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迷雾的一米阳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mar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术”“道”游离:教学设计流行病
  笔者以为,目前语文教学设计的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在各个环节内部,也不是在各个环节之间,而是在教学设计者的整体思维意识上表现出来的“术”与“道”的游离。何谓“术”与“道”?
  “术”是形而下范畴,即方法、策略,涉及到的是教学设计的技术层面。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如何衔接,如何协调,以达到效能的最大化,这些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安排。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的引进,恰好能让教学设计走向精细、谨严。
  “道”即教的原理和学的原理。教的原理以教育哲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支撑,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的原理则以学习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关注学情,界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调对话、合作与交流。“道”属形而上范畴,是教学设计这项系统工程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依据。析言之,“术”“道”游离分两类:
  一是重“术”轻“道”。教学设计在自我发展道路上科学性不断增强,形成如下设计过程: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特征分析,学习情境分析,信息资源的设计和提供,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这一严谨详明的操作程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的设计模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相应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对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的过分依赖,让许多教学设计偏离“道”的航向,而向“术”上倾斜,于是千篇一律的“克隆”现象就产生了。这种“克隆”化的教学设计,导致教学目标僵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流程生硬,教学评价“走过场”。例如,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惯性化地先介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再释题,然后整体感知教学文本,继而理清文脉,等等。拿到任何一个教学文本,都是如此安排,而没有考虑到环节的次序是否可以根据学情作适当调整。再比如,对于文学文本教学,程少堂先生强调“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有些老师借鉴这一模式设计自己的语文教学,却不考虑自己学生的学情能否达到“文化”的层次,在学生学力未逮的情况下“揠苗助长”,生硬地拉扯到文化的高度。这些都是典型的重“术”轻“道”的表现。
  二是重“道”轻“术”。这一类弊病同样不容忽视,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站在教育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的高度,牢牢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就会“所向披靡”,有意无意地轻视或忽略了教学设计。重“道”轻“术”的课堂,因为对系统论和传播理论的轻视,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
  二、“术”“道”合一:选择包容灵活性
  根治“术”“道”游离症,不是让“术”与“道”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而是二者相融为一。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李仁甫先生基于“生成课堂”理念研发的板块式教学设计堪称经典范式。生成课堂理念的核心是“生成”,生成即生长、建构,它既是方法,也是结果,更是过程——用生成的方法在生成的过程中生成新生事物。动态生成是生成课堂的基本特质,也是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就决定了板块式教学设计也同样具有“动态生成性”,达到“术”“道”合一的境界。具体而言,体现于三点:
  1.选择性
  生成课堂不是“全景式”的教学流程,在这个“教学现场”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能够主动自由地学习,所以教学内容充满了无穷的“未知”和“变数”。反映到课前的板块式教学设计上,就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延伸理解的基础上,教者头脑中预先形成一个个供课堂随机、即时地选择的教学板块,然后记录在案”。每一个教学板块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可能的切入点”和“其他资源”。这些教学板块构成了板块式教学设计文本的主体。当然,不是所有的板块都会在课堂上一一呈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漂移”,而只有从学生那里主动“漂移”过来的板块才是真正属于课堂的。例如,李仁甫老师撰写的板块式教学设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预备了七个板块,而《青玉案·元夕》则预备了十个板块。每个板块都预设了学生可能的“切入”点,当板块从学生那里“漂移”过来,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切入”文本,“切入点”可以是文本的字词句段,可以是主题,也可以是艺术手法,等等。学生“切入”文本后,每个板块事先预备好的“其他资源”同样也不是一一呈现,还得由师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增或减。教学板块和“切入点”可供选择,教学资源也可以自由选择,但需要强调的是,选择权掌握在学生手中,才会使课堂真正“生成”精彩。
  2.包容性
  包容性主要是对教学资源而言。生成课堂上的教学资源,部分来自教师课前的“预备”,部分来自课堂上师生的即兴发挥。正是因为包容了大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生成课堂才显出其厚度、广度和密度,才见出语文课的语文味。生成课堂对教学资源的包容性,在板块式教学设计文本上可窥一斑。例如,《老王》的板块式教学设计,仅其中一个可能“切入”的板块“杨绛及其家人对待老王的态度”就包容了如下资源:“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的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她的女儿也和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他的夜盲症。”(单个板块的资源就如此丰富,所有板块的教学资源组合起来,那就是何等厚实的储备。熟练而灵活地使用这些丰厚的资源宝藏,会让教师在课堂上更有底气,使语文教学显现出宏观上的大气象和微观上的灵动美。当然,板块式教学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强大包容性,为教师的备课带来很大的难度,实施起来不是易事;但我们不能因其“难”而“打退堂鼓”,有起初的迎难而上,就会有随后的驾轻就熟,这是语文人应该具有的长远目光。
  3.灵活性
  灵活性主要是指板块式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灵活,这也是由生成课堂动态生成的基本特质决定的。内容上的灵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显现的灵活,二是教学目标显现的灵活,三是教学重难点显现的灵活。(1)教学内容显现的灵活即教学板块的“漂移”,教学设计上由教师预备的各个板块的排列并无先后、主次之分,哪些板块需要,哪些板块不需要,以及各板块作用大小,全靠课堂上的“机缘”。(2)教学目标的灵活,这对很多人来说不太容易被接受;因为一般的教学设计都会预设好课堂的教学目标,随后的课堂教学全都是围绕这些目标来运行,可以说目标统领了一切,如果连目标都是“变动不居”的,那课堂教学活动简直无法开展。但是,对生成课堂来说,教学现场“漂移”的板块并非全在教师课前的预备之中,有的是临时生发的,这些临时生发的教学内容有时同样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基于此,教学目标也得随之做出“加法”。另外,当教师预备的板块总量大于课堂板块之和时,教学目标还要做做“减法”。故而,板块式教学设计上的教学目标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已预设的常规目标的基础上显示出其灵活性。需特别提醒的是,目标灵活并非没有目标。(3)板块式教学设计也有重难点,这是教师在课前弹性预设的,同样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这与生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以板块的形式“漂移”以及教学目标的灵活显现有关;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有直接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生变化,重难点一般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是由生成课堂动态生成的特质决定的,板块式教学设计呈现出的常规重难点对教师仅是一个常规参考而已。
  形式上的灵活是指板块式教学设计在书写上相当自由,完整地讲有八大环节:“预习提示”“课堂检查”“教学聚焦”“模式确定”“课时安排”“板块预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还可以采用“卡片式”或“书头备课”的形式,而不必像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设计那样形式“臃肿”,甚至沦为“绣花枕头”。
  三、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在教学设计上就可以看得很分明,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背后肯定有高明的教学设计。李仁甫老师的板块式教学设计站在哲学的高度,“术”“道”合一,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走出了一条宝贵的探索之道,向我们展示出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①何克抗等:《教学系统与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③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3、24页。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其他文献
一、课前导入  我们学习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老人桑地亚哥为了保住大马林鱼,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海浪已经平息,战斗已经结束,但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宣言还回荡在我们耳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篇关于老人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战争
一、话题定义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事理性设问,主要是指教师为了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事理性问题,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重要教学措施。  这是一种具体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对课堂设问进行一些事理性的探究说明,可以求得实用性操作性的认识。  二、选题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
本文以《边城》为例,从阅读计划的制定、阅读过程的监控、阅读结果的反思三个环节初步建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  一、《边城》阅读计划的制定  这里所说的阅读计划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学生阅读名著之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计划。首先教师要对《边城》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对作家沈从文了解多少,有多少人读过《边城》,对《边城》翠翠的艺术形象有多少了解,湘西风景对《边城》创作有何影响等。如果学生对
语文活动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的开放式教学。它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讨、思考、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群体性的学习实践活动。语文活动教学其功能和意义不可小觑。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从教师教学及研究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材解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从文本中寻找到一根能够拨动学生内心情感的弦。当这根弦拨动时,学生的情感就会随着文字悸动,学生的情感就会升华,于是语文的人文性就自然蕴含其中。很多时候,拨动这根弦只需要一句话,而教师教材解析的任务之一,就是结合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规律,去寻找到这句话。本文就以《秋天的怀念》为例,浅谈笔者所想所思。  一、接受亲情  《秋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录了较高比例的散文,从散文所关涉的人情、伦理、自然等主题来看,以上主题类目出现的篇目有36 篇。散文约占所有课文的一半以上。进入初中,阅读学习与散文密不可分,在“学的活动”视野下研究七年级散文教学的策略,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散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文体。初中教材中所选散文形式灵活多样,篇幅不长,形式多样,富有个性。 经历六年断章式文本学习的小学生,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章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刚大家简单了解了《范进中举》,这篇小说为大家刻画了一个非常讽刺的世态人情图,其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当是我们的胡屠户了。这个胡屠户是干什么的呀?  生:杀猪的!  师:杀猪的人在你的印象中应该什么样的?  生1:凶神恶煞的。  生2:肥头大耳的。  生3:很油腻腻的。  师:同学们刚刚总结得都非常好,大家看看是不是和老师有点像呀?那么接下来老师就为大家表
【评议论文】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原文摘要】语文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学校课程,与教育的复杂性紧密相连。古代一切教育以语文为基础,时时要面对不同认识、不同经验、不同要求、不同观点,专业性没有凸显。面对信息化现代化的冲击,古老的语文课程既要保存传统优秀文化,又要提升学生的母语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必须突出特征,明晰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尤其是别出心裁的创造性智慧,常常让人时来运转,心想事成。  当年,年轻的美术设计师迪斯尼因经济拮据,与太太租住在一间破陋的屋子里。无论白天黑夜,都有成群结队的小老鼠在房间里上串下跳,疲于奔命的迪斯尼夫妇也常借着小老鼠的滑稽动作来慰藉心情。  一天,因付不起房租,他们被房东赶了出来。穷困潦倒的他们只好来到公园,坐在长椅上暂度时光。  “今后怎么办呢?”二人左思右想,一时苦无良策。
高中小说课堂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小说课堂教学?小说课堂教学的知识如何迁移到高考小说答题中?这些问题困扰了不少高中语文老师,我以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把握高中小说教学的规范性,又要注入执教者的灵动性,二者相辅相成,方可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精准有效。下面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加以说明。  一、在“课程意识”下把握高中小说教学的规范性  教师有课程意识,指教师具有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