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岗位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岗位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从观念、“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才能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训课程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引言
实训课程教学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岗位能力的重要途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岗位转移能力、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等因素,它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根本因素。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决定着就业率的高低,就业率又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要科学协调地发展,必须做好实训课程教学工作。
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训课程指导教师的观念没有完全转变
实训课程指导教师尚未摆脱传统的中职或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习惯于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甚至连必要的实验实训课也不开。主要原因是教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只停留在表面认识,在思想上仍然固守学科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
2.“双师型”教师匮乏
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或升格前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导致理论教师偏多,这部分教师存在只会“教”不会“做”的现象。而有企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偏少,导致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机制、资金、区域经济状况等原因,高职院校从企业中聘任的兼职教师数量也不足,并且多数从企业聘任的教师只会“做”,不会“教”,结果造成“双师型”教师匮乏。
3.与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不足
高职院校因教学理念落后或资金紧张,建设与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即没有足够的实训课程教学平台,使部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此外,由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仪器设备投入太少及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慢,导致实训课成为操作示范课,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或实训内容落后于行业发展。
三、提高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分析
1. 深入贯彻高职教育理念
深入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理念。在教学观念上要把实训作为学生职业技能系统训练和能力发展的主要课程,而不仅仅将它作为涉及“动手能力”的课程,使实训课程流于形式。在实训课程改革中要牢固树立“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观念,教学中贯彻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的主题,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按照“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思想”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同时按照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标准来制定;坚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1”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体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具体流程是首先对毕业生从事的专业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出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来安排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
3.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要按实际工作内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其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一致,并据此设计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要重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因为实训课程是获得直接经验、训练岗位技能、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职业态度的重要手段。据此,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时数比例应大于1∶1。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完善硬件设施,保证实训经费落实。可进行生产的实训基地要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其次,要积极寻求合作办学企业,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找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调动双方积极性。高职院校要主动承担为企业培养人才、培训员工、产品开发等任务,努力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5.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对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或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等理论型教师,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定期生产实践,或者参加各类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对从企业生产一线引进的技能型人才,要派到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提高他们的授课技能。以此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通过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劳动保护、科研项目开发补贴等优惠政策,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产学活动的积极性。
6.加强实训课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强化实践性教学管理。打破系(部)间的界限进行统一综合管理,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以期达到充分发挥现有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细则,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实训培养目标的制定,实训计划安排,实训大纲、教材的编写,实训教学的检查和效果评价等。并对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建立起完整的监督、制约机制,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其次,完善实训课教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加强各教学环节的检查,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规范每一个环节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成绩。同时对成绩评定的组织、考核过程、评定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检查与监控。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估工作,保证集中实训环节的质量。总之,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集中实践环节实施实训教学,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训课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逐步推进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宏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6)
[2]王恩久等,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读写算2011(10)
关键词:实训课程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引言
实训课程教学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岗位能力的重要途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岗位转移能力、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等因素,它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根本因素。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决定着就业率的高低,就业率又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要科学协调地发展,必须做好实训课程教学工作。
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训课程指导教师的观念没有完全转变
实训课程指导教师尚未摆脱传统的中职或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习惯于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甚至连必要的实验实训课也不开。主要原因是教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只停留在表面认识,在思想上仍然固守学科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
2.“双师型”教师匮乏
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或升格前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导致理论教师偏多,这部分教师存在只会“教”不会“做”的现象。而有企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偏少,导致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机制、资金、区域经济状况等原因,高职院校从企业中聘任的兼职教师数量也不足,并且多数从企业聘任的教师只会“做”,不会“教”,结果造成“双师型”教师匮乏。
3.与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不足
高职院校因教学理念落后或资金紧张,建设与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即没有足够的实训课程教学平台,使部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此外,由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仪器设备投入太少及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慢,导致实训课成为操作示范课,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或实训内容落后于行业发展。
三、提高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分析
1. 深入贯彻高职教育理念
深入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理念。在教学观念上要把实训作为学生职业技能系统训练和能力发展的主要课程,而不仅仅将它作为涉及“动手能力”的课程,使实训课程流于形式。在实训课程改革中要牢固树立“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观念,教学中贯彻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的主题,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按照“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思想”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同时按照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标准来制定;坚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1”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体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具体流程是首先对毕业生从事的专业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出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来安排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
3.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要按实际工作内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其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一致,并据此设计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要重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因为实训课程是获得直接经验、训练岗位技能、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职业态度的重要手段。据此,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时数比例应大于1∶1。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完善硬件设施,保证实训经费落实。可进行生产的实训基地要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其次,要积极寻求合作办学企业,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找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调动双方积极性。高职院校要主动承担为企业培养人才、培训员工、产品开发等任务,努力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5.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对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或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等理论型教师,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定期生产实践,或者参加各类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对从企业生产一线引进的技能型人才,要派到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提高他们的授课技能。以此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通过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劳动保护、科研项目开发补贴等优惠政策,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产学活动的积极性。
6.加强实训课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强化实践性教学管理。打破系(部)间的界限进行统一综合管理,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以期达到充分发挥现有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细则,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实训培养目标的制定,实训计划安排,实训大纲、教材的编写,实训教学的检查和效果评价等。并对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建立起完整的监督、制约机制,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其次,完善实训课教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加强各教学环节的检查,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规范每一个环节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成绩。同时对成绩评定的组织、考核过程、评定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检查与监控。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估工作,保证集中实训环节的质量。总之,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集中实践环节实施实训教学,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训课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逐步推进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宏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6)
[2]王恩久等,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读写算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