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开设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中应用的可行性;从小组学习环境的创设、分组合作教学的步骤、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分组合作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的应用。
关键词:分组合作 教学模式 会计模拟实训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的初、中级会计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校财会专业在经历多次的课程设置论证后,意识到只有强化中职生的动手能力,才能获得走上会计工作岗位的"通行证"。为凸显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在完成《基础会计》的教学后增设了《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
实践证明,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有利于增强初学者对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将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工作相结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作为初级阶段的实训,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实训课程,为今后的阶段实训、综合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惑。
一、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的限制
目前,会计模拟实训仍在日常教学的教室中进行,专用的财会实训室尚未启用。这样的教学环境,容易让学生误解,认为实训和平时课堂练习没有本质区别,缺乏新鲜感。
(二)课时安排的限制
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会计模拟实训未能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而是和其他课程一样,每周安排4节课;对于单项模拟实训影响不大,但不利于阶段模拟实训,由于"战线"拉得太长,缺乏完整性、系统性。
(三)学生的会计基础良莠不齐
尽管学生刚刚完成一学期《基础会计》的学习,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差异,造成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吸收也各不相同。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会计基础良莠不齐,这将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产生影响。而会计模拟实训的工作量大且繁琐,若部分学生一步跟不上,则会步步跟不了,这就达不到全体实训的目的。
(四)教师的指导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
开设会计模拟实训的班级学生数基本都在50人以上,可指导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在实训时往往比较紧张、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对老师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所以经常是:实训课上,老师象"陀螺"一样在教室里转,可仍满足不了全班同学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教学现状及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分组合作教学是完成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分组合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会计模拟实训分组合作教学
1.需要满足论。需要满足论认为,学生到校学习,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尽管中职学校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并非"脑子笨",关键在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较差,从小学到初中就已经被打上"差生"的标记,因此在学习上毫无自信、毫无乐趣,缺乏学习的成就感。因此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组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分享小组的成功,从而使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学习好的学生在对差生的帮助中,获得成就感;学习差的学生因得到及时的帮助,不再轻易放弃学业,从而实现双赢。
2.动机理论。从道奇的动机理论观点来看,"合作性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这就使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好学生不得不关照本组学习落后的组员,给予必要的帮助,才能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原本不想学习的那些学生也因惧怕成为"害群之马",被组员"抛弃",会逼着自己努力学习,不拖小组的"后腿"。这样,只要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行动起来,才能达到全员实训的目的。
(二)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会计模拟实训分组合作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强调较多的是"师生互动",而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D.W.Johnson)指出, "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由此引发了教育界对"生生互动"的探讨和实践,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会计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去解释某些会计知识时,领悟力差的学生难以接受或一时无法接受,但同学之间在探讨问题时,非专业的解释、甚至是老师听起来会窃笑的解答,却能帮助部分学生解决难题,这大概是"生生互动"的魅力所在。由于模拟实训课的指导教师只有一个,离"师傅带徒弟"的帮教模式相差甚远。因此在会计模拟实训中,采用分组合作教学,将老师的知识"辐射"到组长,再由组长"辐射"到组员…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代的教育理念。
(三)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研究会计模拟实训分组合作教学
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招聘学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为靠个人"单干"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社会需要竞争,但也需要合作。因此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分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三、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的应用
(一)创设良好的小组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由于实训课仍在日常的教室里进行,必须在课前快速地将实训环境布置好,并且在课后迅速归位。我让前后三对同桌形成一个合作小组,即三对同桌将书桌背靠背,相对而坐;三对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小会议桌。以这种方式全班学生快速地形成八组;组和组之间留一小通道,方便教师的走动和指导。这样的分组似乎过于"简单",是否有背于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的形成呢?其实经过一学期的了解和观察,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已经基本上做到按照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思想品德等为依据进行均分,为了做到 "互相帮助、互相牵制",同桌之间、前后同学之间基本是好坏"混搭",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分组是合理的。当然,事前让学生知道,如果本组完不成任务,将被拆分,组和组之间的竞争可对学生产生压力,大家都希望在竞争中获胜。
(二)分组合作教学的步骤。
1.提出实训项目和要求,进行知识储备和实训前指导
分组模拟实训前,教师应明确本次模拟实训课的主要任务,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尽管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所需的知识是上学期所学的《基础会计》,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将知识淡忘了,因此教师有必要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后,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并巩固,只有储备必要的知识,才能展开实训操作。对有难度的任务,教师要先示范,并给出详尽的步骤,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主学习、操作。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完成任务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必须留有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 自主建构。为避免有些学生吃"大锅饭",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应先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再和组员进行讨论、求助。例如,对原始凭证的认知,要求学生分析原始凭证,得出经济业务的内容。我就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写出答案,并在组内交流。如果只强调分组合作,而忽略独立完成这一环节,有些学生会养成"吃现成"的坏习惯,那么分组合作教学就成了差生抄袭好生的课堂了,所以独立学习必不可少。
3.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得出最优方案、成果。教师巡视,给予必要引导。
小组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其目的在于最优答案的确立以及对差生的帮教。例如,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每一张原始凭证设计了几处错误,组员们先各自找错处,你找一处,他找一处,直到找出全部的错处为止,充分体现了合作的优势,发挥"三个臭皮匠抵得过一个诸葛亮"的团结力量。每当学生发现错误时,组员会用羡慕的、赞赏的眼光注视他,甚至把他当做本组的主力,有同伴的激励,学生的操作积极性会不断增强。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对学困生的帮助也很明显。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训,学困生在困难得不到及时帮助的情况下,常常呆坐在座位上或者呼呼大睡。而分组合作使学困生的周边出现了"小老师",可及时解决问题;分组合作使学困生有直观的操作可效仿,因此实训课上睡觉的学生不见了,每位学生都"动"起来,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时,老师也不能闲着,必须在各组进行巡视,倾听各组的讨论,听到错误的见解应及时纠正;看到好生未对学困生进行知识讲解,而是直接让学困生抄答案的现象应给予制止、加以引导;如果各组普遍出现操作困难,老师则必须叫停,再次进行总体辅导。
4.各组上交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小结,对每组进行评价、激励。
每次实训课结束前,教师应对每组的活动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本次实训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对各组的"操作先锋"点名表扬,并加分激励;对各组的"小老师"(积极辅导差生的学生)给予肯定;对积极学习的差生也给予加分,让他有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在"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总指挥的作用。
(三)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每个小组都应指派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应组织本组的实训活动,监督本组的纪律,组织组员对差生的辅导,对组员进行实训任务的检查。因此组长应具备学习好、有领导组织能力、乐于助人、公正等优良品质。由于是模拟实训课,学生必须将教材中的原始凭证裁剪下来,在这过程中,如果不加于引导、控制,教室里将会纸屑满天,因此每组必须轮流安排一名值日生,负责本组的卫生,并将实训时的卫生情况也纳入考核。为分担组长的任务,最好设一名记录员,记录每次实训课组员的纪律、发言、对小组的贡献,做为为组员打分、评价的依据。如果实训内容需要在全班进行交流的,小组必须有汇报员将小组的合作结果进行汇报,汇报员最好由组员轮流担任,让全体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而不是个别学生的"独角戏"。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使组员更好地在合作过程进行配合,取得小组的成功。
称职的组长是教师的"左膀右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辅助依据,但不能完成放手让组长进行对组员的考核,应不定期地检查小组的实训成果,监督组长的检查是否有偏差。有良好的干部监督机制,才能使组长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四)合理、公正的评价机制
对中职学生开展活动课程一定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及时、全方位地进行评价。我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1.纪律和分数挂钩。对于那些在合作学习中滥竽充数的学生,及时点名扣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对纪律差的小组,集体进行扣分;对于表现好的组进行加分,以赏罚分明的做法,让学生意识到纪律在活动课中的重要性。
2.小组环境和分数挂钩。在进行操作时,我们要求学生的工作台应整洁,实训资料、凭证、账本、计算器应有序摆放,不能丢失或散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裁剪原始凭证时出现的废纸应按组集中,不能随意丢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将这些行为习惯也纳入对小组的考核,很多小组为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将废旧的报纸折成垃圾袋,让组员投放废纸;有些小组集资买来夹子以方便组员整理存放凭证和账簿。
3.综合学分的形成。既然是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分数是由个人分数和小组平均分综合而成。例如,某位学生,个人分数为90分,但所在小组六个人的分数平均为70分,那么这位学生的最终得分为80分。这就使组长必须发动组员的力量帮助差生提高成绩,以免受差生的拖累。
4.奖励学分的形成。手工操作中,最繁琐的工作就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有些学生操作了一部分后,就很厌烦这种没完没了的机械操作。于是,我以分数刺激他们,第一个完成的得100分,第二个99分,以此类推。于是大家为了得到高分,埋头苦干,一完成马上交到老师手中要奖励分;这样做,也打消了少数懒汉想坐享其成的念头,只能自力更生了。
5.组评和师评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由考试评价、个人实训成果评价、小组实训成果评价和日常巡视检查记录综合形成;每组组长和记录员也有一份对组员的各方面的评价;在评定总分时,以教师评定为主,组长评定为辅进行确认。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会计模拟实训课中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组织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从多方面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当然,在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发挥巨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陈自强.合作学习的冷思考[J].期刊网.
[2] 朱龙舜.优化小组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J]. 科技信息.
[3] 刘玉冰.当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J]. 科教文汇,2006(1).
[4] 邓巧飞.对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 财税纵横,2008(11).
关键词:分组合作 教学模式 会计模拟实训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的初、中级会计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校财会专业在经历多次的课程设置论证后,意识到只有强化中职生的动手能力,才能获得走上会计工作岗位的"通行证"。为凸显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在完成《基础会计》的教学后增设了《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
实践证明,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有利于增强初学者对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将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工作相结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作为初级阶段的实训,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实训课程,为今后的阶段实训、综合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惑。
一、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的限制
目前,会计模拟实训仍在日常教学的教室中进行,专用的财会实训室尚未启用。这样的教学环境,容易让学生误解,认为实训和平时课堂练习没有本质区别,缺乏新鲜感。
(二)课时安排的限制
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会计模拟实训未能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而是和其他课程一样,每周安排4节课;对于单项模拟实训影响不大,但不利于阶段模拟实训,由于"战线"拉得太长,缺乏完整性、系统性。
(三)学生的会计基础良莠不齐
尽管学生刚刚完成一学期《基础会计》的学习,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差异,造成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吸收也各不相同。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会计基础良莠不齐,这将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产生影响。而会计模拟实训的工作量大且繁琐,若部分学生一步跟不上,则会步步跟不了,这就达不到全体实训的目的。
(四)教师的指导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
开设会计模拟实训的班级学生数基本都在50人以上,可指导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在实训时往往比较紧张、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对老师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所以经常是:实训课上,老师象"陀螺"一样在教室里转,可仍满足不了全班同学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教学现状及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分组合作教学是完成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分组合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会计模拟实训分组合作教学
1.需要满足论。需要满足论认为,学生到校学习,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尽管中职学校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并非"脑子笨",关键在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较差,从小学到初中就已经被打上"差生"的标记,因此在学习上毫无自信、毫无乐趣,缺乏学习的成就感。因此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组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分享小组的成功,从而使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学习好的学生在对差生的帮助中,获得成就感;学习差的学生因得到及时的帮助,不再轻易放弃学业,从而实现双赢。
2.动机理论。从道奇的动机理论观点来看,"合作性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这就使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好学生不得不关照本组学习落后的组员,给予必要的帮助,才能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原本不想学习的那些学生也因惧怕成为"害群之马",被组员"抛弃",会逼着自己努力学习,不拖小组的"后腿"。这样,只要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行动起来,才能达到全员实训的目的。
(二)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会计模拟实训分组合作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强调较多的是"师生互动",而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D.W.Johnson)指出, "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由此引发了教育界对"生生互动"的探讨和实践,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会计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去解释某些会计知识时,领悟力差的学生难以接受或一时无法接受,但同学之间在探讨问题时,非专业的解释、甚至是老师听起来会窃笑的解答,却能帮助部分学生解决难题,这大概是"生生互动"的魅力所在。由于模拟实训课的指导教师只有一个,离"师傅带徒弟"的帮教模式相差甚远。因此在会计模拟实训中,采用分组合作教学,将老师的知识"辐射"到组长,再由组长"辐射"到组员…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代的教育理念。
(三)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研究会计模拟实训分组合作教学
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招聘学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为靠个人"单干"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社会需要竞争,但也需要合作。因此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分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三、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的应用
(一)创设良好的小组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由于实训课仍在日常的教室里进行,必须在课前快速地将实训环境布置好,并且在课后迅速归位。我让前后三对同桌形成一个合作小组,即三对同桌将书桌背靠背,相对而坐;三对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小会议桌。以这种方式全班学生快速地形成八组;组和组之间留一小通道,方便教师的走动和指导。这样的分组似乎过于"简单",是否有背于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的形成呢?其实经过一学期的了解和观察,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已经基本上做到按照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思想品德等为依据进行均分,为了做到 "互相帮助、互相牵制",同桌之间、前后同学之间基本是好坏"混搭",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分组是合理的。当然,事前让学生知道,如果本组完不成任务,将被拆分,组和组之间的竞争可对学生产生压力,大家都希望在竞争中获胜。
(二)分组合作教学的步骤。
1.提出实训项目和要求,进行知识储备和实训前指导
分组模拟实训前,教师应明确本次模拟实训课的主要任务,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尽管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所需的知识是上学期所学的《基础会计》,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将知识淡忘了,因此教师有必要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后,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并巩固,只有储备必要的知识,才能展开实训操作。对有难度的任务,教师要先示范,并给出详尽的步骤,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主学习、操作。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完成任务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必须留有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 自主建构。为避免有些学生吃"大锅饭",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应先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再和组员进行讨论、求助。例如,对原始凭证的认知,要求学生分析原始凭证,得出经济业务的内容。我就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写出答案,并在组内交流。如果只强调分组合作,而忽略独立完成这一环节,有些学生会养成"吃现成"的坏习惯,那么分组合作教学就成了差生抄袭好生的课堂了,所以独立学习必不可少。
3.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得出最优方案、成果。教师巡视,给予必要引导。
小组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其目的在于最优答案的确立以及对差生的帮教。例如,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每一张原始凭证设计了几处错误,组员们先各自找错处,你找一处,他找一处,直到找出全部的错处为止,充分体现了合作的优势,发挥"三个臭皮匠抵得过一个诸葛亮"的团结力量。每当学生发现错误时,组员会用羡慕的、赞赏的眼光注视他,甚至把他当做本组的主力,有同伴的激励,学生的操作积极性会不断增强。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对学困生的帮助也很明显。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训,学困生在困难得不到及时帮助的情况下,常常呆坐在座位上或者呼呼大睡。而分组合作使学困生的周边出现了"小老师",可及时解决问题;分组合作使学困生有直观的操作可效仿,因此实训课上睡觉的学生不见了,每位学生都"动"起来,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时,老师也不能闲着,必须在各组进行巡视,倾听各组的讨论,听到错误的见解应及时纠正;看到好生未对学困生进行知识讲解,而是直接让学困生抄答案的现象应给予制止、加以引导;如果各组普遍出现操作困难,老师则必须叫停,再次进行总体辅导。
4.各组上交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小结,对每组进行评价、激励。
每次实训课结束前,教师应对每组的活动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本次实训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对各组的"操作先锋"点名表扬,并加分激励;对各组的"小老师"(积极辅导差生的学生)给予肯定;对积极学习的差生也给予加分,让他有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在"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总指挥的作用。
(三)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每个小组都应指派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应组织本组的实训活动,监督本组的纪律,组织组员对差生的辅导,对组员进行实训任务的检查。因此组长应具备学习好、有领导组织能力、乐于助人、公正等优良品质。由于是模拟实训课,学生必须将教材中的原始凭证裁剪下来,在这过程中,如果不加于引导、控制,教室里将会纸屑满天,因此每组必须轮流安排一名值日生,负责本组的卫生,并将实训时的卫生情况也纳入考核。为分担组长的任务,最好设一名记录员,记录每次实训课组员的纪律、发言、对小组的贡献,做为为组员打分、评价的依据。如果实训内容需要在全班进行交流的,小组必须有汇报员将小组的合作结果进行汇报,汇报员最好由组员轮流担任,让全体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而不是个别学生的"独角戏"。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使组员更好地在合作过程进行配合,取得小组的成功。
称职的组长是教师的"左膀右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辅助依据,但不能完成放手让组长进行对组员的考核,应不定期地检查小组的实训成果,监督组长的检查是否有偏差。有良好的干部监督机制,才能使组长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四)合理、公正的评价机制
对中职学生开展活动课程一定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及时、全方位地进行评价。我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1.纪律和分数挂钩。对于那些在合作学习中滥竽充数的学生,及时点名扣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对纪律差的小组,集体进行扣分;对于表现好的组进行加分,以赏罚分明的做法,让学生意识到纪律在活动课中的重要性。
2.小组环境和分数挂钩。在进行操作时,我们要求学生的工作台应整洁,实训资料、凭证、账本、计算器应有序摆放,不能丢失或散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裁剪原始凭证时出现的废纸应按组集中,不能随意丢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将这些行为习惯也纳入对小组的考核,很多小组为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将废旧的报纸折成垃圾袋,让组员投放废纸;有些小组集资买来夹子以方便组员整理存放凭证和账簿。
3.综合学分的形成。既然是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分数是由个人分数和小组平均分综合而成。例如,某位学生,个人分数为90分,但所在小组六个人的分数平均为70分,那么这位学生的最终得分为80分。这就使组长必须发动组员的力量帮助差生提高成绩,以免受差生的拖累。
4.奖励学分的形成。手工操作中,最繁琐的工作就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有些学生操作了一部分后,就很厌烦这种没完没了的机械操作。于是,我以分数刺激他们,第一个完成的得100分,第二个99分,以此类推。于是大家为了得到高分,埋头苦干,一完成马上交到老师手中要奖励分;这样做,也打消了少数懒汉想坐享其成的念头,只能自力更生了。
5.组评和师评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由考试评价、个人实训成果评价、小组实训成果评价和日常巡视检查记录综合形成;每组组长和记录员也有一份对组员的各方面的评价;在评定总分时,以教师评定为主,组长评定为辅进行确认。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会计模拟实训课中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组织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从多方面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当然,在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发挥巨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陈自强.合作学习的冷思考[J].期刊网.
[2] 朱龙舜.优化小组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J]. 科技信息.
[3] 刘玉冰.当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J]. 科教文汇,2006(1).
[4] 邓巧飞.对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 财税纵横,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