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是教师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是教师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师爱是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动力机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间心与心的互动交流。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师生间最淳朴、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性的根本,更是教育的呼唤。
关键词:师爱;教育;核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初次站上讲台时,我还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曾经一度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王”。后来,当我渐渐适应并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才感到自己更需要拥有一颗真心与一份挚爱,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份职业。教育植根于爱,师爱是神奇的,丰富的,更是独特的。它总是蕴藏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同时,师爱又可以传递,它发自内心,更有着神奇的魔力,如阵阵春雨滋润着正在发芽的种子,又如灿烂的阳光温暖呵护着刚破土的嫩苗。
一、怀有一颗博爱之心
师爱是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以开阔的胸襟、开拓的思维、崇高的人格影响和塑造学生的生命之爱,它深沉、持久、无私、理性,是教师在教育环境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教育的最终目的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在于教育者如何去唤醒学生的人格和心灵。然而唤醒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建立在“师爱”的基础之上,师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怀有一颗博爱之心。教师博大的、无私的爱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带来生命的启迪,同时教师在施爱的过程中自身也能获得巨大的快乐,这种快乐也会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激励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内在潜能,进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
二、尊重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尊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平等对待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善于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和學生既是师生,也是合作伙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尊重的关系,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因为这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唤醒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勇于改正错误、积极追求上进、不断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进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尊重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心与心的沟通,用真心赢得心灵,使学生因为爱师而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学习。人与人之间是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换取信任的。教师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才能放下身份,真正与学生平等相处;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与信任,也才能真正把爱心植根于学生的心田中。
三、用爱的语言感化学生
学生好奇心强,自我表现的欲望也非常强烈,探索追求新事物的热情比较高涨。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表现自己,好让大家都认识他、记住他,然而在追求表现和成功的同时他们也将承受一些挫折和失败。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宽容、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我们应及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坚定信念、不断完善、走向成功;当学生表现逊色时,我们应及时给予他们真诚的安慰和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鼓足勇气、树立信心、跌倒爬起、振作前行。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有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能够将其作为自己成长的一次磨砺,越挫越勇,迅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而有的学生则不行,他们会垂头丧气、破罐破摔,从此失去了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这时我们教师要及时用爱的语言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促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信服我们老师,进而帮助他们重振旗鼓,勇敢面对挫折与挑战。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来到一个不适应的陌生环境,经常选择一种最直接的抵抗方式---没完没了的哭。记得开学初那个爱哭的小男孩,每次上学总要在校门口上演一场哭戏,闹着不肯进校,他的妈妈只好抱着他来到教室,他还哭着不让妈妈离开。于是,我来到小男孩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告诉他:孩子不要哭,这里是学校,也是你的家,老师就是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妈妈”,你可以叫我“黄妈妈”。孩子听了,泪眼汪汪地看着我。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说“来,咱们到座位上坐”。他立即搂住我的手臂说“好,你要坐在我的旁边”。此时,我欣喜着,他信任我了。接着,我带着他来到座位边,跟他坐在一起,慢慢引导他:“你看,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很多孩子,跟你一样都是来学习的,你要乖乖地,好好学习,认真听讲喔!黄妈妈要是坐在小朋友的位置上,这位小朋友就没位置可以坐啦!而且黄妈妈要到楼上给大哥哥大姐姐们上课。待会下课了,我就来看你,好不好!”小男孩听了不大乐意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他心理还是害怕,不踏实。下课了,我再次来到教室里看他,发现他在写作业。我立即表扬他,并跟他继续谈心。第二天,刚好我值日,他来到校门口看着我,我夸他“今天很棒喔!”他微笑着跟我打招呼,就一个劲地走向教室。后来几次课间巡视时,我有意识走到教室门口关注他,发现他已经适应学校的环境,融入到集体中了。看着他偶尔露出那灿烂的笑容,我的心里忽然涌上了一股暖流。
四、用爱的行动感召学生
教师一句真诚的表扬是对学生爱的感召;教师一个亲切的眼神是对学生心灵的抚慰;教师一个善意的手势是对学生无声的激励……这些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沟通方法如同阳光雨露般无时不刻在滋润着学生,每每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接触学生,多和学生聊天,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多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学会与学生交往,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才能用我们师者那份爱的正能量去影响、感召和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记得有一次,学校二楼的厕所水沟堵塞了,水涌向走廊上,学生行走不方便。我发现后立即清除水沟的垃圾,并用扫帚清扫走廊上的积水。这时,一位叫小河的二年级同学接过我手中的扫帚,真诚地说:“老师,我来。”看到他人小,我顿时迟疑了一下:“你来吗?”他肯定的说“是的,我来。”虽是个子矮小,可当我看到他使劲往水沟的方向赶水的架势,我由衷佩服,连连夸他“真棒!好样的!”其他同学看见了,也纷纷拿起扫帚来帮忙,一下子的功夫,积水就清理干净了。这时,小河同学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那个笑容很灿烂,很暖心。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不仅仅要在平时的班会课堂、学科课堂中言传给学生,更应该以自己爱的行动作示范和引领去感召学生,使学生看到体会到并继承之,同时教会学生什么才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待学习和生活应该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正是学生成长过程必须拥有的,也是他们应该在最初的教育中就习得的。教师用爱的行动感召学生,这种榜样作用是无穷的,它如滴滴甘露细细地滋润着学生,必使学生终生受益。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师的爱是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雨露,更是教育的一切。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为教育保驾护航,爱生如子,才能让爱的种子永驻学生心田,让爱伴随孩子们成长,让爱成就这根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33-634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 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潮州市湘桥区莲云小学 黄榕秀
关键词:师爱;教育;核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初次站上讲台时,我还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曾经一度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王”。后来,当我渐渐适应并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才感到自己更需要拥有一颗真心与一份挚爱,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份职业。教育植根于爱,师爱是神奇的,丰富的,更是独特的。它总是蕴藏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同时,师爱又可以传递,它发自内心,更有着神奇的魔力,如阵阵春雨滋润着正在发芽的种子,又如灿烂的阳光温暖呵护着刚破土的嫩苗。
一、怀有一颗博爱之心
师爱是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以开阔的胸襟、开拓的思维、崇高的人格影响和塑造学生的生命之爱,它深沉、持久、无私、理性,是教师在教育环境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教育的最终目的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在于教育者如何去唤醒学生的人格和心灵。然而唤醒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建立在“师爱”的基础之上,师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怀有一颗博爱之心。教师博大的、无私的爱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带来生命的启迪,同时教师在施爱的过程中自身也能获得巨大的快乐,这种快乐也会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激励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内在潜能,进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
二、尊重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尊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平等对待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善于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和學生既是师生,也是合作伙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尊重的关系,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因为这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唤醒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勇于改正错误、积极追求上进、不断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进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尊重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心与心的沟通,用真心赢得心灵,使学生因为爱师而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学习。人与人之间是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换取信任的。教师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才能放下身份,真正与学生平等相处;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与信任,也才能真正把爱心植根于学生的心田中。
三、用爱的语言感化学生
学生好奇心强,自我表现的欲望也非常强烈,探索追求新事物的热情比较高涨。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表现自己,好让大家都认识他、记住他,然而在追求表现和成功的同时他们也将承受一些挫折和失败。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宽容、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我们应及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坚定信念、不断完善、走向成功;当学生表现逊色时,我们应及时给予他们真诚的安慰和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鼓足勇气、树立信心、跌倒爬起、振作前行。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有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能够将其作为自己成长的一次磨砺,越挫越勇,迅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而有的学生则不行,他们会垂头丧气、破罐破摔,从此失去了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这时我们教师要及时用爱的语言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促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信服我们老师,进而帮助他们重振旗鼓,勇敢面对挫折与挑战。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来到一个不适应的陌生环境,经常选择一种最直接的抵抗方式---没完没了的哭。记得开学初那个爱哭的小男孩,每次上学总要在校门口上演一场哭戏,闹着不肯进校,他的妈妈只好抱着他来到教室,他还哭着不让妈妈离开。于是,我来到小男孩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告诉他:孩子不要哭,这里是学校,也是你的家,老师就是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妈妈”,你可以叫我“黄妈妈”。孩子听了,泪眼汪汪地看着我。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说“来,咱们到座位上坐”。他立即搂住我的手臂说“好,你要坐在我的旁边”。此时,我欣喜着,他信任我了。接着,我带着他来到座位边,跟他坐在一起,慢慢引导他:“你看,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很多孩子,跟你一样都是来学习的,你要乖乖地,好好学习,认真听讲喔!黄妈妈要是坐在小朋友的位置上,这位小朋友就没位置可以坐啦!而且黄妈妈要到楼上给大哥哥大姐姐们上课。待会下课了,我就来看你,好不好!”小男孩听了不大乐意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他心理还是害怕,不踏实。下课了,我再次来到教室里看他,发现他在写作业。我立即表扬他,并跟他继续谈心。第二天,刚好我值日,他来到校门口看着我,我夸他“今天很棒喔!”他微笑着跟我打招呼,就一个劲地走向教室。后来几次课间巡视时,我有意识走到教室门口关注他,发现他已经适应学校的环境,融入到集体中了。看着他偶尔露出那灿烂的笑容,我的心里忽然涌上了一股暖流。
四、用爱的行动感召学生
教师一句真诚的表扬是对学生爱的感召;教师一个亲切的眼神是对学生心灵的抚慰;教师一个善意的手势是对学生无声的激励……这些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沟通方法如同阳光雨露般无时不刻在滋润着学生,每每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接触学生,多和学生聊天,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多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学会与学生交往,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才能用我们师者那份爱的正能量去影响、感召和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记得有一次,学校二楼的厕所水沟堵塞了,水涌向走廊上,学生行走不方便。我发现后立即清除水沟的垃圾,并用扫帚清扫走廊上的积水。这时,一位叫小河的二年级同学接过我手中的扫帚,真诚地说:“老师,我来。”看到他人小,我顿时迟疑了一下:“你来吗?”他肯定的说“是的,我来。”虽是个子矮小,可当我看到他使劲往水沟的方向赶水的架势,我由衷佩服,连连夸他“真棒!好样的!”其他同学看见了,也纷纷拿起扫帚来帮忙,一下子的功夫,积水就清理干净了。这时,小河同学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那个笑容很灿烂,很暖心。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不仅仅要在平时的班会课堂、学科课堂中言传给学生,更应该以自己爱的行动作示范和引领去感召学生,使学生看到体会到并继承之,同时教会学生什么才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待学习和生活应该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正是学生成长过程必须拥有的,也是他们应该在最初的教育中就习得的。教师用爱的行动感召学生,这种榜样作用是无穷的,它如滴滴甘露细细地滋润着学生,必使学生终生受益。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师的爱是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雨露,更是教育的一切。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为教育保驾护航,爱生如子,才能让爱的种子永驻学生心田,让爱伴随孩子们成长,让爱成就这根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33-634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 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潮州市湘桥区莲云小学 黄榕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