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举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集中宣讲活动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度重视,省委专门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委書记王东峰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做好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开创新时代全省教育工作新局面。在宣讲中,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建培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教育报》 2018年11月9日)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歷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立德树人,要从娃娃抓起,更要从儿童的道德教育抓起。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以人为本,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塑造了新型的教材观,真正为儿童的道德教育开创出了新范式。  儿童道德教育,一直以来是中国中小学教育的难点。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新要求,要求新时期的儿童道德教育,要致力于将儿童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法治精神、健全人格、健康
德育,一定要有生命成长的痕迹。好的德育,一定会来自生活,如阳光般不知不觉照亮学生的生命历程。让德育回归生态化,给孩子呈现一种自然的生活情态;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积极的无痕气息;孩子所得到的,是化为潜意识的良好行为。淮阴师院附小潜心探索并不懈实践德育生态化建设,小心回避简单跟风、应时作秀的“德育创新”,意图在生态的视野下,回归德育的本真。  那么淮阴师院附小是如何去做的呢?笔者愿意讲几个事例,说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残疾儿童的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及教育重点,教育方式以民主型为主,部分家长兼具专制、溺爱及放任倾向;在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中,学校发挥的作用最为突出;家长最担忧的问题是残疾儿童的就业,最需要的支持是专业支持。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家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师德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工作,通过完善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践中,由于对德师建设认识模糊,人们常感师德看不见、摸不着,工作中没有抓手,不如抓教育教学质量更容易看到直接成效,因此认为师德建设工作不好做、不愿做、不会做的
舆论环境在培育积极社会心态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统一思想、鼓舞士气,而错误的舆论导向误人终身、贻害无穷。网络媒介应承担起传播正能量的责任,深入生活,挖掘素材,聚焦好人好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递好中国声音,在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启迪青年,用共同担负的责任唤醒青年,用坚韧不拔的毅力鼓舞青年,增强青年群体的民族自豪感。要积极利用主流媒体,
在教育目的上,我们的教育者不要一味地想着要把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去拉,而应以学生未来生活得有尊严和幸福为最终目的。  什么是学习困难?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只是对“学习困难生”有很多种叫法,“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头脑迟钝的学生”“差生”“后进生”“难教儿童”等。根据美国《能力缺陷者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要给小学生减负,但是新学期开学后,郑州各类培训班依旧火爆。在兴华街南段,路两旁的商铺楼上有很多家培训机构。每到下午放学时间,一些刚出校门的小学生就背着书包直接走进这些培训机构,开始接受校外培训。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多学些知识,一口气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培训班,往往是下午放学刚走出校门,立刻又走进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刚结束,立即又赶往下一个培训班接受学习。孩子晚上回到家,还要复习家长所买
扈中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接上期)  一种道德行为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结果和所期望的道德效应,不仅取决于行为本身是否道德,还与道德行为的动机、方式、分寸、场景以及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度道德在某些情况下就会产生不良的道德后果和负面的道德效应,甚至产生不道德的结果。过度道德的不良后果至少可以从于人和于己两个方面来分析。  三、过度道德对受助者的不良后果  于人,从道德行
中国德育:沈局长,您好。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界的共识。在您看来,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多年来践行的自主德育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  沈坚:叶澜教授说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人的成长最根本的动因在于自我教育——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强。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自主德育要义就是德育工作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立场”,是我们引领整个园区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德育工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