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防物理解题中的视而不见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考试中,有的学生对题目中的一些条件或者关键字词视而不见,从而导致解题失败.高考是知识水平的竞争,同时也是速度和准确率的竞争,这就需要学生提高解题的速度和质量.解题的第一步和关键就是审题,有较强审题能力的学生,往往能够慧眼察秋毫,独辟蹊径,快速解题,处处占得先机.
  一、审题的重要性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骤,它是解题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地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如果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知觉不足,或发生错觉,则将导致解题的过程障碍重重或造成失误.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解题所需要的信息首先是由题目提供的,但作为整体的题目本身并不会主动、有序地向我们的大脑输入有关信息,它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审题就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它是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凡是简捷、准确解题的人都十分重视解题中的审题环节.
  二、审题不清的原因
  (1)看不懂题,不能建立物理模型,主要原因是不能把物理学科主干知识互相联系起来,掌握的知识点是独立的、分离的,没办法形成网络.
  (2)读错字,读漏字,造成曲解题目意思,甚至理解上与题目原意截然相反.比如: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与“重力不能忽略”,选择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等.
  (3)不会抓关键因素,被干扰条件影响.高考中经常出现信息题,这类问题信息量很大,其中有许多无用信息,如果被这些信息所迷惑,思路就会出差错.
  (4)不能找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的题目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图、表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三、审题的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
  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那些叙述性语言有些就是“关键词语”,能够准确地发现并理解关键词语是审题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2.挖掘隐含条件
  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对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的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藏的条件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初始条件、变化过程中多种情况等,要认真地审题.在确定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状态过程、选择使用规律等各个过程中,都要仔细思考除了明确给定的条件以外,是否还隐含着更多的条件,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1)知道一些约定俗成的提法的含义.课本上经常用一些固定的提法来说明某些现象,这些提法中的某些词语由于已约定俗成,所以具有确定不变的含义,知道了这些提法的含义,就等于知道了隐含条件.
  (2)掌握一些物理现象的出现条件.一定的物理现象的出现,是以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当知道什么条件具备可出现什么现象后,一旦题目给出某种物理现象,便可以马上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
  例如,“一个物体匀速运动……”,要出现这种现象,前提条件是物体必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隐含条件为:物体不受力或受的是平衡力.
  3.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
  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一般都很复杂,为了解决它,常常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物理模型就是忽略次要因素的产物.例如质点、不可伸长的细绳、不计质量的轻弹簧、定值电阻、内阻可忽略的电源等都是理想模型.对于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通过审题分析,就是要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4.画好草图,确定物理过程
  画好分析图形,是审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确定物理量间的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可以是运动的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等,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部分涉及到的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机械振动等,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过程.一个是碰撞过程,另一个是先变加速最终匀速过程(如恒定功率汽车的启动问题).热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等(注:这些过程的定量计算在高考中已不作要求).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磁振荡等,以上的这些基本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必须认真掌握每个过程的特点和每个过程遵循的基本规律.
  总之,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对题目审清楚了才能下笔,才能将题目做对.如果审不清楚题目,那么你已经失败.所以审题非常重要,我们要先学会审题,再去做题,做题前不能视而不见,要视而再视,方可下笔.
其他文献
步入九年级,复习时间短、复习内容多成为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也觉得复习课缺乏新鲜感和趣味性.笔者审视当前的初中数学复习课,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复习课缺乏探究性,定位出现了问题,被视作为补漏课;另一方面复习课组织形式单一,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疲惫不堪.那么复习课应该是怎样的呢?初中数学复习时要注重哪些方面才能博取中考的成功呢?笔者认为重在教学细节的打磨,借此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复习的过程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中如果加入认知冲突的元素,就可能使学生有一个现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模拟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教师如果做的太多,就会使学生的学习之路过于平坦,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学习之路过于平坦,学生就不可能对学习的知识有深刻的印象,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成就感,而印象不深、成就感不强,学生就容易遗忘,更不要说形成学习能力了.认知冲突就是个体已经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环境或是此时
互动思维是一种集体创造性思考方法.在一个创新团体中,当其中一个人的头脑活跃起来提出新想法的时候,就会对别人的头脑产生激发作用,从而使大家的头脑都活跃起来.因此这种思维方法被称为“头脑风暴法”.  物理学作为现代自然学科的基础之一,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地融入互动思维,将会在师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引起共振,产生连锁反应.这个过程不同于物与物的交换,它不是平分一个苹
摘要 本文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援疆的历程与特征,总结了科技援疆典型做法,并深入剖析了科技援疆存在的問题,提出了强化援疆目标、精准援疆项目、筑牢援疆保障、拓展援疆领域、完善运作机制、增加援疆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等进一步强化科技援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援疆;问题;建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 S-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所谓“留白”,源自绘画艺术.绘画中有一种境界叫作“无画处皆成妙境”,艺术大师齐白石在画虾时可谓“惜墨如金”,只是廖廖数笔、稍加点化,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虾已经跃然纸上.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科学教学中应该倡导课堂应有留白.所谓课堂“留白”,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时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以表面的“静”致使学生内心的“动”,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中听惊雷”的实效.  一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數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角色特点,使自己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将课堂
□江苏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成宏伟  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关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想象性强的学科,而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兼顾学生认知规律与数学知识规律特点.  下面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深度学习理念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一、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量研究证实,当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面对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面对新课标提出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怎样才能把这两者完美地统一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知道,无论是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是新课标要求的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最关键
摘要: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习物理面对着知识的挑战和学习方法的跟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认识到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根本区别点,化难为易,删繁就简,艺术化处理教材,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有一个突破.  关键词:物理知识 思维 解题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就很可能在高二被理科“淘汰”而选学文科.众所周知,物理这门课程比较难学,仅靠死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具多样性.相比以前,家长也承担起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甚至有着自己教育孩子、传递给孩子知识的觉悟,但是他们始终不是专业的教师,对于像化学这样专业的科目知识掌握不够.因此,教师依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是无可比拟的.尤其是在高中这样关键的一个学习时期,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现在就以化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