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著名散文《背影》的"重复"现象作细致分析,可以发现《背影》的深层蕴含:它揭示了朱自清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的矛盾和焦虑,而这种矛盾和焦虑是20世纪上半叶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境遇,《背影》正是这种矛盾和焦虑的一种审美置换。
关键词:修辞论美学 《背影》 传统与反传统 审美置换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朱自清“以辛勤的劳作来扩大新文学的影响,并始终保持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节操”,他创作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作品,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依然放射着夺目的光辉,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修辞论美学认为,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人们常常可以通过分析这种语言手段去认识文本的意义。《背影》中,作者不厌其烦地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及父亲的行为和语言,表面上是衬托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事实上,这种重复在客观上已造成了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也许是作者写文章时所未意识到的。从这些重复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性张扬、冲动及自尊、自信,同时受到父亲的冲击的“我”,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父亲对“我”的束缚和制约上。“我”是那么的无奈和被动。
在父亲面前,儿子的努力处处显得无济于事,根本抵不过父亲权威的力量,父亲永远处在支配地位。尽管如此,儿子要求独立自主的火花又时时从夹缝中迸溅出来。这是20世纪初,知识分子向传统的挑战。父亲代表着传统,儿子代表着反传统。表面看来,父亲的言行是对儿子的关心;深层探微,这些言行一再重复,有力地证明了父亲自认为对儿子的是理所应当的支配。而儿子心理活动描写的四次重复,表面看来是衬托父亲的慈爱;实质上是曲折委婉地传达出了儿子寻求独立的呼声,这呼声来自人的本性,来自意识深层。
《背影》中的儿子想独立行事却又屈从于父亲的安排,他遵从父命,却又时时嫌父亲不合时宜。他是如此的尴尬和矛盾,处处显示出选择的冲突和内心的焦虑。它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顺从长辈与张扬个性之间的选择冲突。文章透露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夹击下的矛盾和痛苦,是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焦虑的凝缩模式。
表面上,文章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忏悔;实质上,这种忏悔是父子长期失和造成的,而这种失和状态给儿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这种父子反目使他痛苦和焦虑。“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文化的重负使朱自清在反叛父权专只时产生道德上的焦虑和心理上的忧悒。父亲来信触发了这种焦虑,勾起了他心中的沉痛,强烈的骨肉亲情占据了他的胸怀,父亲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他受到震撼,难道真的要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養而亲不待”的古语了吗?不,他要尽早与父亲冰释前嫌,他要借文章给老父以安慰,同时也释解自己心中之块垒。
于是,《背影》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父的慈爱和儿子的忏悔,以至作者写道:“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自己追求独立自主的合理要求也给予否定。这句话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许多人都用它来解释朱自清的“少不更事”,事实并非这样,20岁的朱自清不是“少不更事”,而是“少年老成”。他当时的三次流泪足以说明他已被父亲的体贴入微所感动,他是成熟的。他对茶房本性的深刻认识说明那时他对社会就有了准确透视。
因此,尽管《背影》表层文本把“亲子之爱”渲染得几乎天衣无缝,然而,衣毕竟是有缝的。我们运用修辞论美学通过对“重复叙述”的分析,还是找到了文本深层暗含着的作者的内心焦虑和冲突——只因这是一篇写实散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从文学的功能上看,这篇文章的最大作用就是慰藉,慰藉父亲也慰藉自己,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背影》后的底蕴美。
关键词:修辞论美学 《背影》 传统与反传统 审美置换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朱自清“以辛勤的劳作来扩大新文学的影响,并始终保持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节操”,他创作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作品,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依然放射着夺目的光辉,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修辞论美学认为,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人们常常可以通过分析这种语言手段去认识文本的意义。《背影》中,作者不厌其烦地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及父亲的行为和语言,表面上是衬托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事实上,这种重复在客观上已造成了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也许是作者写文章时所未意识到的。从这些重复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性张扬、冲动及自尊、自信,同时受到父亲的冲击的“我”,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父亲对“我”的束缚和制约上。“我”是那么的无奈和被动。
在父亲面前,儿子的努力处处显得无济于事,根本抵不过父亲权威的力量,父亲永远处在支配地位。尽管如此,儿子要求独立自主的火花又时时从夹缝中迸溅出来。这是20世纪初,知识分子向传统的挑战。父亲代表着传统,儿子代表着反传统。表面看来,父亲的言行是对儿子的关心;深层探微,这些言行一再重复,有力地证明了父亲自认为对儿子的是理所应当的支配。而儿子心理活动描写的四次重复,表面看来是衬托父亲的慈爱;实质上是曲折委婉地传达出了儿子寻求独立的呼声,这呼声来自人的本性,来自意识深层。
《背影》中的儿子想独立行事却又屈从于父亲的安排,他遵从父命,却又时时嫌父亲不合时宜。他是如此的尴尬和矛盾,处处显示出选择的冲突和内心的焦虑。它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顺从长辈与张扬个性之间的选择冲突。文章透露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夹击下的矛盾和痛苦,是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焦虑的凝缩模式。
表面上,文章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忏悔;实质上,这种忏悔是父子长期失和造成的,而这种失和状态给儿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这种父子反目使他痛苦和焦虑。“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文化的重负使朱自清在反叛父权专只时产生道德上的焦虑和心理上的忧悒。父亲来信触发了这种焦虑,勾起了他心中的沉痛,强烈的骨肉亲情占据了他的胸怀,父亲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他受到震撼,难道真的要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養而亲不待”的古语了吗?不,他要尽早与父亲冰释前嫌,他要借文章给老父以安慰,同时也释解自己心中之块垒。
于是,《背影》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父的慈爱和儿子的忏悔,以至作者写道:“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自己追求独立自主的合理要求也给予否定。这句话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许多人都用它来解释朱自清的“少不更事”,事实并非这样,20岁的朱自清不是“少不更事”,而是“少年老成”。他当时的三次流泪足以说明他已被父亲的体贴入微所感动,他是成熟的。他对茶房本性的深刻认识说明那时他对社会就有了准确透视。
因此,尽管《背影》表层文本把“亲子之爱”渲染得几乎天衣无缝,然而,衣毕竟是有缝的。我们运用修辞论美学通过对“重复叙述”的分析,还是找到了文本深层暗含着的作者的内心焦虑和冲突——只因这是一篇写实散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从文学的功能上看,这篇文章的最大作用就是慰藉,慰藉父亲也慰藉自己,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背影》后的底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