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在背诵上多花些工夫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困境,已迫在眉睫。遗憾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难以突破的原因
从本人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学文言文教学似乎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学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学这些东西好像没有多少用处,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似乎不学也可以。②教师本身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力度还不够,不太重视文言文的教学,这样自然就无法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案。
二、文言文教学实践的新尝试
针对我们现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情况,我们应该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提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握教学根本——诵读。
所谓“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地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地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同时诵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诵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剌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熟读的结果是自然地记住,能背诵下来,特别是有些千古名句,开始对它的理解并不一定很深,但是只要它们能时时出现在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嘴边,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个人想象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丰富学生的思维材料,就会经常地催促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慢慢地品味其中的含义,有时甚至可能在一个灵感的催促下顿悟其义,久而久之,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会提高。
2.挖掘学生的学习源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进行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理解词语,分析句段,归纳大意,体会主旨。因此,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了如下教学措施。
(1)自读注释,使用工具书。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课本的注释,使用现有的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会自己疏通文句,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现”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动力,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学生自己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及《词语手册》中的注释,就能够把课文的内容大致翻译出来了,而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帮助。
(2)“直道曲径”,相互通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词汇”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文言文必须跨越的铁门槛。比如,积累文言语言材料,掌握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句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掌握不了,就根本谈不上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直道而行”。但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学习,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知识、规则)时焦虑程度偏高,而把注意力聚焦在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则可降低,学起来就比较轻松,而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曲径通幽”。在阅读过程中,直接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意义”,一点切入,带动全盘。
(3)制作成语积累卡片。学生对于文言词汇的掌握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而且词汇较多,容易混杂一气,这也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在繁复的文言文学习中得到乐趣,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成语积累卡片。例如《论学六则》中,“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桃花源记》中,“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木兰诗》中,“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些卡片学生可以随身携带,在课余时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巩固了课堂知识,“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3.教师在阅读评价中对学生要多鼓励。
教师在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要让那些愿意花工夫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尝到甜头,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除了在平时测验考试中可以设一些附加题鼓励学生超额完成任务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古诗文的朗诵、默写比赛等。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当然,教师还是应该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强求一律。如果我们真正地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那么文言文阅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文言文教学难以突破的原因
从本人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学文言文教学似乎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学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学这些东西好像没有多少用处,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似乎不学也可以。②教师本身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力度还不够,不太重视文言文的教学,这样自然就无法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案。
二、文言文教学实践的新尝试
针对我们现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情况,我们应该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提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握教学根本——诵读。
所谓“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地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地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同时诵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诵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剌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熟读的结果是自然地记住,能背诵下来,特别是有些千古名句,开始对它的理解并不一定很深,但是只要它们能时时出现在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嘴边,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个人想象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丰富学生的思维材料,就会经常地催促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慢慢地品味其中的含义,有时甚至可能在一个灵感的催促下顿悟其义,久而久之,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会提高。
2.挖掘学生的学习源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进行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理解词语,分析句段,归纳大意,体会主旨。因此,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了如下教学措施。
(1)自读注释,使用工具书。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课本的注释,使用现有的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会自己疏通文句,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现”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动力,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学生自己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及《词语手册》中的注释,就能够把课文的内容大致翻译出来了,而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帮助。
(2)“直道曲径”,相互通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词汇”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文言文必须跨越的铁门槛。比如,积累文言语言材料,掌握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句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掌握不了,就根本谈不上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直道而行”。但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学习,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知识、规则)时焦虑程度偏高,而把注意力聚焦在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则可降低,学起来就比较轻松,而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曲径通幽”。在阅读过程中,直接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意义”,一点切入,带动全盘。
(3)制作成语积累卡片。学生对于文言词汇的掌握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而且词汇较多,容易混杂一气,这也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在繁复的文言文学习中得到乐趣,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成语积累卡片。例如《论学六则》中,“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桃花源记》中,“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木兰诗》中,“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些卡片学生可以随身携带,在课余时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巩固了课堂知识,“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3.教师在阅读评价中对学生要多鼓励。
教师在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要让那些愿意花工夫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尝到甜头,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除了在平时测验考试中可以设一些附加题鼓励学生超额完成任务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古诗文的朗诵、默写比赛等。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当然,教师还是应该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强求一律。如果我们真正地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那么文言文阅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