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医改方案出台以后,如何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引起人们了广泛关注。为了解我国目前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展的差异,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服务水平进行排名和分类,得出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新医改;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2.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2-48-03
一、引言
想要实现人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首先要实现区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还很低。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卫生人员数目差距明显,这也侧面体现出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下面就应用定量方法对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深入研究。
二、确定研究指标体系
本文依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从众多指标出选出了七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地区发展的差异,我们这里主要选用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根据上面的指标体系从统计年鉴中找出了2009年我国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统计数据(见表2)。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注:①此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数据。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SPSS18.0软件,首先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多个因素进行降维,提取出少数几个综合性因子,并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实现综合评价与排名。然后再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提取出的综合性因子对各地区进行分类,最后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
1.因子分析
在选取因子时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作为主因子。分析得出两个变量的特征值分别为3.375和1.791,它们能够解释的总方差为73.81%,即表示这两个主因子已包含原有指标信息量的73.81%,因此我们能够用这两个主因子来代替原来的七项指标。
根据因子分析的原理,提取出的主因子之间有高度独立性,而每个因子与其所包含的变量有高度相关性。从通过正交旋转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因子与变量之间的相关特性(见表3)。从表中可见与第一主因子相关程度较高的是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卫生人员数(X1)、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X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X3),根据这些指标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因子。与第二主因子相关程度较高的是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X4)、病床使用率(X5)、孕产妇死亡率(X6)和平均期望寿命(X7),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医疗卫生服务效果因子。其中孕产妇死亡率指标的因子载荷为负数,说明该指标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负相关的。
利用回归法能够估计各主因子得分,再通过加权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F=(0.4822*F1+0.2559*F2)/0.7381,其中F为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总得分,F1和F2分别为各地区的因子得分,前面的系数则是两个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的权重较大,第二主因子的权重较小,即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因子的作用更大,这也较符合现实,因为服务条件是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医疗基础条件,也就很难有好的医疗服务效果。
通过计算我们能够得出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总得分与排名(见表4),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得分为正的地区有10个,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的省市,而排名靠后的则主要是中西部地区。
2.聚类分析
应用SPSS软件的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命令,以因子分析得出的因子得分为变量,选用最远邻元素方法,进行多次迭代,从而将各地区进行聚类(见图2)。选择聚类数为4,最终能够得到聚类结果见(表5)。
(下转52页)
(上接49页)
四、研究结果分析
1.从因子分析的得分与排名来看,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其中,北京作为首都,在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分上大幅领先,可见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北京的医疗卫生服务效果因子得分相对偏低,说明其医疗机构没有充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服务效果上有待加强。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在医疗卫生服务效果因子得分上一枝独秀,说明其能够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值得学习。而重庆市与其他三个直辖市差距较大,这与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有关。另外,山西、新疆两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因子1得分较高,而因子2得分较低,说明它们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上很充裕,但需要更好的加以利用来改善服务效果。广东作为人均GDP排名全国前茅的经济发达地区则恰好相反,因子1得分较低从而导致排名中游,说明其医疗卫生资源比较紧缺,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服务条件。
2.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也基本反映了现状,北京、上海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遥遥领先,而西藏落后差距很大。总体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很不均衡,大部分地区在服务条件上都不理想,尤其是中西部几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如何解决地区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是当前新医改的重点。
五、总结与建议
第一,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国家应适当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提高其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第二,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因财力不足而导致的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可获得性问题。第三,重点加强县级、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第四,北京、上海、江浙等发达地区需要加强支援对口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http://www.gov.cn/test/2009-04/08/content_1280069.htm.
[2] 郑频频,傅华.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08).
[3] 任晓晖等.关于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5,(17).
[4] 朱顺泉.管理科学研究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新医改;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2.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2-48-03
一、引言
想要实现人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首先要实现区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还很低。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卫生人员数目差距明显,这也侧面体现出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下面就应用定量方法对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深入研究。
二、确定研究指标体系
本文依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从众多指标出选出了七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地区发展的差异,我们这里主要选用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根据上面的指标体系从统计年鉴中找出了2009年我国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统计数据(见表2)。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注:①此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数据。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SPSS18.0软件,首先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多个因素进行降维,提取出少数几个综合性因子,并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实现综合评价与排名。然后再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提取出的综合性因子对各地区进行分类,最后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
1.因子分析
在选取因子时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作为主因子。分析得出两个变量的特征值分别为3.375和1.791,它们能够解释的总方差为73.81%,即表示这两个主因子已包含原有指标信息量的73.81%,因此我们能够用这两个主因子来代替原来的七项指标。
根据因子分析的原理,提取出的主因子之间有高度独立性,而每个因子与其所包含的变量有高度相关性。从通过正交旋转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因子与变量之间的相关特性(见表3)。从表中可见与第一主因子相关程度较高的是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卫生人员数(X1)、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X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X3),根据这些指标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因子。与第二主因子相关程度较高的是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X4)、病床使用率(X5)、孕产妇死亡率(X6)和平均期望寿命(X7),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医疗卫生服务效果因子。其中孕产妇死亡率指标的因子载荷为负数,说明该指标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负相关的。
利用回归法能够估计各主因子得分,再通过加权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F=(0.4822*F1+0.2559*F2)/0.7381,其中F为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总得分,F1和F2分别为各地区的因子得分,前面的系数则是两个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的权重较大,第二主因子的权重较小,即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因子的作用更大,这也较符合现实,因为服务条件是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医疗基础条件,也就很难有好的医疗服务效果。
通过计算我们能够得出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总得分与排名(见表4),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得分为正的地区有10个,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的省市,而排名靠后的则主要是中西部地区。
2.聚类分析
应用SPSS软件的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命令,以因子分析得出的因子得分为变量,选用最远邻元素方法,进行多次迭代,从而将各地区进行聚类(见图2)。选择聚类数为4,最终能够得到聚类结果见(表5)。
(下转52页)
(上接49页)
四、研究结果分析
1.从因子分析的得分与排名来看,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其中,北京作为首都,在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分上大幅领先,可见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北京的医疗卫生服务效果因子得分相对偏低,说明其医疗机构没有充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服务效果上有待加强。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在医疗卫生服务效果因子得分上一枝独秀,说明其能够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值得学习。而重庆市与其他三个直辖市差距较大,这与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有关。另外,山西、新疆两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因子1得分较高,而因子2得分较低,说明它们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上很充裕,但需要更好的加以利用来改善服务效果。广东作为人均GDP排名全国前茅的经济发达地区则恰好相反,因子1得分较低从而导致排名中游,说明其医疗卫生资源比较紧缺,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服务条件。
2.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也基本反映了现状,北京、上海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遥遥领先,而西藏落后差距很大。总体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很不均衡,大部分地区在服务条件上都不理想,尤其是中西部几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如何解决地区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是当前新医改的重点。
五、总结与建议
第一,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国家应适当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提高其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第二,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因财力不足而导致的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可获得性问题。第三,重点加强县级、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第四,北京、上海、江浙等发达地区需要加强支援对口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http://www.gov.cn/test/2009-04/08/content_1280069.htm.
[2] 郑频频,傅华.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08).
[3] 任晓晖等.关于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5,(17).
[4] 朱顺泉.管理科学研究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