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SQWY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遨《杨度外传》(河南人民版)一书,写了不少人物,读后都给人以“恰如其人”之感。如写杨度,既没写成政客、官僚,也没写成革命家,而是刻划出一个旧营垒的书生,前半生是干蠢事的书生,后半生是书生闹革命,这就较近乎实际。值得一提的是写小凤仙。作者没把她写成侠女,也没把她的思想境界提到与蔡锷同等的水平,而只把她写成普普通通、并不美丽、只是崇拜英雄的一个天真未泯的女子。写蔡锷对小风仙的态度是:越是在达官贵人面前越对她亲昵异常,给人以他在纵情声色的假象;而在两人私下相处时,蔡锷却严肃、缄默,使小凤仙感到无法进入蔡锷的内心世界。这样处理,使人感到比较可信。
其他文献
从全球范围着眼,二十世纪与十九世纪的世界历史迥然不同。如果说后者是在法国革命的旗帜下度过的(列宁语),那么,本世纪以来的各种现象则表明了历史的走向已不再那么单一、直线,而是呈现出多轨、多元的面貌了。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哲学观念。历史运动的变更必然导致历史观念的更新。欧洲大陆思想家在本世纪初期对十九世纪史学的批判,对新的历史哲学的尝试性表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克罗齐是这一趋向的主要代表之一。继他
井上靖在为《管窥》所写的序言中说:“读后受益匪浅。……这部著作是对战后日本文学的出色介绍、解说和批评。……是一部热情洋溢的好书。”  由于作者对于研究对象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故能在不大的篇幅内高屋建瓴地回溯四十年来日本文学的轨迹。全书涉及的作家不下百人,不仅对战后派、社会派、广津和郎、井上靖、司马辽太郎、有吉佐和子、松本清张等现实主义作家分章评介,而且对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石原慎太郎、新戏作派、日
杂文一般不是鸿篇巨制,但却是极具战斗力的一种体裁,效果上是社会的感应神经,攻守手足,它又是匕首,对于时势,可以立即反应。可用喜怒笑骂方法,引古论今,用西论中,借以批评某些社会现象。无论是文坛还是政坛,只要它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所以迅翁常运用杂文这武器,进行战斗,且认为它贴切、生动、泼辣、有益,也能移人情。  香港作家高旅,早年常写杂文,在《文汇报》发表,生动泼辣。十三四年前,他封笔什么都不写,到一
读莫绍揆的通俗数理逻辑著作    说数理逻辑这门学问“切实”,大家都信,因为数理逻辑在电子数字计算机方面有重大的应用,而且它也是被恩格斯称为“日用器具”的形式逻辑概念和方法的精密化和最新发展形态。但是过去往往被一部分人认为很简单而置诸脑后的形式逻辑,现在竟发展到如此复杂丰富的地步,它已蒙上了一层“艰深”的幕布。中文的入门书,六十年代就有,如我国著名数学家莫绍揆教授的《数理逻辑导论》。不过,用通俗的
《上海文学》一九八三年第五期上的小说《男儿汉,男儿汉》写道:“那些五六十岁的好好先生(指上文的‘村里老一代读书人’)虽然过去念过私塾,读过《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在这里作者所列书名略有不妥:《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全书修成之后,除了有几部手抄本之外,并没有版刻印行过;退一步说,即使是印刷出版了,恐怕也很少会有人来从头至尾地“读过”这部浩繁大书。此处虽系文学笔法,亦以谨
李一氓同志来信:“我拟有暇读些古今中外的书,写为短文,发点议论,这算第一篇。”“全年我想写六至八篇。”李老年逾古稀,仍然勤读不辍,而且将阅读心得发为文章,使我们十分感动。我们想读者也一定乐于读到李老的文章。——编者    这是一本好书。  书从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六)李自成一岁记起,一直记到清顺治三年(一六四六)。早一年,顺治二年(一六四五),李自成遇害于湖北通山之九宫山。好处在:  (一)体例
今年第三期《读书》杂志上读到李文俊同志译介福克纳的文章,很受教益。文中遗憾地谈到对福克纳作品的评介太少。我对美国作家作品在我国的介绍比较留意,据我所知,一九三四年《现代》杂志五卷一期五卷六期和同年《世界文学》一卷二期分别载有赵家璧先生的《近代美国小说之趋势》、《美国小说之成长》和《福尔克奈研究》,前两篇有专门章节论述福克纳。《现代》五卷六期(美国文学特大号)同时刊有凌昌言的《福尔克奈——一个新作风
科学技术进步有渐进和革命的两种形式。渐进形式的科技进步又叫粗放型的科技进步。它是指现有生产工具的逐渐完善及其现代化的过程,这些变化过程是在已知的科学原理基础上产生的。革命形式的科技进步又称集约型的科技进步。它是指生产工具的根本性变革,这类变革以崭新的科学原理为基础。这两种类型的科技进步实际上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通常表现为以粗放型为主的科技进步或者以集约型为主的科技进步。  人
骆寒超是一位很有创造性思维的诗歌评论家,他的新著《中国现代诗歌论》尤其给我这种印象。这部书虽是由各自独立的诗人、流派和诗论共计九篇文章组成,但却在新诗发展的几个关节点上,概括了新诗的宏观规律并以意象为基本构成,以抒情方式为审美特征,对新诗作了微观的透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摈弃了诗歌评论对诗人、流派作孤立、静态分析的方法,而具有一种系统、整体和动态交叉比较的宏阔视野,但又力避脱离诗人和流派的具体意象构
文字統筹 许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