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高三二轮复习中“溶解度”概念的复习为例,对化学基本概念复习课运用“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深入——应用反馈”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使每位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反应的奥秘,形成持续不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是《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洛扎诺夫曾预言,情境教学将引起一场教学革命。下面以高三二轮复习中“溶解度”概念的复习为例,对化学基本概念复习课运用“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深入—应用反馈”方法进行探讨
一、精心设计引言,创设疑问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是在高三学生二轮复习中进行的,所以能否激活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新鲜感,是二轮复习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若能精心设计引言,提出一些紧扣概念要点、学生容易遗忘或忽略的问题;或者是在生产、生活的热点问题中的应用,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便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二、抓住关键点,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对概念与规律的理解
每个化学概念都有一至两个关键点,而这些关键点又是学生的易错点或盲点,同时又是常考点。教师在复习时就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辨清其实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它有关概念的联系,使学生对有关概念有更完善、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精心组织习题,在练习测试中灵活地创设问题情境,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学生掌握概念后,教师应精心挑选一些紧扣概念,并且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强化训练,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对该概念的掌握情况。例如,溶解度的应用,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是计算。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已知条件可以千变万化,但只要抓住溶解度的定义,教师就可以通过定义式的变形从不同角度解决有关问题。例如练习:20℃时,140g A盐溶液含溶质20g,若蒸发掉40g水,或加入10g A盐晶体(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均可达到饱和,求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
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对“溶解度”这一概念掌握的情况,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通过复习课建立起有关溶解度知识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它有关概念的联系。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路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也可以故意设置错误论点,让学生“唱反调”;也可独辟蹊径,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辩论,使真相越辩越明;还可利用多媒體创设学生较困惑的情境,使枯燥理论变得有血有肉。
但在化学教学中不应让设置问题情境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应把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分解得非常具体,设置成一系列细碎的问题,使学生易获得标准答案,这样将会使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思维的框架中,这种提问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立性,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第七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使每位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反应的奥秘,形成持续不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是《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洛扎诺夫曾预言,情境教学将引起一场教学革命。下面以高三二轮复习中“溶解度”概念的复习为例,对化学基本概念复习课运用“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深入—应用反馈”方法进行探讨
一、精心设计引言,创设疑问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是在高三学生二轮复习中进行的,所以能否激活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新鲜感,是二轮复习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若能精心设计引言,提出一些紧扣概念要点、学生容易遗忘或忽略的问题;或者是在生产、生活的热点问题中的应用,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便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二、抓住关键点,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对概念与规律的理解
每个化学概念都有一至两个关键点,而这些关键点又是学生的易错点或盲点,同时又是常考点。教师在复习时就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辨清其实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它有关概念的联系,使学生对有关概念有更完善、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精心组织习题,在练习测试中灵活地创设问题情境,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学生掌握概念后,教师应精心挑选一些紧扣概念,并且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强化训练,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对该概念的掌握情况。例如,溶解度的应用,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是计算。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已知条件可以千变万化,但只要抓住溶解度的定义,教师就可以通过定义式的变形从不同角度解决有关问题。例如练习:20℃时,140g A盐溶液含溶质20g,若蒸发掉40g水,或加入10g A盐晶体(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均可达到饱和,求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
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对“溶解度”这一概念掌握的情况,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通过复习课建立起有关溶解度知识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它有关概念的联系。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路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也可以故意设置错误论点,让学生“唱反调”;也可独辟蹊径,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辩论,使真相越辩越明;还可利用多媒體创设学生较困惑的情境,使枯燥理论变得有血有肉。
但在化学教学中不应让设置问题情境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应把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分解得非常具体,设置成一系列细碎的问题,使学生易获得标准答案,这样将会使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思维的框架中,这种提问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立性,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