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强调“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教学发力点的准确把握,运用科学、有效、创新的方法,联系和贴近学生生活,激活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精准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86-01
在课改深入推进过程中,核心素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重要指导思想。反思当前教学实践,虽取得了不错成果,但仍存在情境过度化、活动过度化问题。一节课堂,在众多内容的融合中,貌似气氛热烈,却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本质问题的理解。如何把握教学发力点?只有做到精准教学,才能确保高效课堂。
1.明确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体验
课堂教学组织的起点是学生,让学生去认识数学、体验数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课改的深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也更趋多样。一节课,教师的想法很多,不懂得如何舍弃,导致课堂设计很饱满。因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出现模糊,课堂上教学主线不清晰,教学重难点无法突显,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圆环的面积”时,该节重点是计算圆环面积,难点是如何寻找最优化圆环面积计算方法。以此为主线,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方式,让学生“剪一剪”、“画一画”,了解圆形及圆环的关系,认识不同半径的圆环,并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接着,针对学生讨论交流结果,梳理最优的解决方案。根据圆环由“大圆面积-小圆面积=圆环面积”来计算,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圆周率×圆半径的平方”,由此得出“圆环面积=圆周率×(大圆半径平方-小圆半径平方)”。通过学生展示、汇报交流,在对圆环面积进行充分认识、理解基础上,得出计算圆环面积的最优方法,从而化解本节教学难点,促进学生自主体验数学。
2.梳理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在数学课堂上,每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提炼方法,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圆环面积”时,该节设置了三道练习题。第一个练习题:某公园有圆环形绿化带,内圆直径为10米,外圆直径为50米,求绿化带的面积。第二题:某圆环形小路,内径为3米,路宽为1米,求小路的占地面积?第三题:某一个圆,周长为62.8米,半径增加2米后,面积增加多少?很显然,这三道题都是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引领学生利用本节所学的圆环面积计算方法,去求解实际问题。分析第一个题意,题设条件中有外圆直径、内圆直径,求绿化带面积,即为求圆环的面积,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第二题中,题设条件有内圆半径,小路的宽度,并未直接明晰外圆的半径,这时,就需要学生灵活的运用圆环面积公式,去思考怎样来得到“外圆直径”、“内圆直径”,从而求解小路的占地面积。第三题中,该题给出的条件为内圆的周长,外圆的半径与内圆半径的差值。所求解的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对于该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最易选择的是,通过内圆周长来计算其内径,再根据外圆与内圆的差值,得到外圆直径,最后利用“圆环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通过对该节圆环面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同的圆环问题,并借助于题设条件来抓住求解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挖掘数学知识生长点,拓展学生数学视野
华特·科特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反观数学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认识到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注重数学思維的延伸与拓展,要立足课堂教学,除了关注教学应用,更要从数学拓展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谛。同样,以“圆环面积”一节教学为例,该节在完成相关数学练习题后,我们还可以结合圆环面积相关知识点,适度延伸相关数学问题。如给出一个圆,求解圆的阴影面积。在圆内,可以有基于半径的小圆,可以是以直径为对角线的正方形,可以是以直径为边的三角形等等。通过观察图形的阴影部分,让学生探究与圆、圆的内径、直径、同心圆等等不同图形结构的阴影面积,在这些题目中,学生可以围绕圆的面积,其他三角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进行融合起来,实现数学教学迁移。事实上,在以圆环面积为基础的各类练习应用中,这些不同的求解方法及数学问题,有效的拓深了数学广度,也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了解和感受与圆环面积相关的其他数学问题。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立足数学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把握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体验,充分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上,教师要寻找教学发力点,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秩序,拓展课堂教学广度、深度,让数学课堂简约、多样、高效。
参考文献
[1]张烈.为数学课插上轻负高效的翅膀[N].发展导报,2019(20):04-30
[2]刘艳丽.高效课堂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13-114
关键词:小学数学;精准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86-01
在课改深入推进过程中,核心素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重要指导思想。反思当前教学实践,虽取得了不错成果,但仍存在情境过度化、活动过度化问题。一节课堂,在众多内容的融合中,貌似气氛热烈,却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本质问题的理解。如何把握教学发力点?只有做到精准教学,才能确保高效课堂。
1.明确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体验
课堂教学组织的起点是学生,让学生去认识数学、体验数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课改的深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也更趋多样。一节课,教师的想法很多,不懂得如何舍弃,导致课堂设计很饱满。因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出现模糊,课堂上教学主线不清晰,教学重难点无法突显,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圆环的面积”时,该节重点是计算圆环面积,难点是如何寻找最优化圆环面积计算方法。以此为主线,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方式,让学生“剪一剪”、“画一画”,了解圆形及圆环的关系,认识不同半径的圆环,并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接着,针对学生讨论交流结果,梳理最优的解决方案。根据圆环由“大圆面积-小圆面积=圆环面积”来计算,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圆周率×圆半径的平方”,由此得出“圆环面积=圆周率×(大圆半径平方-小圆半径平方)”。通过学生展示、汇报交流,在对圆环面积进行充分认识、理解基础上,得出计算圆环面积的最优方法,从而化解本节教学难点,促进学生自主体验数学。
2.梳理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在数学课堂上,每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提炼方法,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圆环面积”时,该节设置了三道练习题。第一个练习题:某公园有圆环形绿化带,内圆直径为10米,外圆直径为50米,求绿化带的面积。第二题:某圆环形小路,内径为3米,路宽为1米,求小路的占地面积?第三题:某一个圆,周长为62.8米,半径增加2米后,面积增加多少?很显然,这三道题都是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引领学生利用本节所学的圆环面积计算方法,去求解实际问题。分析第一个题意,题设条件中有外圆直径、内圆直径,求绿化带面积,即为求圆环的面积,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第二题中,题设条件有内圆半径,小路的宽度,并未直接明晰外圆的半径,这时,就需要学生灵活的运用圆环面积公式,去思考怎样来得到“外圆直径”、“内圆直径”,从而求解小路的占地面积。第三题中,该题给出的条件为内圆的周长,外圆的半径与内圆半径的差值。所求解的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对于该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最易选择的是,通过内圆周长来计算其内径,再根据外圆与内圆的差值,得到外圆直径,最后利用“圆环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通过对该节圆环面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同的圆环问题,并借助于题设条件来抓住求解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挖掘数学知识生长点,拓展学生数学视野
华特·科特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反观数学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认识到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注重数学思維的延伸与拓展,要立足课堂教学,除了关注教学应用,更要从数学拓展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谛。同样,以“圆环面积”一节教学为例,该节在完成相关数学练习题后,我们还可以结合圆环面积相关知识点,适度延伸相关数学问题。如给出一个圆,求解圆的阴影面积。在圆内,可以有基于半径的小圆,可以是以直径为对角线的正方形,可以是以直径为边的三角形等等。通过观察图形的阴影部分,让学生探究与圆、圆的内径、直径、同心圆等等不同图形结构的阴影面积,在这些题目中,学生可以围绕圆的面积,其他三角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进行融合起来,实现数学教学迁移。事实上,在以圆环面积为基础的各类练习应用中,这些不同的求解方法及数学问题,有效的拓深了数学广度,也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了解和感受与圆环面积相关的其他数学问题。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立足数学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把握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体验,充分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上,教师要寻找教学发力点,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秩序,拓展课堂教学广度、深度,让数学课堂简约、多样、高效。
参考文献
[1]张烈.为数学课插上轻负高效的翅膀[N].发展导报,2019(20):04-30
[2]刘艳丽.高效课堂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