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好莱坞的动作影片中,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飞车镜头已成为许多动作片的共有模式,本文就好莱坞动作影片中的飞车镜头类型及其社会文化背景作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好莱坞 电影 飞车镜头
很多学者指出;好莱坞,汽车,大型商场,电视,牛仔裤等都是典型美国文化象征。美国浓郁的商业文化造就了帅哥+美女+汽车=票房收益,典型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模式:当作为电影王国的好莱坞和作为汽车王国的美国汽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美国动作片特有的飞车镜头,这两个大型行业的结合,也实现了共赢,给双方带来滚滚的金钱。本文试图就当前好莱坞动作片流行的飞车镜头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好莱坞影片中飞车镜头的类型分类
1 速度类型(Far Speed shots)
速度型飞车镜头,其表现重点在于强调飞车飞驶时的速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展现飞驶汽车的飞快速度,造成强烈的视觉感应从而产生紧张而刺激的视觉感觉。看过经典动作片《勇闯夺命岛》的观众都不会忘记其中一个惊险的场景:主人公肖恩·康纳利和尼古拉斯·凯奇分别驾驶着悍马和法拉利进行对抗,一场令人目瞪口呆的汽车追逐吸引了观众的视线。
实际上导演迈克尔·贝在开始时同编剧意见相左,导演曾经试图以一个完整段落拍摄,但发现很多部分缺乏连续感,而且衔接困难,于是两人重新进行设计,结果就出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顶尖军用车和超级跑车的碰撞场面。
影片拍摄后进行后期制作时使用虚拟赛车道和大量的兰屏特技合成,但亦使用大量的实际车辆。为再现1963年的老式汽车,摄制组在美国国内征集老式汽车,最终,在俄亥俄州甲壳虫迷的支持和帮助下,征集到10多部老甲壳虫车,并且在影片中使用而出现在观众面前。为保证影片的真实感,影片中的背景是在加州高速公路上实景拍摄的。
漂移,原本是汽车竞赛中赛车飞速的拐弯技巧。20多年前,电视体育节目中跑车竞技实况转播,当电视摄影机的镜头——当时纯属偶然——对准赛车拐弯时,车辆飞速在地面上滑动,车身产生飘忽移动,于是漂移就成为赛车实况转播中最为流行的镜头。随着赛车运动在美国青少年中的推广和流行,美国电影人开始把它应用到电影之中,其特有的观赏性很快获得观众的认可,因而漂移镜头被一再使用,从而成为好莱坞飞车的流行类型。
空中腾空飞越。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遇到障碍或躲避时,突然加速而使得车辆腾空飞起,同样会使得观众惊讶而目眩,产生具有梦幻性的审美视觉。在好莱坞的动作片中,腾空飞越镜头一般都安排到飞车动作的结尾部分,从而使得飞车运动的速度得到更高的升华。一般情况下,在飞车腾空飞跃之后,会跟着拍摄一个高空车,头朝下一头栽倒撞地的镜头一然后是“嘭”的一声飞车爆炸。
2 暴力类型(Violence shots)
崇尚暴力一直是好莱坞影片的特色;美国动作片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对于暴力的渲染和展现:而飞车更适合于暴力的展现。按照美国学者——特别是视觉感受心理学者——的原理,观看影片中的暴力,能够使观众紧张的情绪得到宣泄,因此,好莱坞动作片中的暴力型镜头特别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这类镜头的特征就是通过飞速行驶的汽车的碰撞、翻滚等激烈火爆的场面来表现和展示飞车的力量感。暴力型飞车镜头按照运动特征可分为:
(1)碰撞
碰撞又可细分为:追击型冲撞。追击型冲撞一般表现为善恶之间的较量,比如常见的警察和匪徒前后高速追击,后面追击的飞车突然加速冲撞前面的车辆,其产生的紧张感和视觉感应,可以使观众的情感得到某种特殊的渲泄。
横冲直撞。横冲直撞表现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飞车在高速行驶时任意飞驶而碰撞其它车的场面,由于这样的飞车碰撞具有某种反社会的特点,所以会受到某些年轻观众的叫好。
连环冲撞。连环冲撞是表现多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一辆接一辆地互相碰撞,从而产生具有戏剧感的、独特的、夸张的视觉冲击力。
(2)连续翻滚
高速飞驶的车辆,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产生的连续性的翻滚动作,主要展现冲击力和暴力。
3 表现类型(Expressing shots)
通过飞车镜头或段落的使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感情或理想、思想、美学观念等。我们不妨以一部美国电影为例来进行说明。
1991年拍摄和公映的《末路狂花》,是一部具有批判精神的女权主义作品,影片讲述了在美国这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两位普通妇女努力反抗奋争的故事。影片结尾时有一段震撼人心的飞车段落:两位坚强的女性开车一路狂飙企图摆脱警察的追击,突然汽车停止了,原来车的前面是一个悬崖。两人向前望去,不知如何办,犹豫之中,一架警察的直升飞机升起挡住她们的视线,接着是赶来的警察们各就各位,端抢、瞄准,接着,警察斯洛克姆站在队伍的前面,一个开阔的镜头:远处的汽车作为背景,近处是他,渺小的身影和广阔的画面形成对比。使得他显得孤独渺小。
之后是两位女主人公的镜头:她们的背后是那只如同墙壁一样的警察队伍,于是,两位女性相互吻别,毅然决然做出决定;路易斯足踏油门,汽车向前——向断崖——向天空飞去。
这部影片以这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飞车段落,有力的批判了当今社会中对女人的不公,同时歌颂了女性自我解放的精神,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女性的热爱,同情和颂扬。该作品获得1992年奥斯卡大奖和最佳编剧奖,也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成名之作。
二、飞车镜头的创作过程与设计
一般来讲,飞车镜头的摄制主要是使用多机拍摄,并且在多方位多角度同时拍摄,然后在后期制作中,筛选合适的镜头进行剪辑处理,同时还可以使用电脑进行特技处理。
澳大利亚导演乔治·米勒拍摄的《黄泉路上无老少》中有一段飞车追击的镜头:1、一辆小卧车紧紧地追逐一辆大货车,2、小车企图超越大车,3、大车车下面快速行驶的小车,4-6、接连三个特写镜头表现小车司机加速,5-7、插入一个大车车下飞速的小车镜头,8-9、两个骑摩托车的歹徒;中了过来,企图伤害小车中的女司机,10-12、三个特写镜头表现女司机掏枪射击歹徒,13-16、其中一个歹徒中弹受伤,从摩托车上摔下。如果按照好莱坞大片的摄制方法,这一个飞车追击的段落需要花费大约50-60万美元,但是这位澳大利亚导演,采用双机拍摄和停机再拍的摄影方法和快速切换的剪辑手法,花费了不到一万美元就成功地创作出如此精彩的飞车场面。现在,他的这段飞车场面已经成为美国电影教学中的典范。
三、好莱坞飞车镜头的社会背景和后现代主义精神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而好莱坞则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基地,当美国的汽车和好莱坞结合在一起时,就成为当今美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位美国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就很直白地说:好莱坞动作片的飞车是美国大众文化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学研究角度来看,飞车镜头或场面适应美国社会某些大众的需要。首先,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消费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美国人的心中。汽车产业和电影工业是美国的两大重要产业,它们的联手成就了商业上的双赢,既把汽车迷吸引进了电影院,又使电影迷买走了汽车厂生产的汽车,于是“帅哥 美女 好车:票房”的公式便大行其道,让两大巨头赚的盆满钵满。其次,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社会虽然人潮涌动,钢筋水泥铸成的楼群寓所却将人们分隔,整个空间弥漫着灰色与冷漠。思想浮躁、无所适从,冷漠、流离的现代人,渴求新异、变化和强刺激。面对现实生活,由于政治、经济及个人能力方面所限,人们的诸多愿望得不到满足和表露,来自现实林林总总的压力积聚于心中,人们借助外物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便是自然主事。正如布乔布说:“人为激起的怜悯和恐惧可以驱除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带来的潜在的怜悯和恐惧,或至少驱除其中不健康的成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崛起,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旧有的东西或被悬置,或被进行重新审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对传统艺术观念、美学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电影在短短一、两个小时里,通过极富刺激性的影音效果,使观众表现出一种恐惧和怜悯情绪,既有受虐的痛感,又有宣泄激情的积极快感参与其中,而一旦痛感被表现出来,由怜悯和恐惧以及艺术引起的积极快感就会增强,既满足了人们的愿望也宣泄了长期抑制的情感。像阿尔特曼指出的那样:“让我们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和狂热的越轨要求,而当我们走出影院,我们继续冷静地生存下去,按照世界规定的游戏规则生活。”可见,好莱坞电影中的飞车镜头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关键词]好莱坞 电影 飞车镜头
很多学者指出;好莱坞,汽车,大型商场,电视,牛仔裤等都是典型美国文化象征。美国浓郁的商业文化造就了帅哥+美女+汽车=票房收益,典型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模式:当作为电影王国的好莱坞和作为汽车王国的美国汽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美国动作片特有的飞车镜头,这两个大型行业的结合,也实现了共赢,给双方带来滚滚的金钱。本文试图就当前好莱坞动作片流行的飞车镜头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好莱坞影片中飞车镜头的类型分类
1 速度类型(Far Speed shots)
速度型飞车镜头,其表现重点在于强调飞车飞驶时的速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展现飞驶汽车的飞快速度,造成强烈的视觉感应从而产生紧张而刺激的视觉感觉。看过经典动作片《勇闯夺命岛》的观众都不会忘记其中一个惊险的场景:主人公肖恩·康纳利和尼古拉斯·凯奇分别驾驶着悍马和法拉利进行对抗,一场令人目瞪口呆的汽车追逐吸引了观众的视线。
实际上导演迈克尔·贝在开始时同编剧意见相左,导演曾经试图以一个完整段落拍摄,但发现很多部分缺乏连续感,而且衔接困难,于是两人重新进行设计,结果就出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顶尖军用车和超级跑车的碰撞场面。
影片拍摄后进行后期制作时使用虚拟赛车道和大量的兰屏特技合成,但亦使用大量的实际车辆。为再现1963年的老式汽车,摄制组在美国国内征集老式汽车,最终,在俄亥俄州甲壳虫迷的支持和帮助下,征集到10多部老甲壳虫车,并且在影片中使用而出现在观众面前。为保证影片的真实感,影片中的背景是在加州高速公路上实景拍摄的。
漂移,原本是汽车竞赛中赛车飞速的拐弯技巧。20多年前,电视体育节目中跑车竞技实况转播,当电视摄影机的镜头——当时纯属偶然——对准赛车拐弯时,车辆飞速在地面上滑动,车身产生飘忽移动,于是漂移就成为赛车实况转播中最为流行的镜头。随着赛车运动在美国青少年中的推广和流行,美国电影人开始把它应用到电影之中,其特有的观赏性很快获得观众的认可,因而漂移镜头被一再使用,从而成为好莱坞飞车的流行类型。
空中腾空飞越。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遇到障碍或躲避时,突然加速而使得车辆腾空飞起,同样会使得观众惊讶而目眩,产生具有梦幻性的审美视觉。在好莱坞的动作片中,腾空飞越镜头一般都安排到飞车动作的结尾部分,从而使得飞车运动的速度得到更高的升华。一般情况下,在飞车腾空飞跃之后,会跟着拍摄一个高空车,头朝下一头栽倒撞地的镜头一然后是“嘭”的一声飞车爆炸。
2 暴力类型(Violence shots)
崇尚暴力一直是好莱坞影片的特色;美国动作片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对于暴力的渲染和展现:而飞车更适合于暴力的展现。按照美国学者——特别是视觉感受心理学者——的原理,观看影片中的暴力,能够使观众紧张的情绪得到宣泄,因此,好莱坞动作片中的暴力型镜头特别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这类镜头的特征就是通过飞速行驶的汽车的碰撞、翻滚等激烈火爆的场面来表现和展示飞车的力量感。暴力型飞车镜头按照运动特征可分为:
(1)碰撞
碰撞又可细分为:追击型冲撞。追击型冲撞一般表现为善恶之间的较量,比如常见的警察和匪徒前后高速追击,后面追击的飞车突然加速冲撞前面的车辆,其产生的紧张感和视觉感应,可以使观众的情感得到某种特殊的渲泄。
横冲直撞。横冲直撞表现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飞车在高速行驶时任意飞驶而碰撞其它车的场面,由于这样的飞车碰撞具有某种反社会的特点,所以会受到某些年轻观众的叫好。
连环冲撞。连环冲撞是表现多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一辆接一辆地互相碰撞,从而产生具有戏剧感的、独特的、夸张的视觉冲击力。
(2)连续翻滚
高速飞驶的车辆,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产生的连续性的翻滚动作,主要展现冲击力和暴力。
3 表现类型(Expressing shots)
通过飞车镜头或段落的使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感情或理想、思想、美学观念等。我们不妨以一部美国电影为例来进行说明。
1991年拍摄和公映的《末路狂花》,是一部具有批判精神的女权主义作品,影片讲述了在美国这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两位普通妇女努力反抗奋争的故事。影片结尾时有一段震撼人心的飞车段落:两位坚强的女性开车一路狂飙企图摆脱警察的追击,突然汽车停止了,原来车的前面是一个悬崖。两人向前望去,不知如何办,犹豫之中,一架警察的直升飞机升起挡住她们的视线,接着是赶来的警察们各就各位,端抢、瞄准,接着,警察斯洛克姆站在队伍的前面,一个开阔的镜头:远处的汽车作为背景,近处是他,渺小的身影和广阔的画面形成对比。使得他显得孤独渺小。
之后是两位女主人公的镜头:她们的背后是那只如同墙壁一样的警察队伍,于是,两位女性相互吻别,毅然决然做出决定;路易斯足踏油门,汽车向前——向断崖——向天空飞去。
这部影片以这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飞车段落,有力的批判了当今社会中对女人的不公,同时歌颂了女性自我解放的精神,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女性的热爱,同情和颂扬。该作品获得1992年奥斯卡大奖和最佳编剧奖,也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成名之作。
二、飞车镜头的创作过程与设计
一般来讲,飞车镜头的摄制主要是使用多机拍摄,并且在多方位多角度同时拍摄,然后在后期制作中,筛选合适的镜头进行剪辑处理,同时还可以使用电脑进行特技处理。
澳大利亚导演乔治·米勒拍摄的《黄泉路上无老少》中有一段飞车追击的镜头:1、一辆小卧车紧紧地追逐一辆大货车,2、小车企图超越大车,3、大车车下面快速行驶的小车,4-6、接连三个特写镜头表现小车司机加速,5-7、插入一个大车车下飞速的小车镜头,8-9、两个骑摩托车的歹徒;中了过来,企图伤害小车中的女司机,10-12、三个特写镜头表现女司机掏枪射击歹徒,13-16、其中一个歹徒中弹受伤,从摩托车上摔下。如果按照好莱坞大片的摄制方法,这一个飞车追击的段落需要花费大约50-60万美元,但是这位澳大利亚导演,采用双机拍摄和停机再拍的摄影方法和快速切换的剪辑手法,花费了不到一万美元就成功地创作出如此精彩的飞车场面。现在,他的这段飞车场面已经成为美国电影教学中的典范。
三、好莱坞飞车镜头的社会背景和后现代主义精神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而好莱坞则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基地,当美国的汽车和好莱坞结合在一起时,就成为当今美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位美国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就很直白地说:好莱坞动作片的飞车是美国大众文化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学研究角度来看,飞车镜头或场面适应美国社会某些大众的需要。首先,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消费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美国人的心中。汽车产业和电影工业是美国的两大重要产业,它们的联手成就了商业上的双赢,既把汽车迷吸引进了电影院,又使电影迷买走了汽车厂生产的汽车,于是“帅哥 美女 好车:票房”的公式便大行其道,让两大巨头赚的盆满钵满。其次,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社会虽然人潮涌动,钢筋水泥铸成的楼群寓所却将人们分隔,整个空间弥漫着灰色与冷漠。思想浮躁、无所适从,冷漠、流离的现代人,渴求新异、变化和强刺激。面对现实生活,由于政治、经济及个人能力方面所限,人们的诸多愿望得不到满足和表露,来自现实林林总总的压力积聚于心中,人们借助外物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便是自然主事。正如布乔布说:“人为激起的怜悯和恐惧可以驱除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带来的潜在的怜悯和恐惧,或至少驱除其中不健康的成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崛起,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旧有的东西或被悬置,或被进行重新审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对传统艺术观念、美学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电影在短短一、两个小时里,通过极富刺激性的影音效果,使观众表现出一种恐惧和怜悯情绪,既有受虐的痛感,又有宣泄激情的积极快感参与其中,而一旦痛感被表现出来,由怜悯和恐惧以及艺术引起的积极快感就会增强,既满足了人们的愿望也宣泄了长期抑制的情感。像阿尔特曼指出的那样:“让我们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和狂热的越轨要求,而当我们走出影院,我们继续冷静地生存下去,按照世界规定的游戏规则生活。”可见,好莱坞电影中的飞车镜头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