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会积累可以说是每个学生想要提升语文素养的根基,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本文将从积累的重要性、内容、途径几方面论述,明确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
关键词:积累;语文素养;语言;摘抄
一、 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段话体现了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重视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条件,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逐渐聚集。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离开了积累,语文学习的摩天大楼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很难真正形成。
二、 积累的内容层面
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积累绝对不是简单的、单一的。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强化我们的积累呢?
(一) 我们要重视字词的积累
写字默词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而且也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先决条件。对于任何人来说,字词的识记量,词汇的丰富程度,又是语文素养的一种表现。其实词汇的积累我们从襁褓中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主要以“听”为主,并开始学着咿呀学语。接着是幼儿园、小学阶段,这就到了识字、识词的主要阶段了,除了仍然从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中无意地“听”到外,就变成了有意识地读、写、记了。到了中学阶段,则是转入了以阅读思考、分析为主的阶段,但字词的积累绝没有告一段落,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不能只满足于“够交往”而已,而应力求说出来有神采,写出来有文采!因而,语文学习随时随地都离不开积累字词。
(二) 我们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书读的多了,自然内在也会不断丰富起来。大量阅读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积累一些经典语言,例如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古典诗词文赋。我们要让那些凝聚着前人智慧、蕴藏着优美意境、映射着丰富情感的古诗文走进学生的脑海,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成为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水平必定会得到提升。
(三) 我们要重视生活的积累
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十分紧密:一方面,语文是生活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活、参与生活。另一方面,语文也是一种生活积累,可以让自己、让他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美好。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合理运用,还要加强语文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指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习语文也是丰富我们内心情感的过程,这种情感不仅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包括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情感,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在赏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悟。
三、 积累的方法途径
(一)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不断积累并提升学生在识记字词方面的能力,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我们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坚持识记一个字、理解一个词、背诵一句名言……每天语文课前,互相聊一聊自己今天的语文积累成果。长期坚持,形成常规,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稳步提升。
(二) 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课前让学生诵读名篇名段既能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同时,反复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好文章诵读得多,口诵心记,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语文能力的一部分。另外,背诵有价值的经典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气质。经典的文学作品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吐洒芬芳,绽放光明。长期的诵读,必可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宝库。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 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积累情感
从生活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室外教室,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积累。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去积累,可以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去积累,还可以在各种生活体验中去积累,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去积累。例如,重庆村小教师刘念友从教28年,每年都在资助自己班上的贫困学生,但谁也不知道他其实穷得要去下井挖煤的地步,而且一挖就是3年;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救援人员来到她的尸体前,发现底下有个活着的孩子……这时,你的心灵深处是否会有一丝震动?你难道没有发现生活时时都充满着美?处处都洋溢着一种爱吗?把你的这份感动、瞬间的领悟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情感的积累。
从大自然中积累,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途径。大自然就像我们的良师益友,总会提醒着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领悟身边的点点滴滴。春寒料峭,在广袤的大地上我们发现一株小草正在拼尽全力生长着。我们难道不会被小草生命力如此强大而感动吗?秋风送爽,我们来到山冈,猛然间看到一片落叶飘零,我们难道不会为树叶的离去而略感伤怀吗?当我们将这些自然给予我们的感悟积累起来,我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更深刻,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会更加充实。
总之,滴水能穿石,是因为力量的日积月累。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不断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不断升华,变成巨大的能力,才能让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滴水穿石”。
作者简介:
许炎,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关键词:积累;语文素养;语言;摘抄
一、 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段话体现了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重视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条件,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逐渐聚集。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离开了积累,语文学习的摩天大楼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很难真正形成。
二、 积累的内容层面
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积累绝对不是简单的、单一的。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强化我们的积累呢?
(一) 我们要重视字词的积累
写字默词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而且也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先决条件。对于任何人来说,字词的识记量,词汇的丰富程度,又是语文素养的一种表现。其实词汇的积累我们从襁褓中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主要以“听”为主,并开始学着咿呀学语。接着是幼儿园、小学阶段,这就到了识字、识词的主要阶段了,除了仍然从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中无意地“听”到外,就变成了有意识地读、写、记了。到了中学阶段,则是转入了以阅读思考、分析为主的阶段,但字词的积累绝没有告一段落,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不能只满足于“够交往”而已,而应力求说出来有神采,写出来有文采!因而,语文学习随时随地都离不开积累字词。
(二) 我们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书读的多了,自然内在也会不断丰富起来。大量阅读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积累一些经典语言,例如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古典诗词文赋。我们要让那些凝聚着前人智慧、蕴藏着优美意境、映射着丰富情感的古诗文走进学生的脑海,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成为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水平必定会得到提升。
(三) 我们要重视生活的积累
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十分紧密:一方面,语文是生活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活、参与生活。另一方面,语文也是一种生活积累,可以让自己、让他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美好。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合理运用,还要加强语文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指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习语文也是丰富我们内心情感的过程,这种情感不仅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包括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情感,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在赏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悟。
三、 积累的方法途径
(一)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不断积累并提升学生在识记字词方面的能力,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我们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坚持识记一个字、理解一个词、背诵一句名言……每天语文课前,互相聊一聊自己今天的语文积累成果。长期坚持,形成常规,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稳步提升。
(二) 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课前让学生诵读名篇名段既能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同时,反复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好文章诵读得多,口诵心记,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语文能力的一部分。另外,背诵有价值的经典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气质。经典的文学作品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吐洒芬芳,绽放光明。长期的诵读,必可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宝库。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 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积累情感
从生活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室外教室,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积累。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去积累,可以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去积累,还可以在各种生活体验中去积累,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去积累。例如,重庆村小教师刘念友从教28年,每年都在资助自己班上的贫困学生,但谁也不知道他其实穷得要去下井挖煤的地步,而且一挖就是3年;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救援人员来到她的尸体前,发现底下有个活着的孩子……这时,你的心灵深处是否会有一丝震动?你难道没有发现生活时时都充满着美?处处都洋溢着一种爱吗?把你的这份感动、瞬间的领悟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情感的积累。
从大自然中积累,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途径。大自然就像我们的良师益友,总会提醒着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领悟身边的点点滴滴。春寒料峭,在广袤的大地上我们发现一株小草正在拼尽全力生长着。我们难道不会被小草生命力如此强大而感动吗?秋风送爽,我们来到山冈,猛然间看到一片落叶飘零,我们难道不会为树叶的离去而略感伤怀吗?当我们将这些自然给予我们的感悟积累起来,我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更深刻,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会更加充实。
总之,滴水能穿石,是因为力量的日积月累。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不断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不断升华,变成巨大的能力,才能让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滴水穿石”。
作者简介:
许炎,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