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时间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文学抒情的角度,对时间符号强化抒情的方式和效果,时间符号的传达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时间 抒情 手法
唐诗宋词的抒情方式,除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外,还有一种易被忽略的抒情手段——设置时间符号,把人、景、物置于放在流动的时空中,以时间的推进、跳跃、倒置、错位等方式关联画面,构筑意境,从而强化某种要着力表现的情绪。下文将就时间的抒情表意功能进行浅略的诠释,以期抛砖引玉,就教大方。
一、古诗词时间符号的概念
古诗词的时间符号指直接或较明确地表示时间流动的概念词和呈现或暗示、隐喻时间的画面、场景、意象、细节等。时间既是诗歌表现的主题,又是一种抒情表意的手法,这里之所以称“符号”,意在表明本文侧重从手法角度阐述。
二、时间符号强化抒情的方式和效果
1.时间顺延推进
以感受物理时间的长或慢强化某种意识或情绪的强烈;以物理时间的短、快或暂时被遗忘,暗示抒情主人公在某一时段(常以日、夜为单位)为某种情绪所萦绕,从而突出这种情绪的强烈集中。如李清照《声声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处于某种消极情绪中,意识时间感强烈。为表现这种情绪,作者常常拉长物理时间来表现。南渡后的李清照,国破夫亡,年老无子,孤独痛苦。白天,她处在这种情绪的煎熬中感到时间的漫长难捱,连捱到天黑都感觉困难;夜晚,这种情绪更为强烈,漫漫长夜,我们无法推测作者何时睡去。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细按‘还寝’二字,当作已晓时解。天已晓,不宜寝矣,乃曰‘还寝’者,则知望月怀人,达旦不寐也。”以时间不知不觉的流动强化思念情绪的集中和强烈。
2.时间的跳跃组合
古诗词体制短小,无法客观再现生活全貌,作者只能截取时空流中若干片段或瞬间来组合画面,构筑意境。时空跳跃组合使古诗词容量更大,且不同时空的意象、场景间产生映衬、对比、阐发等关系,从而使抒情生成聚敛效应而增强感情或内涵的呈现。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作品中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割裂的,只是不同的作品侧重会有所不同。我们要善于驰骋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地将文本中跳跃的、凝缩的抒情元件还原为生活时空原貌,去品味诗中丰富的意蕴、深沉的情意。
①连续式跳跃
如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当年”“别后”“今宵”三个时间符号是连续推进的,更是跳跃的,跳跃中包含着相当长的岁月积淀,包含着蓄积已久的感情,有了前两个时期的蓄势铺垫,最后重逢时那种惊喜疑梦的情状才有了有力的依托和强化。
②映衬式跳跃
如周邦彦《苏幕遮》: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五月渔郎相忆否”,宕开一笔,问故乡的渔郎是否也在想念他,让自己翘首思乡的形象与遥远时空中儿时伙伴思念他的形象跨越时空并置在一起,两个形象互相生发、互相映衬,让人体味他和故乡和自己的过去时光那份割舍不灭的情意,时间的跳跃使短短的词句蕴含了更丰富的诗意,甚至自己让人想起那过去的时光,儿时的伙伴。
③对比式跳跃
如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以时间为构思全篇的背景,形成今昔对比,以昔日的佩玉鸣鸾,衬今日的歌沉舞歇;抚今追昔中,抒发好景不长、年华易逝、物是人非,人生有尽、宇宙永恒的感慨。
④虚实结合式跳跃
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上阕写实境,实写眼前自己流落江湖、颓唐失意;下阕写梦境,虚写梦中还乡与亡妻重逢之痛切。作者以生死十年作为悼亡的时间,从现实的时空跳入虚拟的时空,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在虚拟中获得实现。结想成梦的心理活动,使现实与梦幻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词人心中的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
⑤循环往复式跳跃
如冯延巳《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每到”“依旧”“日日”“新愁”,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从发生的频率上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和循环性。
三、时间符号的传达形式:
1.明示性传达
诗人对时间符号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总的来说有两大类,一是明示性的,一是暗示性的。明示性传达主要借助时间概念词(名词、副词)传达,如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晏几道《鹧鸪天》“当年拚却醉颜红……从别后,忆相逢……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等都直接使用了明确的时间词。
2.暗示性传达
概念性语词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诗贵形象,概念词的表现力也是有限的,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时间传达方式是暗示性传达,如借助场景转换、景物变化或常见物事、意象暗示或心理感知暗示等。李璟《浣溪沙》“小楼吹彻玉笙寒”,“寒”指“吹笙既久,致笙寒凝水,每不应律。”这是以吹笙物事暗示时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写景物变化暗示时间推移;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借描画寂静的夜晚的生活画面暗示“独立”之久。另外借助常见意象暗示时间也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段,如“江月”常表现时间的永恒,“缺月”“新月”常暗示时间的推转,“更”“漏”等计时工具常暗示夜深人不寐,“川流”“落叶”等自然物象常暗示时间或季节的变换,表达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
综上可知,时间既是古诗词常见的表现主题,又是借以构建诗歌意境的手段,甚至可以说时间符号本身就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唐诗宋词中作者经意或不经意的设置或留下的时间符号往往对应着作者某种着力表现的情感状态,因此,关注时间符号的抒情功能,我们就找到了一把走进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的钥匙,就能感受到那流淌在时间村落里的诗意。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关键词】时间 抒情 手法
唐诗宋词的抒情方式,除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外,还有一种易被忽略的抒情手段——设置时间符号,把人、景、物置于放在流动的时空中,以时间的推进、跳跃、倒置、错位等方式关联画面,构筑意境,从而强化某种要着力表现的情绪。下文将就时间的抒情表意功能进行浅略的诠释,以期抛砖引玉,就教大方。
一、古诗词时间符号的概念
古诗词的时间符号指直接或较明确地表示时间流动的概念词和呈现或暗示、隐喻时间的画面、场景、意象、细节等。时间既是诗歌表现的主题,又是一种抒情表意的手法,这里之所以称“符号”,意在表明本文侧重从手法角度阐述。
二、时间符号强化抒情的方式和效果
1.时间顺延推进
以感受物理时间的长或慢强化某种意识或情绪的强烈;以物理时间的短、快或暂时被遗忘,暗示抒情主人公在某一时段(常以日、夜为单位)为某种情绪所萦绕,从而突出这种情绪的强烈集中。如李清照《声声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处于某种消极情绪中,意识时间感强烈。为表现这种情绪,作者常常拉长物理时间来表现。南渡后的李清照,国破夫亡,年老无子,孤独痛苦。白天,她处在这种情绪的煎熬中感到时间的漫长难捱,连捱到天黑都感觉困难;夜晚,这种情绪更为强烈,漫漫长夜,我们无法推测作者何时睡去。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细按‘还寝’二字,当作已晓时解。天已晓,不宜寝矣,乃曰‘还寝’者,则知望月怀人,达旦不寐也。”以时间不知不觉的流动强化思念情绪的集中和强烈。
2.时间的跳跃组合
古诗词体制短小,无法客观再现生活全貌,作者只能截取时空流中若干片段或瞬间来组合画面,构筑意境。时空跳跃组合使古诗词容量更大,且不同时空的意象、场景间产生映衬、对比、阐发等关系,从而使抒情生成聚敛效应而增强感情或内涵的呈现。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作品中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割裂的,只是不同的作品侧重会有所不同。我们要善于驰骋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地将文本中跳跃的、凝缩的抒情元件还原为生活时空原貌,去品味诗中丰富的意蕴、深沉的情意。
①连续式跳跃
如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当年”“别后”“今宵”三个时间符号是连续推进的,更是跳跃的,跳跃中包含着相当长的岁月积淀,包含着蓄积已久的感情,有了前两个时期的蓄势铺垫,最后重逢时那种惊喜疑梦的情状才有了有力的依托和强化。
②映衬式跳跃
如周邦彦《苏幕遮》: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五月渔郎相忆否”,宕开一笔,问故乡的渔郎是否也在想念他,让自己翘首思乡的形象与遥远时空中儿时伙伴思念他的形象跨越时空并置在一起,两个形象互相生发、互相映衬,让人体味他和故乡和自己的过去时光那份割舍不灭的情意,时间的跳跃使短短的词句蕴含了更丰富的诗意,甚至自己让人想起那过去的时光,儿时的伙伴。
③对比式跳跃
如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以时间为构思全篇的背景,形成今昔对比,以昔日的佩玉鸣鸾,衬今日的歌沉舞歇;抚今追昔中,抒发好景不长、年华易逝、物是人非,人生有尽、宇宙永恒的感慨。
④虚实结合式跳跃
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上阕写实境,实写眼前自己流落江湖、颓唐失意;下阕写梦境,虚写梦中还乡与亡妻重逢之痛切。作者以生死十年作为悼亡的时间,从现实的时空跳入虚拟的时空,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在虚拟中获得实现。结想成梦的心理活动,使现实与梦幻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词人心中的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
⑤循环往复式跳跃
如冯延巳《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每到”“依旧”“日日”“新愁”,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从发生的频率上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和循环性。
三、时间符号的传达形式:
1.明示性传达
诗人对时间符号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总的来说有两大类,一是明示性的,一是暗示性的。明示性传达主要借助时间概念词(名词、副词)传达,如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晏几道《鹧鸪天》“当年拚却醉颜红……从别后,忆相逢……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等都直接使用了明确的时间词。
2.暗示性传达
概念性语词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诗贵形象,概念词的表现力也是有限的,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时间传达方式是暗示性传达,如借助场景转换、景物变化或常见物事、意象暗示或心理感知暗示等。李璟《浣溪沙》“小楼吹彻玉笙寒”,“寒”指“吹笙既久,致笙寒凝水,每不应律。”这是以吹笙物事暗示时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写景物变化暗示时间推移;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借描画寂静的夜晚的生活画面暗示“独立”之久。另外借助常见意象暗示时间也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段,如“江月”常表现时间的永恒,“缺月”“新月”常暗示时间的推转,“更”“漏”等计时工具常暗示夜深人不寐,“川流”“落叶”等自然物象常暗示时间或季节的变换,表达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
综上可知,时间既是古诗词常见的表现主题,又是借以构建诗歌意境的手段,甚至可以说时间符号本身就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唐诗宋词中作者经意或不经意的设置或留下的时间符号往往对应着作者某种着力表现的情感状态,因此,关注时间符号的抒情功能,我们就找到了一把走进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的钥匙,就能感受到那流淌在时间村落里的诗意。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