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 实践 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27-01
近几年来,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将计算机作为重要的科目。但是计算机教学一直存在“教难”和“学难”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中职计算机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计算机本身抽象、枯燥,理论性强,怎样找到一条比较实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又能灵活运用进行计算机来实践应用,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颇感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实例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就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谈谈在教学上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有按照教学规律办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其次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可以帮助教师创造教学工作的有利条件,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呢?
1.计算机教学应该要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地全面提高计算机能力。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大胆地思考,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得学生认真负责,积极地投入学习,我认为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连贯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索心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质疑。师生之间要做到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将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课后专题留给学生进行有准备的讨论或课题研究等方法往往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常常达到一些课堂上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教学中要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俗话说得好“思想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理论、考试的教学,并不注重实践教学,其实我们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对于一些深奥的理论我们只需要求学生理解即可,不必要求他们掌握。反之,对于一些并不难然而却需要学生仔细体会的概念和技能,最好教师不要进行过分深入的讲解,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操作实践,就算多花点时间,就算走了点弯路也不是坏事。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以前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和通过与学生、同行之间的交流,得知部分学生反映上课时都能听懂讲解,可在涉及到具体的上机操作时,往往会出现没有思路、无从下手、或错误百出。
1.教材过于注重对理论的深入剖析,缺乏以具体实例的教学内容。大多数计算机教材中通常先给出一般的格式,然后逐步讲解要点,再给个简单的例子。教师钟情于对课本上的例子举一反三,而不是有机的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贴近生活并引起学生兴趣的具体实例讲得很少。这往往导致学生上机时不知道写什么或想写又无从下手。
2.学生厌倦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缺乏可以辅助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对于先听后练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强力的厌倦心理。同时由于中职计算机课的课时比较少(一般学校都是一周两节课,而且两节课之间间隔又长),平时课后作业又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没有实用的、有效的辅助学习途径,也间接影响着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尝试。
那么如何就针对现阶段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计算机教学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有效开展中职计算机课呢?本人在对本届中职年级同学组织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实践尝试:
1.提倡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是指尊重学生独立地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探究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让学生去掌握很多操作方法。在学生进行计算机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多种形式不同的方法。我们不能就用一句“这是错了”来忽略这些不同形式的方法,而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己发表见解、观点。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发生,然后我们通过问题来分析产生原因,寻找解决有效途径。计算机的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收获,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网络教学模式开放式的创建。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的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我们可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多种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营造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构建高容量、高质量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进行高效互助的学习方式。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计算机学习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教师的电子教案,探究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测试题库和习题库,进行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答疑系统和网上教学交流平台,实现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及时通信交流。
3.改革上机实践的环节,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的教学中,上机实践的作用不是模仿,而是梳理和运用。而在我们平时的上机实践中,往往是照着书本的例子进行重复,学生从内心觉得很无味。我们把上机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基本项目和提高项目。基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精选一些有趣的课题提高项目,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做自已感兴趣的项目,真正做到学和用结合。这些提高项目可以功能简单化也可以相对复杂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在上机上课的环节上只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通过改革上机实践的环节,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地用所学的知识去逐步完善技能技巧。
【关键词】计算机 实践 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27-01
近几年来,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将计算机作为重要的科目。但是计算机教学一直存在“教难”和“学难”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中职计算机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计算机本身抽象、枯燥,理论性强,怎样找到一条比较实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又能灵活运用进行计算机来实践应用,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颇感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实例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就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谈谈在教学上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有按照教学规律办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其次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可以帮助教师创造教学工作的有利条件,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呢?
1.计算机教学应该要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地全面提高计算机能力。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大胆地思考,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得学生认真负责,积极地投入学习,我认为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连贯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索心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质疑。师生之间要做到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将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课后专题留给学生进行有准备的讨论或课题研究等方法往往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常常达到一些课堂上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教学中要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俗话说得好“思想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理论、考试的教学,并不注重实践教学,其实我们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对于一些深奥的理论我们只需要求学生理解即可,不必要求他们掌握。反之,对于一些并不难然而却需要学生仔细体会的概念和技能,最好教师不要进行过分深入的讲解,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操作实践,就算多花点时间,就算走了点弯路也不是坏事。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以前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和通过与学生、同行之间的交流,得知部分学生反映上课时都能听懂讲解,可在涉及到具体的上机操作时,往往会出现没有思路、无从下手、或错误百出。
1.教材过于注重对理论的深入剖析,缺乏以具体实例的教学内容。大多数计算机教材中通常先给出一般的格式,然后逐步讲解要点,再给个简单的例子。教师钟情于对课本上的例子举一反三,而不是有机的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贴近生活并引起学生兴趣的具体实例讲得很少。这往往导致学生上机时不知道写什么或想写又无从下手。
2.学生厌倦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缺乏可以辅助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对于先听后练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强力的厌倦心理。同时由于中职计算机课的课时比较少(一般学校都是一周两节课,而且两节课之间间隔又长),平时课后作业又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没有实用的、有效的辅助学习途径,也间接影响着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尝试。
那么如何就针对现阶段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计算机教学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有效开展中职计算机课呢?本人在对本届中职年级同学组织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实践尝试:
1.提倡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是指尊重学生独立地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探究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让学生去掌握很多操作方法。在学生进行计算机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多种形式不同的方法。我们不能就用一句“这是错了”来忽略这些不同形式的方法,而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己发表见解、观点。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发生,然后我们通过问题来分析产生原因,寻找解决有效途径。计算机的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收获,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网络教学模式开放式的创建。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的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我们可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多种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营造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构建高容量、高质量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进行高效互助的学习方式。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计算机学习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教师的电子教案,探究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测试题库和习题库,进行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答疑系统和网上教学交流平台,实现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及时通信交流。
3.改革上机实践的环节,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的教学中,上机实践的作用不是模仿,而是梳理和运用。而在我们平时的上机实践中,往往是照着书本的例子进行重复,学生从内心觉得很无味。我们把上机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基本项目和提高项目。基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精选一些有趣的课题提高项目,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做自已感兴趣的项目,真正做到学和用结合。这些提高项目可以功能简单化也可以相对复杂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在上机上课的环节上只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通过改革上机实践的环节,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地用所学的知识去逐步完善技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