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从教的视角主宰课堂,独霸课堂的话语权,学生被动接受,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应有的活力,学生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在新课堂背景下,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成为物理教师的诉求,不能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培养,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取得的进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看法.
一、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物理教材
1.把握物理学科特点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物理学科特点,彰显其实验性、生活性.一方面,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现象的观察、规律的发现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也是走出传统教学中“机械灌输”的有效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在观察、思考、分析、归纳中培养探究意识.例如,在讲“互感和自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闭合电键S,调节变阻器R,使A1、A2亮度相同,再调节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如图.重新闭合S,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发现跟变阻器串连的灯泡立刻正常发光,跟线圈串联的灯泡会逐渐亮起来.通过分析,发现L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反,阻碍L中电流增加,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另一方面,物理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学会分析生活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以新视角诠释新教材
教师要以全新的视角研究教学,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合理取舍,剔除与教学实际相去甚远的内容.例如,在讲“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时,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感生电流的产生条件”进行设计,回顾奥斯特实验中掌握了由电可以生磁,并由此进行逆向思考:磁可不可以生电?怎样才能使磁生电?由这个猜想设计实验,引领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实验,产生思考.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通过思考、交流、分析、归纳,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创新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物理课堂
1.创设信息情境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引入一些具有开放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讲“应压器”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在实际应用中,常需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电压有几万压,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几十万伏的电压.而各种用电设备的电压也不尽相同,电灯、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V的电压,而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V的安全电压,电视显像管需要1万伏以上的高压.交流改变电压,以适应生产生活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2.创设质疑情境
学生有了疑问,才能开启思维,产生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要以问题为基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讲“划时代的发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通过思考,让他们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是什么激励着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关系的?在这之前,有无历史背景?也有学生提出: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面对失败,他是如何做的?还有学生提出: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我们如何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学生在质疑、提问中表达见解,相互交流、相互争辩,彼此分享、彼此促进,形成富有活力的课堂.
三、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空洞地说教,难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交变电流”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线圈转过第一个T/4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再判断其他3个T/4中的感应电流方向.这样教学,学生能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从而分析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总之,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智慧,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因素,打造富有生活活力的高中物理课堂.
一、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物理教材
1.把握物理学科特点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物理学科特点,彰显其实验性、生活性.一方面,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现象的观察、规律的发现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也是走出传统教学中“机械灌输”的有效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在观察、思考、分析、归纳中培养探究意识.例如,在讲“互感和自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闭合电键S,调节变阻器R,使A1、A2亮度相同,再调节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如图.重新闭合S,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发现跟变阻器串连的灯泡立刻正常发光,跟线圈串联的灯泡会逐渐亮起来.通过分析,发现L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反,阻碍L中电流增加,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另一方面,物理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学会分析生活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以新视角诠释新教材
教师要以全新的视角研究教学,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合理取舍,剔除与教学实际相去甚远的内容.例如,在讲“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时,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感生电流的产生条件”进行设计,回顾奥斯特实验中掌握了由电可以生磁,并由此进行逆向思考:磁可不可以生电?怎样才能使磁生电?由这个猜想设计实验,引领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实验,产生思考.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通过思考、交流、分析、归纳,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创新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物理课堂
1.创设信息情境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引入一些具有开放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讲“应压器”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在实际应用中,常需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电压有几万压,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几十万伏的电压.而各种用电设备的电压也不尽相同,电灯、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V的电压,而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V的安全电压,电视显像管需要1万伏以上的高压.交流改变电压,以适应生产生活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2.创设质疑情境
学生有了疑问,才能开启思维,产生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要以问题为基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讲“划时代的发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通过思考,让他们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是什么激励着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关系的?在这之前,有无历史背景?也有学生提出: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面对失败,他是如何做的?还有学生提出: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我们如何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学生在质疑、提问中表达见解,相互交流、相互争辩,彼此分享、彼此促进,形成富有活力的课堂.
三、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空洞地说教,难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交变电流”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线圈转过第一个T/4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再判断其他3个T/4中的感应电流方向.这样教学,学生能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从而分析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总之,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智慧,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因素,打造富有生活活力的高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