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以厚文化底蕴,修德以增人格魅力,固本以高学养素质,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简单地来说,成长为一个学习型教师,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觉得对于一名普通教师而言,我们也可以将研修日常化、简单化,只要我们善于在平时思考感悟,又能抓住每次培训的机会,并且从不同的教学设计中汲取智慧,那么,学习型教师也就基本养成了。
【关键词】研修;学习型;培训;教学设计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研学以厚文化底蕴,修德以增人格魅力,固本以高学养素质,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对于一名教师而言,研修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研修,她就会止步不前,他的教学永远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因为他的根基没有被稳固,因此,研修以固本,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生存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更是发现了一个真理:珍惜每次研修的机会,你定会感悟深长;走上每次培训的平台,你定会神采飞扬。简单地来说,成长为一个学习型教师,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觉得对于一名普通教师而言,我们也可以将研修日常化、简单化,只要我们善于在平时思考感悟,又能抓住每次培训的机会,并且从不同的教学设计中汲取智慧,那么,学习型教师也就基本养成了。
1 善于反思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只有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有由志向来培养,才干只有由才干来培养。”教师应时刻告诫自己: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离职进修或参加函授学习,即继续教育;二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教育教学研究,自觉开展终身教育。
对于我而言,我认为自己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总结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写成文章是非常有意义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每次上完课之后的课后反思来说,有些教师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其实不然,每节课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从教法、课程设置、某个环节甚至学生表现等等方面出发去反思每一节课,你机会发现很多规律,上课也会越来越轻松,反之,你会不停地犯同一个错误。就拿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要求来说,第一次,你没有明确的告诉学生时长和思路,课堂就会乱成一团、失去控制,如果不反思总结,第二次的小组合作依然会如此。只有恰当的反思,才会避免这个问题。
2 抓住每次培训机会
要学会抓住每一次的培训机会。因为,自己的反思总结天天都会有,可有时候培训的机会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现在就简单说说自己参加过的两次培训的收获:还记得自己参加过一次《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培训,收获满满:人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具体来说就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就让我解决了课堂的基础问题。还有一次的教育讲座,又让我学到了很多解决班级实际问题的集体操作办法,比如说让学生每天花3分钟的时间静思,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反思习惯和让他们逐渐学会安静。
更不必说学校大大小小的培训,让我学会了解读文本、课标使用、活跃课堂、小组建设等等。让我学会了如何跟学生沟通,跟家长沟通,很多的技巧,是前辈和同仁们亲身实践总结的,通过培训,简直就是坐享其成,还行之有效。如此好的学习机会、事半功倍的机会,怎能不珍惜呢?
由此可见,抓住每一次培训的机会,可以将自己平时的所得所悟和经验专业人士进行碰撞,帮助自己将感悟形成体系化,变成更为科学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
3 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
同时,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也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加优秀。比如自己曾经拜读过很多的教学设计,都有不同的收获:曾经一篇《黄河颂》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让人眼前一亮,教学设计板块清晰,环节齐全,表达流畅。让人读之,如临其境,似乎已经走进了《黄河颂》的课堂。
其实,不仅仅这一篇教学设计,诸多的教学设计中,都突出了对文本的阅读与大声朗读,朗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诵相闻,心口相依,朗读是综合的活动,是拓宽向大脑传递信息的渠道。朗读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声音表达,使课文学习从文字到语音、语义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让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可感。
这些设计中,也都体现出各位名师对课标的精准把握。《黄河颂》中抓住了课标中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生物入侵者》中抓住了课标“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与朱元思书》中抓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将“听说读写”的权利还于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创造“学生的阅读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奖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对教材的精准把握,也是这些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在教材分析中,老师们均从教材地位,单元地位,教材目的,单元重难点,单元目标,单元学习方法,文体特点,文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杨修之死》设计中,指出学习《杨修之死》,我们需要把握学习语文的四个层次,更需要关注的是本文学习的内核。《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教材选取《杨修之死》,需要师生共同透过杨修之死这件事,看到更为深邃的文化影响。
总之,从诸多的教学设计中,我学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表达,学到了教学设计万不可忘记课标,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记得深入、全面、精准地去分析教材。看别人的教学设计,让自己的课上得更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牢牢记着研修以固本,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个学习型教师。
作者单位
中卫市中宁县长山头九年制学校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755100
【关键词】研修;学习型;培训;教学设计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研学以厚文化底蕴,修德以增人格魅力,固本以高学养素质,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对于一名教师而言,研修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研修,她就会止步不前,他的教学永远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因为他的根基没有被稳固,因此,研修以固本,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生存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更是发现了一个真理:珍惜每次研修的机会,你定会感悟深长;走上每次培训的平台,你定会神采飞扬。简单地来说,成长为一个学习型教师,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觉得对于一名普通教师而言,我们也可以将研修日常化、简单化,只要我们善于在平时思考感悟,又能抓住每次培训的机会,并且从不同的教学设计中汲取智慧,那么,学习型教师也就基本养成了。
1 善于反思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只有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有由志向来培养,才干只有由才干来培养。”教师应时刻告诫自己: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离职进修或参加函授学习,即继续教育;二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教育教学研究,自觉开展终身教育。
对于我而言,我认为自己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总结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写成文章是非常有意义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每次上完课之后的课后反思来说,有些教师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其实不然,每节课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从教法、课程设置、某个环节甚至学生表现等等方面出发去反思每一节课,你机会发现很多规律,上课也会越来越轻松,反之,你会不停地犯同一个错误。就拿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要求来说,第一次,你没有明确的告诉学生时长和思路,课堂就会乱成一团、失去控制,如果不反思总结,第二次的小组合作依然会如此。只有恰当的反思,才会避免这个问题。
2 抓住每次培训机会
要学会抓住每一次的培训机会。因为,自己的反思总结天天都会有,可有时候培训的机会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现在就简单说说自己参加过的两次培训的收获:还记得自己参加过一次《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培训,收获满满:人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具体来说就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就让我解决了课堂的基础问题。还有一次的教育讲座,又让我学到了很多解决班级实际问题的集体操作办法,比如说让学生每天花3分钟的时间静思,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反思习惯和让他们逐渐学会安静。
更不必说学校大大小小的培训,让我学会了解读文本、课标使用、活跃课堂、小组建设等等。让我学会了如何跟学生沟通,跟家长沟通,很多的技巧,是前辈和同仁们亲身实践总结的,通过培训,简直就是坐享其成,还行之有效。如此好的学习机会、事半功倍的机会,怎能不珍惜呢?
由此可见,抓住每一次培训的机会,可以将自己平时的所得所悟和经验专业人士进行碰撞,帮助自己将感悟形成体系化,变成更为科学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
3 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
同时,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也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加优秀。比如自己曾经拜读过很多的教学设计,都有不同的收获:曾经一篇《黄河颂》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让人眼前一亮,教学设计板块清晰,环节齐全,表达流畅。让人读之,如临其境,似乎已经走进了《黄河颂》的课堂。
其实,不仅仅这一篇教学设计,诸多的教学设计中,都突出了对文本的阅读与大声朗读,朗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诵相闻,心口相依,朗读是综合的活动,是拓宽向大脑传递信息的渠道。朗读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声音表达,使课文学习从文字到语音、语义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让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可感。
这些设计中,也都体现出各位名师对课标的精准把握。《黄河颂》中抓住了课标中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生物入侵者》中抓住了课标“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与朱元思书》中抓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将“听说读写”的权利还于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创造“学生的阅读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奖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对教材的精准把握,也是这些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在教材分析中,老师们均从教材地位,单元地位,教材目的,单元重难点,单元目标,单元学习方法,文体特点,文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杨修之死》设计中,指出学习《杨修之死》,我们需要把握学习语文的四个层次,更需要关注的是本文学习的内核。《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教材选取《杨修之死》,需要师生共同透过杨修之死这件事,看到更为深邃的文化影响。
总之,从诸多的教学设计中,我学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表达,学到了教学设计万不可忘记课标,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记得深入、全面、精准地去分析教材。看别人的教学设计,让自己的课上得更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牢牢记着研修以固本,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个学习型教师。
作者单位
中卫市中宁县长山头九年制学校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7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