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对某一学科经过一阶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逐渐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点的素质和技能,便是学科核心素养.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08-02
  教育作为一门古老的行业,其理念和形式必须不断创新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为社会培育人才的作用.但不难发现,当下数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与教育环境格格不入,甚至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而核心素养的提出强调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同时也给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等指明了方向.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并将其合理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课堂递进设疑,引导数学抽象
  从数量或图形的关系之中提炼出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总结出数学的规律,这个过程便是数学抽象.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将整理好的知识和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数学抽象的过程,影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以问代讲,并通过递进式设疑法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抽象这一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初步形成.
  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展示如下习题:①(x+4)(x-4);②(m+6n)(m-6n);③(5y+z)(5y-z).然后,我提问道:“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后答道:“这些式子都是(a+b)(a-b)模式的.”我表示赞许,并让学生计算出这些式子的结果.待学生给出结果后,我继续问道:“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特别的现象?这些式子的结果有什么共性?”学生答道:“在计算的过程发现一次项都被消掉了,结果中都没有一次项.”我接着引导:“请仔细观察结果和式子中每一项的联系,你能发现它们的规律并表示出来吗?”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发现每道题目的结果都是括号内第一项的平方减去括号内第二项的平方,并将这个规律抽象出来:(a+b)(a-b)=a2-b2.到此时为止,学生已经完成了一次数学抽象的过程.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采取递进式设疑法,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并使其在问题的驱使下从某些现象中抽象出数学规律,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渗透类比思想,锻炼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指根据一定的依据和规律,从某些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这是探求问题结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类比是指将两个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对象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其中一个对象的特征去推断另一个对象可能具有的性质,这是数学研究中的常用思想,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推理形式.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综合类比学习法,以为学生创设推理情境,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分式”这部分内容时,我便引导学生将“分式”和“分数”进行类比.首先我给学生展示几道简单的例题,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一些式子,比如:2/a、(x+2)/2、(x-xy)/x等等.由此引出分式的概念,并指导学生如何判断分式,然后我提问道:“分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哪部分知识比较相像?”学生联想到“分数”,于是我让学生写出一个分数和一个分式,并提问道:“分式和分数在形式上十分相似,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相似?”经过一番探讨,学生从分数的性质推理出分式的特征,比如: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可以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整式,且分式的值不变等等.而在学习“分式的计算”时,学生同样类比分数计算来推理分式的计算法则.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引导学生将两个知识点建立联系,进而形成系统性理解和记忆.
  三、加强数形结合,培养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空间感知事物的变化,以及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具备直觀想象能力,很多复杂的数学问题便能顺利得到解决.而数形结合是直观想象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思想.并且,初中数学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概念,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扰,而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并逐渐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课时,我便指导学生以“数形结合法”进行解题.比如针对这道题目:2x<1-x≤x+5,学生先将其拆分成两个不等式,即:(1)2x<1-x;(2)1-x≤x+5,然后分别求出解集.接着,我让学生画出数轴,将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取其公共部分,也就是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由于数轴将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清楚直观地呈现出来,所以学生很容易便能够判断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而在学习“实数”时,我则指导学生将“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比如针对这道题目:满足大于-π而小于π的整数有几个?让学生在脑海中构造数轴,将-π和π标记出来,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整数.通过以上训练方式,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并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开展变式训练,提升运算素养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确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对数或式子进行计算,进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这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然而,数学运算能力必须在运算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计算过程基本是机械化的,题目往往千篇一律、不知变通,学生也只好机械地套用公式进行计算,这不利于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开展变式训练,也就是对题目的非本质因素进行转化,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运用新的方式计算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整式的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我便带领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比如针对题目:已知a-(1/a)=1,则a2+(1/a2)=?
  学生根据计算经验,将式子a-(1/a)=1的左右两边进行平方,得到:a2+(1/a2)-2=1,进而得到a2+(1/a2)=3.接着,进行如下变式:
  变式一:已知a-(1/a)=1,则a4+(1/a4)=?
  变式二:如果a2+(1/a2)=6,那么a-(1/a)=?
  变式三:已知x+(1/x)=3,则x2+(1/x2)=?
  以上变式题目要么加深问题的难度,要么改变原题条件,或者将问题与条件进行调换,所以在解决这些题目时,学生必须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调整计算的方法,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结果.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提升习题的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提高学生的运算素养.
  五、引入实际问题,锻炼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说数学建模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纽带,是推动数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具备数学建模素养,可以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实际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构建模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引入如下实际问题:“某冷飲店设计一种饮料杯,杯子呈圆柱形,内部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当吸管放进杯中时,吸管倾斜,顶端会抵在杯底边缘处.经实验,杯口外面露出5cm吸管正合适,请问这个杯子的吸管要设计成多长?”在分析题目时,学生在纸上画出示意图,以杯子底部直径、杯子高度和吸管构造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成功将吸管长度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的边长问题,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如下关系式:L2吸管=H2杯高+R2,这便完成了模型构建的过程.接着,学生将数据代入关系式,顺利求出杯子内部吸管的长度,将结果加上5,便得出整根吸管的长度.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生活氛围中体会到数学的亲切有趣,并使学生在审题和解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建模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并据此调整教学方略,从多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数学相关的技能和素质,从而为学生未来在数学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铺就坦途.
  参考文献:
  [1]李艳玲.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J].才智,2017(34):104.
  [2]王兰花.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J].学周刊,2017(33):51-52.
  [3]谢玉松.数学建模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融合[J].中学数学,2017(16):63-64.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刘越(1979.10-),男,山东省东营人,大学,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知识点较为复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厌学心理.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去消除学生的这种厌恶心理、提高学生成绩呢?本文就此进行探究,提出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并谈几点有效的运用策略,希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针对教材中实验器材的不足,利用简易材料创新设计并制作了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演示器2套.该创新教具既可以演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及方向的关系,又可以演示不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关键词:U型管压强计;压强;深度;密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61-02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U型管压强计是力学中探
摘要:初中化学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与实用特性,和我们现实的生活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十分重大,要想让初中生将化学知识完全的掌握,教师就必须深入推进教学,不断改革教学的方法策略,积极引进情境教学的方法,设置和学生日常生活相互贴切的化学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还要按照初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年龄等共同特点,来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化学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课
摘要:如今的信息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各个行业当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教师在对初中物理进行教学时也可以充分把握互联网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激发,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本文从“利用互联网营造教学情境,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师生互动,利用微课构建物理知识平台,利用互联网演示物理实验”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  关键词:
摘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化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自然类学科,实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理论知识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化学又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可借助生活用品助力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好化学,提升他们的实验水平.  关键词:生活用品;实验教学;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87-02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摘要:将阅读融入初中化學教学能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乐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因为阅读涉及到化学的方方面面,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形成整体的认知;因为阅读中有趣味性的故事、生动的事例,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他们自主地探究与学习,进而能改变他们原先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教师要开展化学阅读,建构课堂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盘活他们的能力与思维.  关键词:课堂活动;化
摘要: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考查热点,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综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一道三角形中求最小值问题的调研考试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對试题的题源进行了溯源,并对此类三角形最小值问题进行了推广探究.  关键词:三角形;最小值;溯源;推广;变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02-02  作者简介:林国红(1977-
摘要: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学科很难,阻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探究式教学策略运用起来,开展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
摘要:本文例谈选择题的解法与策略,希望对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有所帮助,也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构造法;复数法;定义法;数形结合法;递推法;放缩法;补形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05-03  一、构造函数法  四、数形结合法  六、递推法  例6现要给五棱锥P-A1A2A3A4A5的6个面涂上颜色,要求相邻的面不能同色,可供选择的颜色
摘要:通过“生物工作坊”的創立,解决学生存在的在初中生物教育过程中参与性差,浅层学习的状态.成功的培养出学生的自主自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等能力.并通过教师的查漏补缺,对知识的深层次教育形成完美闭环.最后加深学生的生物知识面,发展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生物工作坊;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111-02  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