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足时间是走进文本的保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随堂课,上课伊始,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将课文迅速地浏览一遍”,甚至有老师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还一个劲地催:快、快,我们后面有精彩的内容,慢了就来不及了。
  于是,学生在催促声中,匆忙地浏览课文,大部分学生还游离在文本之外,老师就已经开始匆忙地将设计了的问题和活动一一呈现。如果文本内容简单,语言浅显,阅读障碍较小,老师的问题与文本内容关联又不是很紧密的话,全班还有部分学生能应和老师的提问,但如果文本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话,就会出现整堂课死气沉沉的局面,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茫然,听课者听得揪心。
  望着学生在美文面前的那种茫然的神情,我们的老师总是把责任推给学生,认为是学生理解水平太低、领悟能力太差所致。其实,老师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太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给足时间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
  给足时间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匆匆忙忙地浏览,在学生还不知文本所云的状态之下,老师就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思维只能处于懈怠状态,哪怕你老师再三强调正在读的是一篇如何如何经典的美文,学生没有感受,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是无从着手,那又怎能提起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失去的不仅是对某一节课的兴趣,学生将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没了兴趣,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谈何提高?
  给足时间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学生的阅读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读说写思的活动,走进文本需要细读作品、深入思考。那种为了赶时间“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极略的梗”概(叶圣陶《阅读是写作基础》)的阅读是研读文本的一大弊端,学生缺少较长时间的层次清晰的阅读,就难以思考,更难以深入思考。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位老师在介绍完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请学生读课文,同时请学生思考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两问到三问,涉及内容、结构、语言、手法多个层面,读书时间为十分钟。十分钟后,依依讨论这四个问题,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于是,老师将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课后,老师向我诉苦,说他的学生一直就是这样的差,还说今天算是让我亲眼见识了。这篇文章用平常语速读一遍需要近二十分钟,老师出的四个问题单单就读一遍,弄清题意,至少要3分钟,更不要说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思考了,而这位老师只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这也许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类似的教学案例非常多。在引发学生阅读欲望和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给足时间,学生才能自读感悟、潜心会文,慢慢地,细细地咀嚼文本内容,体会蕴含在文本深处的情感,揣摩品赏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
  给足时间才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现代接受美学的理论对语文探究式学习“个性多元”的特点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创造的,只有读者的解读才能使作品的价值得到最终实现。一个个学生,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差异的鲜活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而对每个学生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有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学生常常对同一篇课文表现出不同的理解。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文本反应的多元性、丰富性充分地表现出来,要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进行自身智慧的再创造,教师就必须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把宝贵的阅读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发现、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思想环境,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走进文本,亲密接触文本,以个性的生命体悟,诠释文本的意蕴,演绎每一位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真正思考,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思想的激烈碰撞、心灵的真诚交流、生命的精彩对话,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所以,给足时间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保证。
  
  葛平,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其他文献
从历年的中考作文来看,失分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类:思想类失分、态度类失分、立意类失分、选材类失分、构思类失分、语言类失分、情感类失分。下面我就选取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虚情假意,胡编乱造    感情真挚历来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我们要求抒写真情并不是说必须写真实的生活与情感经历,而是说我们所抒发、所描绘的感情必须是来自于我们的经验世界或情感体验。任何为人造情的文章都是没有说服力的、苍白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实施新课改的主旋律,如何提高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要靠外部的渗透,更多的还要靠我们内部的自我提高、自主发展。当前“校本培训”作为一种融学习、工作和培训于一体的教师行为和学校活动,已成为推进新课程实施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认为:骨干教师引领和帮扶的校本培训模式能较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
从教十五年来,令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严而有度,严而可亲”这句至理名言。是的,学生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也只有在这种既敬又爱的氛围下才能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保证最好的学习效果。“严而有度,严而可亲”是我从教的座右铭。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实践着这一准则,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努力做一名富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
《荷塘月色》的美丽是如此上演的:舞台是线条“曲折”优美的荷塘,主角是让人恋恋不舍的“莲”,配角是摇曳多姿的“杨柳”,背景是让人神魂颠倒的“梦”,至于那“舞女”、“美人”、“乳”就更裸露了女性之美。因此本文的“颇不宁静”实质上是一种性压抑。  “老实说,我是个欢喜女人的人……将女人作为艺术而鉴赏时,切不可使她知道。”(《女人》)朱先生喜欢女人、偷窥女性,是不是有点低俗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等多种智能。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是不是这所有的智能大家都具备了呢?不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优势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的人,可能在这方面优势大一些;有的人,在那方面优势大一些。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一定要认真地、详细地从多方面去了解我们所面对的每
语文课应该是最有魅力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滚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山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上面一段
如何让科普文教学洋溢“语文味”,笔者结合近期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的教学实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听课感触和反思。    一、深入解读文本,找准情趣点    要想让我们的课堂有语文味,首先必须找准情趣、理趣交融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就是课文的重难点、语言的闪亮点、读写的结合点。例如必修3第四单元科普文的教学,在单元提示中明确地说明了阅读科普文的作用和注意点——“阅读科普文,冕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
《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却对本门课大皱眉头,原因有二:一是觉得它深奥难懂,提不起学习兴趣;二是觉得它距离现今太“久远”,学习它对现实生活没什么帮助。广大一线教师也普遍感到时间紧,任务重,任务难以完成。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激趣法    “
在很多情况下,生活的精彩显得妙不可言,但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不能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束缚,引领学生从感悟生活入手进行写作,学生的作文就只能是干巴巴的骨架,没有了生活的血与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提倡“感悟生活”便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
华莱士·马丁在其著作《当代叙事学》中指出:“在绝大多数当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家在一篇小说中采用什么样的视角,有时候是判断其作品成败的关键点。朱山坡的《小五的车站》因为选择了独特的少年视角而让整个故事充满张力。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少年人在生理上开始出现一些显著的变化,心理上也对周边万物敏感起来,处于一种好奇而困惑的生存状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