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说:“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是观念,特别是这些观念所附着的价值。”这种价值通过多样的传播手段如电影、电视、报刊等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不可置否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引导着大学生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能力和思维方式。而近年来,一种“微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走红。《老男孩》、《青春期》、《指甲刀人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一些微电影成为了大学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在电视、电影和新技术三者结合下产生的新兴的媒体样式会给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1微电影在时间长短上对大学生具有亲和力
微电影,“微”字当头,顾名思义相对于正常的电影具有微小的特征。它的播放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之内,它不会像常规电影大多会在九十分钟以上,需要学生们空出大段的学习时间来观赏。时长短小的特点有效地填补了学生们的碎片时间,也许十分二十分钟的小憩就能够欣赏一部完整的微电影。而微电影是依托于电影的大文化背景下诞生的艺术形式,它一般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明确的导演创作意图,构思精巧。短小精悍的剧本里要涵盖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可以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思想内涵。虽然形式上没有电影那么厚重,但影片传达的意图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励志微电影《咸鱼计划》,片长只有二十分钟,但整个影片的故事架构完整地呈现出了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面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纠葛,也警醒着走出大学校园之后的大学生们如何权衡自己的理想和生活。
在观看微电影时,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影片带来的艺术感染力。随着微电影的剧情变化而欢笑、担忧、紧张、向往。在影片将观众的情绪带入情节的同时,也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建立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叫作“认同机制”的概念,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在其代表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将“认同”看作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重要机制。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进入大学校园继而走向社会的过渡成长阶段,那么电影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获得学生的认同之后,更能有效地介入他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推波助澜。微电影自身的时间短小特点在这一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亲和力作用。
2微电影在传播平台上的征服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群体当中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介终端开始出现,从MP4到手机再到平板电脑。不必拘于电脑面前,移动终端成为大学生们的新宠。而这些新出现的媒体终端都依托在一个很强大的媒体环境下生存,即:网络。无巧不成书,恰逢微电影也是将网络作为传播的主流平台。如此一来,大学生们便不再成为一个简单的微电影接受者,他们借助先进的设备、轻便的工具也同时成为微电影携带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微电影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也能够将他们手中的微电影传递给更多身边的同学。相较于以往的电影传播,有很多电影是需要购买影碟或者要等院线上映之后去电影院购票观看的,而微电影借用网络传播这一途径,大大减小了学生们传统电影在影院购票或者买碟的花销。而在传递微电影的过程当中,他们一定会加上自己的理解去推荐所传,在推荐的过程中,也是最大程度展现学生个人所理解的或者说影片当中传达的思想价值和意识形态。
除了新兴媒介终端,微电影还依托于SNS社交平台进行传播。就中国内陆大学生所接触到的SNS主要是人人网,而很多微电影也是依靠人人网的视频分享功能被更多的大学生们所关注到。与人人网分庭抗礼的新浪微博也是大部分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媒介平台,新浪微博上的微电影同样被大家广为转发分享。更具有征服力的是,不论人人网还是新浪微博,SNS社交平台是可以对学生分享的微电影进行评论的。这个评论的功能包含了这样两个思维阶段:其一是学生们观看完影片之后有感而发,这是一个对微电影创作思想初步理解的过程;其二则是看其他同学在该影片下的评论,这是在自身建立思维构基础上的二度加工过程。浏览或者说借鉴其他同学的看法,发现自己在观影中没有理解到的地方,或是其他同学的看法不想认同的思考过程。这也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下,一个质疑和达到共识的过程。
多样的传播渠道让微电影在大学生群體当中迅速走红,也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辅助工具,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征服着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引导、鼓舞、教育学生,在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们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3微电影在创作意图上的导向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经说过:“所有的媒介都是教育的媒介,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电影生来具有社会和经济这两种属性,微电影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媒介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珠联璧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的发展。而作为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走向主流媒介的微电影,在创作意图上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小觑的导向性影响。
我国正处于这个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等因素的冲击下,处于接受教育阶段向社会迈进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受到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等均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在微电影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对症的,学生主体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2010年“11度青春电影运动”推出了我国微电影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短片《老男孩》,由此也引发了网络上高到爆棚的点击率。虽然没有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制作那么精良,但它触动了很多观众的心弦。它代表着一种青春的过往的遗憾和伤痛,理想固然需要奋斗才能实现,但奋斗却未必能实现理想。这种理想和显示之间残酷鸿沟引起众多观众的共感。我国著名作家严歌苓曾在演讲中提到,“一部作品,如若引起不了观众或者读者的共感,那它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而《老男孩》当中所要传达出来的“共感”是通过幽默、无厘头轻松地表现出来的。这也映衬了学生在大学时代的心里状态,也更为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上说,也引导着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要做好坚强的心里战壕,为自己将来更美好的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如此,《老男孩》的主创筷子兄弟在赢得观众认可之后又乘胜追击推出了第二部微电影《父亲》,讲述骨肉亲情的不可磨灭,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讲也是在呼唤着平日里可能不被重视但却不可替代的父母之恩,也在另一个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上所谈,试图在与电影的比较中探索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微电影教育所发挥的潜力和优势。微电影的产生使得素质教育不必搬到课堂也能言传身教,能够填充学生零散的、碎片化的时间来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微电影,除了给大学生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法律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微电影的发展有其自身利弊,如何能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做到进一步完善,更好的传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正能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2).
[2] 蒋晓丽.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微电影:碎片化传播时代的新势力》.北青网.201258.
1微电影在时间长短上对大学生具有亲和力
微电影,“微”字当头,顾名思义相对于正常的电影具有微小的特征。它的播放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之内,它不会像常规电影大多会在九十分钟以上,需要学生们空出大段的学习时间来观赏。时长短小的特点有效地填补了学生们的碎片时间,也许十分二十分钟的小憩就能够欣赏一部完整的微电影。而微电影是依托于电影的大文化背景下诞生的艺术形式,它一般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明确的导演创作意图,构思精巧。短小精悍的剧本里要涵盖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可以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思想内涵。虽然形式上没有电影那么厚重,但影片传达的意图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励志微电影《咸鱼计划》,片长只有二十分钟,但整个影片的故事架构完整地呈现出了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面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纠葛,也警醒着走出大学校园之后的大学生们如何权衡自己的理想和生活。
在观看微电影时,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影片带来的艺术感染力。随着微电影的剧情变化而欢笑、担忧、紧张、向往。在影片将观众的情绪带入情节的同时,也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建立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叫作“认同机制”的概念,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在其代表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将“认同”看作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重要机制。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进入大学校园继而走向社会的过渡成长阶段,那么电影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获得学生的认同之后,更能有效地介入他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推波助澜。微电影自身的时间短小特点在这一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亲和力作用。
2微电影在传播平台上的征服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群体当中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介终端开始出现,从MP4到手机再到平板电脑。不必拘于电脑面前,移动终端成为大学生们的新宠。而这些新出现的媒体终端都依托在一个很强大的媒体环境下生存,即:网络。无巧不成书,恰逢微电影也是将网络作为传播的主流平台。如此一来,大学生们便不再成为一个简单的微电影接受者,他们借助先进的设备、轻便的工具也同时成为微电影携带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微电影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也能够将他们手中的微电影传递给更多身边的同学。相较于以往的电影传播,有很多电影是需要购买影碟或者要等院线上映之后去电影院购票观看的,而微电影借用网络传播这一途径,大大减小了学生们传统电影在影院购票或者买碟的花销。而在传递微电影的过程当中,他们一定会加上自己的理解去推荐所传,在推荐的过程中,也是最大程度展现学生个人所理解的或者说影片当中传达的思想价值和意识形态。
除了新兴媒介终端,微电影还依托于SNS社交平台进行传播。就中国内陆大学生所接触到的SNS主要是人人网,而很多微电影也是依靠人人网的视频分享功能被更多的大学生们所关注到。与人人网分庭抗礼的新浪微博也是大部分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媒介平台,新浪微博上的微电影同样被大家广为转发分享。更具有征服力的是,不论人人网还是新浪微博,SNS社交平台是可以对学生分享的微电影进行评论的。这个评论的功能包含了这样两个思维阶段:其一是学生们观看完影片之后有感而发,这是一个对微电影创作思想初步理解的过程;其二则是看其他同学在该影片下的评论,这是在自身建立思维构基础上的二度加工过程。浏览或者说借鉴其他同学的看法,发现自己在观影中没有理解到的地方,或是其他同学的看法不想认同的思考过程。这也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下,一个质疑和达到共识的过程。
多样的传播渠道让微电影在大学生群體当中迅速走红,也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辅助工具,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征服着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引导、鼓舞、教育学生,在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们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3微电影在创作意图上的导向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经说过:“所有的媒介都是教育的媒介,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电影生来具有社会和经济这两种属性,微电影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媒介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珠联璧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的发展。而作为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走向主流媒介的微电影,在创作意图上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小觑的导向性影响。
我国正处于这个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等因素的冲击下,处于接受教育阶段向社会迈进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受到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等均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在微电影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对症的,学生主体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2010年“11度青春电影运动”推出了我国微电影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短片《老男孩》,由此也引发了网络上高到爆棚的点击率。虽然没有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制作那么精良,但它触动了很多观众的心弦。它代表着一种青春的过往的遗憾和伤痛,理想固然需要奋斗才能实现,但奋斗却未必能实现理想。这种理想和显示之间残酷鸿沟引起众多观众的共感。我国著名作家严歌苓曾在演讲中提到,“一部作品,如若引起不了观众或者读者的共感,那它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而《老男孩》当中所要传达出来的“共感”是通过幽默、无厘头轻松地表现出来的。这也映衬了学生在大学时代的心里状态,也更为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上说,也引导着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要做好坚强的心里战壕,为自己将来更美好的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如此,《老男孩》的主创筷子兄弟在赢得观众认可之后又乘胜追击推出了第二部微电影《父亲》,讲述骨肉亲情的不可磨灭,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讲也是在呼唤着平日里可能不被重视但却不可替代的父母之恩,也在另一个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上所谈,试图在与电影的比较中探索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微电影教育所发挥的潜力和优势。微电影的产生使得素质教育不必搬到课堂也能言传身教,能够填充学生零散的、碎片化的时间来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微电影,除了给大学生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法律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微电影的发展有其自身利弊,如何能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做到进一步完善,更好的传播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正能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2).
[2] 蒋晓丽.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微电影:碎片化传播时代的新势力》.北青网.2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