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北方回望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回到了北方,在人到中年时刻,我的梦里场景常常停留在那悠长的古巷。那些承载童年欢乐的过往,像遗失的贝壳,总是串起我丝丝的怀念,回味后是满满的甜蜜。能回去的是家乡,回不去常常思念的是故乡。无论你官居高位还是财富满车或是失意落寞,总有一种情感在灵魂深处荡涤开来,带着绵长乡音呼唤着你——那就是故乡。听老家的发小说我们小时候住的地方全部被夷为平地,要开发成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我的故乡从此少了辨识。
  关于城市我去了很多地方,那些高大的建筑让我炫目,可真正记住的没几个,因为没了特点,全是一律的高楼大厦,像工厂的统一制造,没了个性和特点,也就少了很多韵味,就如现在女人的整容,统统整成锥子脸大眼睛欧式鼻子,这样雷同的美在我眼里是俗气。美各有千秋,才能让春的花园姹紫嫣红,古代的四大美女各有特点,要不然环肥燕瘦之美又从何谈起。
  我伫立在北方高高的山岗,满眼是苍翠的柏树,无边的草场,那些悠闲吃草的羊群,还有奔腾而过的马匹。遥望澄碧的蓝天,此刻,我确站在最美的风景里思念遥远的故乡。那个赣江边的古城——樟树,那些记忆被时间剪碎,离我越来越远。只有在收到嫂子郵寄来的春丝面和自家做的霉豆腐和香肠,故乡又再次从味蕾中走来。
  我的童年是在故乡的江边长大,那些快乐的往昔是我一生中最为珍贵的时光。在大码头边捉鱼,在二中旁树林里捉知了,和同学约了打赌穿过坟场。秋天的狂风将屋顶的瓦片掀翻,邻居水根腊根们赶紧找来梯架,帮着母亲重新铺好。隔壁搭子的爹又把捣蛋的搭子吊起来揍,白发曾婆婆不敢去劝暴躁的搭子爹,赶紧来叫当教师的母亲,母亲多少有几分老师的威严,搭子爹会给足面子将搭子放下,搭子总是恶狠狠地瞪着父亲。
  岁月在清贫中度过,那些破败的老屋,那些大人间的家长里短,包括小时候邻居间鸡毛蒜皮的争吵,如今都是美好。秀英嫂子可漂亮了,那个整天洗衣做饭的小元爹,看着老婆每天花枝招展的从巷口摇摆而过,听着婶子们的闲话也只有叹气的份,最多骂一句:搓你个娘,什哩都不做,就晓得妖。
  我在母亲眼里是撒野的小丫头,上学后母亲为了让我有女孩的样子,必须读看规定的书目,从此爱上了书籍,一路伴着书籍成长,也能在孤独寂寞的时候给自己写下一些宽慰的文字。巷道里那些低矮的瓦房,那些夜晚摆满巷道的竹床,我们在里面穿梭,听瞎子爷爷讲故事,看细妹子九十岁的婆婆(北方叫奶奶)裸露着上身摇着大蒲扇。估计人老了在世人眼里就失去了性别,后生们端着大海碗熟视无睹的蹲着边吃边聊天,按照水根娘的说法,婆婆都活成块腊肉了。
  我站在巷道口盼着邮差的出现,远在新疆的父亲不时寄来信件,我是那么渴望回到出生的新疆,渴望离开这个闭塞的江南古城,还有这个逼仄的小巷。终于在外公去世后的第二年秋天,母亲带着我们举家回迁新疆。故乡从此与我彻底断绝了联系,我走的时候是那么快乐和决绝,是那么开心和雀跃。我伴随着岁月成长着,上学恋爱结婚,忙碌所谓的事业,我再也没有闲暇的时间去想念那个遥远的江边古城。
  童年懵懂的记忆曾几何时变得模糊也虚幻,不知道这种暂时的遗忘是对故乡的背叛还是逃离?故乡是所有年轻人都想逃离的地方,却是无数老年人想回去的故土。
  我常常对童年的清贫产生怨恨,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故乡当时带给我的记忆,是母亲带着瘦弱的哥哥拉着板车定时将一月的米和煤买回,是自尊的我看着旁边小朋友的苹果将头转向别处,是新年穿姐姐改成的旧衣服,是得了急性肾炎后脸肿大如盆的记忆,或许这都是当初年幼的我离开的故乡的喜悦。可如今这些记忆突然有了甜蜜,虽然回忆起来眼角依然有泪。
  生活的忙碌似乎让我忘记了故乡,关于故乡的消息是哥哥传递给母亲的。申明亭拆除了,大码头也不如以前水多了,旁边的店下村和阁里村好多被城市征迁,活着的老人几乎没了,武珍的妈妈身体很好刚过九十大寿,肖老师去世了,梅娃老师她想你,回去一定要通知她见见面,小圆全家现在住盐矿小区。故乡熟悉的人逐渐减少,由于熟悉的人都逐渐离去,故乡变得更加遥远和陌生。
  托马斯·沃尔夫说:我已经发现,认识自己故乡的最好办法是逃离它,寻找故乡的办法是到自己心中找它,到自己头脑中,自己的记忆中,自己的精神中以及到另外一个异乡去找它。更多故乡的人被迫生活在匆忙的谋生中,像蒲公英飞向广阔的原野,他们扎根异乡的土壤,又该将乡愁寄往何处?
  我何尝不是在寻找,我在大雪纷飞的北国寻找南方故乡的翠竹,我在无边的沙漠寻找潮起潮落的赣江,我在热辣的烈酒里寻找四特酒的甘醇,我陷入了对故乡的怀念,那些故乡的风情,那些带着疼痛以及依然美好的片段,房屋、水井、落雨后的黄昏。时光将我们抛的太远,岁月早已经爬过肩头来到眉梢,而我却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格外想念,故乡是我们寻找血脉亲情最本质的源头,人若飘尘本无根蒂,心之所往便是归宿。都说叶落归根,父亲偷偷将我拉到旁边,我走后定要葬回故乡,我不敢怠慢,赶紧让哥哥将墓地买好。
  突然想起了的李觏的诗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以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此时,我站在北方的土地上向故乡回望,渴望鞠一捧故乡的山泉水洗涤灵魂漂泊的尘埃。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离开嘉峪关已两个月了,但我的耳边,却依旧不时地回响着盘旋在嘉峪关城楼上空燕子的鸣叫声。是的,虽然我人已经离开了嘉峪关,但我的心,却永远地留在了嘉峪关的城楼上。  去“天下第一雄关”走一回,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冥冥之中,总觉得那里有什么东西在召唤我。到达嘉峪关市的那天,天蓝得晃眼。看惯了一路上荒凉、凄迷的景象,对嘉峪关市内的繁华竟没有适应过来。这座城市简直就是茫茫戈壁滩上的世外桃源。该市跟一般中小型
期刊
每次听到有学生遭遇不测,我的内心都无比沉痛。美好的青春,为何要飘逝在空中?而每一个飘逝的游魂背后,都有一对伤心欲绝的父母,一个永远无法复原的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希望。每每想起我的父母,我总是想起他们对我的千般疼惜万般珍爱。  我一生下来,就毫不客气地直着喉咙,张开没有牙齿红得像洋火的嘴巴,闭着眼,将红嫩的脸,挤得像一块凝结着的血似的号哭着。他始终哭着,不时在手
期刊
一、记忆中的铁匠铺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家学打铁  今天,小孙子用稚嫩的声音背诵这首童谣时,我就想到小时候本村的那火红的铁匠铺。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我们村的老铁匠姓刘,人们都称他为刘铁匠。他家大儿子与我是小学、初中同学。那时他家的铁匠铺可谓生意兴隆。一个很特别的自制的火炉,火红的炭火将炉子映得通红,紧挨火炉的是风箱,
期刊
此时已是夏日,今年夏日的夜晚算得上凉爽,还不是一般的凉爽,是冷的感觉,早晚不穿外套的话,能让你打起冷颤来。  今晚,我却怎么也睡不着,还盖着很厚的被子,我半倚在软软的皮床头上,闭了眼。空气中传来槐花的香气。因我现在的住宿是在大山的跟前,这槐花的香味从山上若有若无的飘来,让我心中的烦躁慢慢退去,却无端生出一股乡愁来。记得老家里的脑畔上种了很多棵各种各样的果树,那都是我勤劳的爷爷种的,有些树我到现在都
期刊
出村记  踩过泥水的鞋被甩在田埂上,他把裤脚卷得松松垮垮,赤脚踩进田里。插完秧,饥饿和疲惫催促他回家,他眯起眼看着家的方向,大团乌云在上空聚集,逼得他发闷。  家里没有一点柴火味,母亲坐在由一块木板搭成的桌边,借着油灯昏黄的亮光缝补。弟弟趴在桌上睡着了,脸被木板边缘压出一道红痕。他从斜撑的竹竿上拽下发黑的毛巾,擦净脚换了鞋便钻进厨房里淘米。母亲回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他别过脸去看院子里啄米的母鸡。 
期刊
酒香散尽,客已离别。獨看日落西山,老牛已悠然暮归。白日的喧嚣,抑或嘈杂,在这一刻趋于宁静,只有偶尔的蛙声从远处“呱呱”地高一声低一声地传来,惊扰了夜晚的寂寥,似乎是为夏日的狂热而鼓噪。  ——题记  如果你漫步在中国最美的草原公路“达达线上”,就会有一种美油然而生。那碧绿而无垠的草原,那草原上弯曲的河流,那河流边徜徉的牛羊,还有那欢愉的牧羊姑娘……这种美,足以让你的情绪盎然。原先的压抑,烦恼,愁伤
期刊
匆匆那年,早已尘封在岁月深处,然而,那段青葱少年时光,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那样的葳蕤繁盛,永远是那样的青涩苦酸。  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春风,陕北从贫穷中逐渐苏醒:土地苏醒,土地上勤劳的人们致富的欲望苏醒,我们的学习意识苏醒。勤学,苦学;苦学,勤学。时间在不紧不慢中来了,又在不紧不慢中去了。若不是学校组织照毕业照,大家甚至还没有毕业的概念和心理准备。然而,自打照完毕业照以后,班里原有的平静
期刊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始终与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密切相连。高中语文课本中,对学生思想有启迪作用的名篇比比皆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它们,并使之融会贯通,更会对学生形成正确乃至高尚的人格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册中的《〈名人传〉序言》就是这样一篇具有核心作用的、贯穿若干篇目中人物与思想的闪光篇章。  在《〈名人传〉序言》中,罗曼·罗兰满怀激情地呼唤英雄、歌颂英雄。文章以严谨的结
期刊
小城好天气!白云是蓝天的标配。  完全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与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白云相伴,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翱翔。  站在坝河南岸,月湖之畔可遥望五峰山峦。晴空之下,山色青翠,蜿蜒起伏,巍峨雄伟。远远的望向北坡,似乎儿时钻树朳惊飞林鸟的欢笑声隐约可闻,骑在供水钢管上过山沟时那手心的汗还没有干,小伙伴埋在城墙洞子里的半包烟是否还在,还有偷偷摘来啃两口就扔掉没熟透的毛桃……  时光飞逝,往事随风。重拾老
期刊
包头的古长城遗迹很多,百姓们管它们叫“边墙”,并据此为落、乐观生活。有战国时的赵(北)长城,如青山区的东边墙、西边墙,昆都仑区的边墙壕;固阳县境内还有一段保存较为完好的秦长城。  妻子姥姥的坟头,就在她二舅家的东边墙村。姥姥属牛,九十二岁上走的,是“喜丧”。按照本地人的说法,老人走后的第三个年头要“大办”一下。这亦是古礼,守孝三年,“春秋”时期即已有之,人们缅怀先人,更要节哀、向生。  三年前,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