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大二班“抢板凳”游戏即将开始了,教师向幼儿介绍了“抢板凳”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并拿出游戏奖品向大家宣布:“最后获胜的孩子会有好玩的奖品!”话还未说完,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想参与游戏。教师请了10个孩子示范玩法后,就让孩子们轮流到场地中间游戏。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干预,游戏进行了两三次之后有个别幼儿出现了“音乐没有停止就坐到了板凳上,或者带着板凳走”等现象。随着游戏次数的逐渐增多。犯规的人数明显增多。特别是第一个孩子开始争抢板凳坐时,其他孩子也争相效仿,最终导致游戏无法进行,这时教师出面干预,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但收效不大。最后评价环节时,没有得到奖品的孩子非常不服气,大声说:“明明是他犯规了,凭什么我没有奖品!”
【案例二】在大五班“抢板凳”游戏中,当幼儿出现犯规现象时,教师马上就用自制的“黄牌”对犯规的幼儿进行警告。被“黄牌”警告超过3次的幼儿。就被“红牌”罚下场。这一招使犯规的孩子明显有所减少,但孩子却神情紧张、畏首畏尾、动作缓慢……有的孩子被“红牌”罚下场后表现得非常不服气,当看到其他小朋友犯规时马上跑上去把他拉下来并大声向老师告状……
【案例分析】大二班教师用物质刺激来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期望幼儿在遵循规则基础上争当优胜者,结果这一手段强化了竞争的结果,使幼儿的注意转移到“奖赏”上,在游戏中不惜以犯规的方法达到“赢”的目的。这时的游戏规则形同虚设。幼儿在游戏中失去了锻炼及提升游戏能力和水平的机会,同时也难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尤其是游戏中的失败者,会逐渐失掉游戏的兴趣和信心。而大五班教师则过分强调游戏规则,充当监督者和裁判,一会儿黄牌,一会儿红牌,要求幼儿服从规则,结果出现“当看到其他小朋友犯规时马上跑上去把他拉下来并大声向老师告状”的现象。可见,幼儿并没有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因被迫放弃游戏而不服。
另外,无论是大二班教师还是大五班教师都习惯于通过告诉、提醒、强化的方式让幼儿接受并记住游戏规则。实际上对被动接受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并不能真正理解、运用,也不会自觉遵守和维护。这说明幼儿不应当是游戏规则的被动执行者,而应当是让幼儿自己在游戏实践中领悟规则的重要,主动地使用规则。
【应对策略】根据以上案例及分析,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来建构游戏规则:
1 制定和执行规则的权利交由幼儿,大班幼儿有能力自己协商制定规则。首先,教师请幼儿自由思考“抢板凳”游戏中应当有哪些规则,并以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在玩了几次游戏之后,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讨论,尝试调整改进规则来解决问题。最后,随着游戏进展,让幼儿一步步提炼游戏规则。
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幼儿。幼儿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是规则的价值充分实现的前提。为此,当幼儿对游戏中犯规现象提出不满和异议时,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机会,组织幼儿讨论因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而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体验,使他们感到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在游戏中将幼儿分为2组:一组幼儿游戏,另一组幼儿当助威者兼当裁判。在游戏结束后一起对犯规行为及影响进行评判、讨论,在征求大家同意的情况下调整、改变规则,产生更具新颖性和挑战性的新规则。这个过程就是建构规则意义的内化过程。这样定出的规则才是幼儿所能接受的共同约定。
3 多种反馈评价方式,促幼儿自觉遵守规则。为了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保持幼儿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及时的反馈评价尤其重要。但反馈评价的重点不在结果的“输赢”上,如果一味用语言或物质刺激来强化竞争的结果,会使幼儿对游戏本身的兴趣和对规则的关注转移到“奖赏”上,背离了游戏的初衷。教师可以采取“各组的新规则图示展示”“幼儿自觉按规则开展游戏的情景抓拍”“怎样按规则开展游戏的彼此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幼儿给以充分肯定和鼓励,还可以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到“赢者”在遵守规则基础上所用的有效策略,从而引导幼儿学习伙伴的策略,不断内化规则意识。
【案例二】在大五班“抢板凳”游戏中,当幼儿出现犯规现象时,教师马上就用自制的“黄牌”对犯规的幼儿进行警告。被“黄牌”警告超过3次的幼儿。就被“红牌”罚下场。这一招使犯规的孩子明显有所减少,但孩子却神情紧张、畏首畏尾、动作缓慢……有的孩子被“红牌”罚下场后表现得非常不服气,当看到其他小朋友犯规时马上跑上去把他拉下来并大声向老师告状……
【案例分析】大二班教师用物质刺激来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期望幼儿在遵循规则基础上争当优胜者,结果这一手段强化了竞争的结果,使幼儿的注意转移到“奖赏”上,在游戏中不惜以犯规的方法达到“赢”的目的。这时的游戏规则形同虚设。幼儿在游戏中失去了锻炼及提升游戏能力和水平的机会,同时也难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尤其是游戏中的失败者,会逐渐失掉游戏的兴趣和信心。而大五班教师则过分强调游戏规则,充当监督者和裁判,一会儿黄牌,一会儿红牌,要求幼儿服从规则,结果出现“当看到其他小朋友犯规时马上跑上去把他拉下来并大声向老师告状”的现象。可见,幼儿并没有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因被迫放弃游戏而不服。
另外,无论是大二班教师还是大五班教师都习惯于通过告诉、提醒、强化的方式让幼儿接受并记住游戏规则。实际上对被动接受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并不能真正理解、运用,也不会自觉遵守和维护。这说明幼儿不应当是游戏规则的被动执行者,而应当是让幼儿自己在游戏实践中领悟规则的重要,主动地使用规则。
【应对策略】根据以上案例及分析,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来建构游戏规则:
1 制定和执行规则的权利交由幼儿,大班幼儿有能力自己协商制定规则。首先,教师请幼儿自由思考“抢板凳”游戏中应当有哪些规则,并以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在玩了几次游戏之后,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讨论,尝试调整改进规则来解决问题。最后,随着游戏进展,让幼儿一步步提炼游戏规则。
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幼儿。幼儿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是规则的价值充分实现的前提。为此,当幼儿对游戏中犯规现象提出不满和异议时,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机会,组织幼儿讨论因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而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体验,使他们感到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在游戏中将幼儿分为2组:一组幼儿游戏,另一组幼儿当助威者兼当裁判。在游戏结束后一起对犯规行为及影响进行评判、讨论,在征求大家同意的情况下调整、改变规则,产生更具新颖性和挑战性的新规则。这个过程就是建构规则意义的内化过程。这样定出的规则才是幼儿所能接受的共同约定。
3 多种反馈评价方式,促幼儿自觉遵守规则。为了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保持幼儿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及时的反馈评价尤其重要。但反馈评价的重点不在结果的“输赢”上,如果一味用语言或物质刺激来强化竞争的结果,会使幼儿对游戏本身的兴趣和对规则的关注转移到“奖赏”上,背离了游戏的初衷。教师可以采取“各组的新规则图示展示”“幼儿自觉按规则开展游戏的情景抓拍”“怎样按规则开展游戏的彼此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幼儿给以充分肯定和鼓励,还可以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到“赢者”在遵守规则基础上所用的有效策略,从而引导幼儿学习伙伴的策略,不断内化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