式,消除读者的意义真空,传达原著所蕴含的语义和文化信息(王东风,1997:58)。
填补缺省语义文化信息的方法一般包括文外加注法和文内明示法。文外加注即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之中。文内明示即文内意译,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借助注释。这两种方法均被用于文化介绍,是译文透明式(transparent)的处理方式,即显化翻译。这种对于缺省文化语义的填补,受到主题倾向性的制约,是为了向译语读者提供必要的认知语境,使语义信息得以正确有效地交流。
(二)显化是对译语读者认知框架的触发
根据框架理论,认知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构架,是框架内各构成成分相互起协调作用的网络(冯巧娥、叶嗣,2007)。从认知角度看,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因此,翻译的任务实际上就是需要找到能够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由于不同语言存在框架系统和次框架的差异以及文化框架的差异,因此,译者必须在目的语中重构框架成分的协调性以避免框架成分之间的冲突。
汪立荣(2005:30)将框架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途径和新视角,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用什么符号开出另一个处方的过程;用框架理论看翻译,就是译者用目的语所采用的语言表达式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框架进行必要的协调处理以适应读者的心理和文化需求,触发与原语读者相似的框架系统或等级。他还指出,框架的相应调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从读者便于理解的角度对框架做显性化处理或通俗化处理。这就是说,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经常将隐现的框架显性化,将陌生的框架通俗化,即在目标语中提供框架的支撑点或框架触发器。总的来说,根据框架理论,译文需要做到不破坏或不妨碍整体框架,即在目标语框架中需要达到各成分相互协调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翻译中进行显化处理是译者的必然选择,其目的就是为了触发对应的认知框架,保持原语和目标语在认知框架上的整体对应,使框架内各成分之间具有协调性,避免因文化和认知差异而导致的语义冲突。
(三)显化是对语义范畴内引申机制的发挥
范畴化概念和原型范畴理论为翻译研究中的语义结构分析及显化迁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理据。从认知角度看,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之一,是人类在歧异的显示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若没有范畴化的能力,人类便无法理解自己在生存环境中感知到的复杂现象,无法进行推理,也无法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经验。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语义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原型范畴由原型和边缘构成,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则由该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构成;意义是人体对各种事物的体验;语词的语义是由现实的语言应用者赋予的,而不是由语言学家或哲学家赋予的。语义范畴的许多复杂机制和现象并非随意形成的,语义范畴的大部分变化都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隐喻、转喻、联想、程式化、义域的转移)从原型发展而成的。语义范畴的变化是在一定的原则约束下,发生在一定的认知域上并受一定的认知模式影响而发生的,因此,语义范畴中各个成员之间的联系是有理据的。
依据范畴理论来指导翻译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显化的翻译就是通过感知语言中的复杂现象,推理出人类共同经验的过程,即从原作中的典型事件回归原型范畴,再从原型范畴通过隐喻、联想等引申出适应读者认知经验的语义范畴。
五、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中的语义迁移不是孤立的概念移植,而是建立在语境制约和心理体验的基础上,从原型范畴出发,通过家族相似性和语义引申机制,将原语中语义的范畴形式在目标语中按恰当的范畴形式再现出来,或隐化或显化,使目标语读者产生恰当的心理关联,从而产生正确的语义理解。显化翻译正是将在各种语义范畴内根据读者的心理图式需要,建立最佳关联的过程。显化了的翻译使目标语读者可以产生理解的范围更大,语义引申的机制更加明显,更易于使读者产生与自己相关的现实体验和心理体验,更加充分和到位地理解应用中的语言,从而使译文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ZK0819];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JK027])
参考文献:
[1]冯巧娥,叶嗣.从框架理论看文化语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5).
[2]贺显斌.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明晰化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3,(4).
[3]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4]汪立荣.从框架理论看翻译[J].中国翻译,2005,(3).
[5]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
[6]王以铸.译事四题[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研究论文集[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7]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8]曾利沙.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择义的理据性[J].中国翻
译,2005,(4).
(王卫强 谢红芳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7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