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奉使南方之行迹探析

来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治十八年(1505),前七子代表人物何景明奉使南方.此次出使与明代中叶中央政权对边省地区政治及文化管控的逐步加强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态.明清以来,不乏对何景明奉诏南行的载录,但文献大多简略,且相互间分歧较大;关于何景明南行的行迹,学界亦有少量研究,缺乏全面、准确和深入的研究,甚至有较多错谬.何景明南行期间创作了百余篇诗文,内容涉及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与社会发展现状,这是明代中期南方社会的实录,具有珍贵历史价值.这些诗文,清晰地再现了何景明历时一年的南行轨迹,有助于何景明研究、明代文学与南方历史地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以互动交际中的“不是说”为研究对象,立足语料将“不是说”概括为三种语义模型,第一种是引述对方话语内容的元语否定,第二种表示反驳对方的选择否定,第三种属于否定言者自身认识的语用否定.这三种模式既有共时的不同发展,也有历时的演变.基于会话和语篇,对“不是说”的三种语义进行区分并进行简要对比.最终发现,主观化是导致“不是说”语法化的主要动因.
反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之一.在广义修辞学的视角之下,反复产生的基础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美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反复现象囊括反复修辞,反复现象这一集合中的成员,本质都是要素的复现,但在形式、效果上各有侧重点.同时,反复现象可以从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加强反复的修辞话语建构,可以从注意反复要素出现的次数、赋予反复要素新的价值出发.
彝语是藏缅语族彝语支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彝语研究从起步到发展,到深入拓展,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彝语描写研究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无论是学术论著还是论文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描写语言学研究的视角,对中国境内近30年来的彝语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作一个系统梳理,以期对近30年的彝语描写研究成就和概貌有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和把握.
“忽略型行动”是行动哲学中备受争议的一个概念,它关乎心理因果、道义责任、多行动者互动等重要主题.清晰界定“忽略型行动”中的事态与行动者的因果依赖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其作为一种行动类型进行辩护.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语义对实施型行动与“忽略型行动”进行统一的语义构造.这种构造不仅可以对“忽略型行动”的形式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语义分析,还有助于对包含“忽略型行动”的实践推理的逻辑结构进行比较细致的表达.
《墨经》用古汉语指示代词,充当变项符号,把孔子提出的“正名”原则,概括提升为逻辑思维规律,即“彼止于彼,此止于此,彼此止于彼此”的同一律.《墨经》概括“谓而固是”(称谓陈述有固定所指)“通意后对”(沟通意思后对答)的原理,表达逻辑语义学的同一律.《墨经》说矛盾命题“不俱当”,即不能同真,表达矛盾律.《墨经》说“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指矛盾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表达排中律.《大取》论立辞“三物”(三范畴):“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指论题从充足论据推出,用正确推理形式,符合事物类的同
彝族经籍《董永记》以杉柏意象替换了其汉族母本《大孝记》中的槐阴意象,是因为一方面杉柏意象和槐阴意象在文本叙事结构上表现出相似的民俗内涵;另一方面,杉柏连接天上人间、建构神圣空间和祈求生殖繁衍的功能在深层象征层次上符合彝族神话叙事传统和彝族文化.实际上,无论是彝族文本中的杉柏意象,还是汉族文本中的槐阴意象都是对生命树原型和长生不老神话观念的再编码.因此《董永记》不仅是承载彝族孝文化和向善美德的民族故事,还是隐喻全人类生命意识的文学经典作品.
在经典命题演算公理系统L中,由于演绎定理的运用,演绎序列通常都会较为简单;而证明中只能使用公理和MP规则,导致证明的步骤较为复杂.根据杜国平的方法,只要存在演绎序列,就能找到相应的公理证明.实际上,有一类定理的演绎程序比较容易获得,也有一些定理的演绎程序直观上并不容易发现.因而如何搜索演绎序列,就是一个颇为实际的问题.通过将待证公式拆分成前件和后件,我们可以粗略得到两种寻找演绎序列的方法:若公式形如Xn→…→(Xi→…(Y→Z)…),后件可以层层拆分,则在演绎程序中将多次拆分获得的前件不断作为前提,直到后
周起渭是贵州诗坛上颇有名气的一位诗人,其诗学思想受到田雯、吴中蕃、查慎行等人的影响.周起渭早期多从田雯论诗,深受田雯作诗求新、宗宋的影响;也曾向吴中蕃请教诗学,受到吴中蕃自然平易诗风的影响,以简朴之语直抒胸臆且不失理趣;后期与查慎行常唱和,作诗白描与议论相结合,追求创新,论诗批驳宋诗用典过度.
古罗马哲学家波伊提乌(即鲍依修斯)构建完整的逻辑方阵以来,通过前贤不断探索,将表记对象扩展到包含两个以上命题变元组成的命题和推理形式,完成了包含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复合推理及其交叉领域的逻辑方阵建构体系.为便于认知,对逻辑方阵进行科学分类尤为必要.以为逻辑方阵根据表记对象的逻辑形式的数量多少,分为平面型逻辑方阵和立体型逻辑方阵;根据表记对象命题变元数量不同,分为简单型逻辑方阵和复杂型逻辑方阵.简单型逻辑方阵和复杂型逻辑方阵均有基本类型和派生类型.这样的分类对全面把握逻辑方阵体系的建构规律有现实意义.
黄元治被袁枚称为“国朝边塞第一诗人”.他在旅黔期间所写的诗文立足于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呈现出丰富的思想意蕴.诗文中有他作为流官对边疆政策的理解和阐释,有对地方建制沿革的梳理,有对苗族风俗习惯的记录,有对山川奇异景致的描写,有对前途未卜的忧虑等等内容.黄元治旅黔时期的诗文是其边塞诗文的最早作品,对其成为边塞诗文大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