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随堂课,上课伊始,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将课文迅速地浏览一遍”,甚至有老师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还一个劲地催:快、快,我们后面有精彩的内容,慢了就来不及了。
于是,学生在催促声中,匆忙地浏览课文,大部分学生还游离在文本之外,老师就已经开始匆忙地将设计了的问题和活动一一呈现。如果文本内容简单,语言浅显,阅读障碍较小,老师的问题与文本内容关联又不是很紧密的话,全班还有部分学生能应和老师的提问,但如果文本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话,就会出现整堂课死气沉沉的局面,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茫然,听课者听得揪心。
望着学生在美文面前的那种茫然的神情,我们的老师总是把责任推给学生,认为是学生理解水平太低、领悟能力太差所致。其实,老师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太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给足时间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
给足时间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匆匆忙忙地浏览,在学生还不知文本所云的状态之下,老师就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思维只能处于懈怠状态,哪怕你老师再三强调正在读的是一篇如何如何经典的美文,学生没有感受,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是无从着手,那又怎能提起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失去的不仅是对某一节课的兴趣,学生将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没了兴趣,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谈何提高?
给足时间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学生的阅读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读说写思的活动,走进文本需要细读作品、深入思考。那种为了赶时间“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极略的梗”概(叶圣陶《阅读是写作基础》)的阅读是研读文本的一大弊端,学生缺少较长时间的层次清晰的阅读,就难以思考,更难以深入思考。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位老师在介绍完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请学生读课文,同时请学生思考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两问到三问,涉及内容、结构、语言、手法多个层面,读书时间为十分钟。十分钟后,依依讨论这四个问题,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于是,老师将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课后,老师向我诉苦,说他的学生一直就是这样的差,还说今天算是让我亲眼见识了。这篇文章用平常语速读一遍需要近二十分钟,老师出的四个问题单单就读一遍,弄清题意,至少要3分钟,更不要说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思考了,而这位老师只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这也许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类似的教学案例非常多。在引发学生阅读欲望和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给足时间,学生才能自读感悟、潜心会文,慢慢地,细细地咀嚼文本内容,体会蕴含在文本深处的情感,揣摩品赏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
给足时间才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现代接受美学的理论对语文探究式学习“个性多元”的特点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创造的,只有读者的解读才能使作品的价值得到最终实现。一个个学生,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差异的鲜活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而对每个学生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有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学生常常对同一篇课文表现出不同的理解。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文本反应的多元性、丰富性充分地表现出来,要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进行自身智慧的再创造,教师就必须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把宝贵的阅读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发现、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思想环境,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走进文本,亲密接触文本,以个性的生命体悟,诠释文本的意蕴,演绎每一位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真正思考,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思想的激烈碰撞、心灵的真诚交流、生命的精彩对话,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所以,给足时间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保证。
葛平,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于是,学生在催促声中,匆忙地浏览课文,大部分学生还游离在文本之外,老师就已经开始匆忙地将设计了的问题和活动一一呈现。如果文本内容简单,语言浅显,阅读障碍较小,老师的问题与文本内容关联又不是很紧密的话,全班还有部分学生能应和老师的提问,但如果文本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话,就会出现整堂课死气沉沉的局面,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茫然,听课者听得揪心。
望着学生在美文面前的那种茫然的神情,我们的老师总是把责任推给学生,认为是学生理解水平太低、领悟能力太差所致。其实,老师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太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给足时间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
给足时间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匆匆忙忙地浏览,在学生还不知文本所云的状态之下,老师就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思维只能处于懈怠状态,哪怕你老师再三强调正在读的是一篇如何如何经典的美文,学生没有感受,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是无从着手,那又怎能提起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失去的不仅是对某一节课的兴趣,学生将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没了兴趣,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谈何提高?
给足时间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学生的阅读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读说写思的活动,走进文本需要细读作品、深入思考。那种为了赶时间“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极略的梗”概(叶圣陶《阅读是写作基础》)的阅读是研读文本的一大弊端,学生缺少较长时间的层次清晰的阅读,就难以思考,更难以深入思考。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位老师在介绍完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请学生读课文,同时请学生思考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两问到三问,涉及内容、结构、语言、手法多个层面,读书时间为十分钟。十分钟后,依依讨论这四个问题,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于是,老师将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课后,老师向我诉苦,说他的学生一直就是这样的差,还说今天算是让我亲眼见识了。这篇文章用平常语速读一遍需要近二十分钟,老师出的四个问题单单就读一遍,弄清题意,至少要3分钟,更不要说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思考了,而这位老师只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这也许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类似的教学案例非常多。在引发学生阅读欲望和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给足时间,学生才能自读感悟、潜心会文,慢慢地,细细地咀嚼文本内容,体会蕴含在文本深处的情感,揣摩品赏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
给足时间才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现代接受美学的理论对语文探究式学习“个性多元”的特点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创造的,只有读者的解读才能使作品的价值得到最终实现。一个个学生,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差异的鲜活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而对每个学生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有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学生常常对同一篇课文表现出不同的理解。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文本反应的多元性、丰富性充分地表现出来,要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进行自身智慧的再创造,教师就必须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把宝贵的阅读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发现、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思想环境,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走进文本,亲密接触文本,以个性的生命体悟,诠释文本的意蕴,演绎每一位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真正思考,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思想的激烈碰撞、心灵的真诚交流、生命的精彩对话,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所以,给足时间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保证。
葛平,教师,现居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