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有一些计算错误并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由于漫不经心、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以及验算不细致造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迅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顽强意志,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顽强的意志对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学习笔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长期坚持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口算不仅是学习笔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口算训练也要有针对性,低、中年级主要是一位数、两位数的加法,高年级则可以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口算题的难度应当由易到难,要有一个坡度,相应的要求也应当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在口算训练时,先要求会算,力求准确,然后再要求方法简便,加快计算速度。训练时要多练一些凑整计算、常用数据的运算,如45 55、20×5、25×4、125×8;1到20的自然数的平方数;分母是2、4、5、8、10、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3.14与一位数的乘积等。进行口算训练时,要注意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
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以理解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和法则为基础。这里的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以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除“凑十法”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数轴上的点进行教学。运用数轴上的点教学,比用实物相加抽象一点,但比用数与数相加要形象,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进位的道理。
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时,不能让学生仅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上,应帮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出计算法则。法则得出后,要引导学生应用法则进行计算。在应用法则的开始阶段,要让学生详细地讲出思考和计算的过程,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默想计算的每一步,边想边算。学生基本掌握法则后,可简化中间的环节进行计算。学生学习计算法则都是从单个法则开始的,在教学中应进一步将这些法则联系起来,形成法则系统。如,把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联系起来,有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精心设计练习,克服计算缺陷
学数学,不做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会影响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否则,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100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所以,在平常的练习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根本。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此外,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对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位数学教师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责 编 肖 飞)
一、培养顽强意志,加强口算训练
培养顽强的意志对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学习笔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长期坚持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口算不仅是学习笔算、简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口算训练也要有针对性,低、中年级主要是一位数、两位数的加法,高年级则可以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口算题的难度应当由易到难,要有一个坡度,相应的要求也应当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在口算训练时,先要求会算,力求准确,然后再要求方法简便,加快计算速度。训练时要多练一些凑整计算、常用数据的运算,如45 55、20×5、25×4、125×8;1到20的自然数的平方数;分母是2、4、5、8、10、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3.14与一位数的乘积等。进行口算训练时,要注意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
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以理解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和法则为基础。这里的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以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除“凑十法”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数轴上的点进行教学。运用数轴上的点教学,比用实物相加抽象一点,但比用数与数相加要形象,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进位的道理。
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时,不能让学生仅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上,应帮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出计算法则。法则得出后,要引导学生应用法则进行计算。在应用法则的开始阶段,要让学生详细地讲出思考和计算的过程,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默想计算的每一步,边想边算。学生基本掌握法则后,可简化中间的环节进行计算。学生学习计算法则都是从单个法则开始的,在教学中应进一步将这些法则联系起来,形成法则系统。如,把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联系起来,有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精心设计练习,克服计算缺陷
学数学,不做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会影响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否则,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100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所以,在平常的练习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根本。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此外,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对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位数学教师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责 编 肖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