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我构建与提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日趋下降。本文分析了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淡化的原因,并探讨了高职教师应如何从自我内在层面去提升自己,从而增强其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 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自我内在提升途径
  
  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高职教师职业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事业感、责任感、成就感等积极的职业情感的根源。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直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1年,《现代教育报》与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了“教师的幸福指数”调查,共有13342名教师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感觉自己很幸福的教师仅有2%,感觉比较幸福的教师占16%,56%的教师感觉一般,26%的教师感觉自己不幸福。高职教师中感觉自己很幸福或比较幸福的远低于平均水平。
  是什么使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日益淡化?是什么让高职教师经常感到压力重重、身心疲惫、意义失落、激情缺乏……就像挥之不去的尘埃,模糊了三尺杏坛的神圣和风采?
  一、高职教师职业幸福的缘由及幸福感淡化的原因分析
  幸福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而教育正是塑造心灵的事业,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高职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他们的思想、知识、技能、情感等和学生全面互动,从而对其产生影响,这个以教学为媒介的过程应该能让高职教师体验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因此,做高职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孟子讲过,“君子有三乐”,而“得天下英才而教”即是其中之一“乐”。
  教师工作应该是幸福的,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职业幸福正渐渐远离高职教师。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社会环境:高职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与地位不高,高职院校保障制度不完善,管理评价机制不够人性化,高职教师劳动价值大但交换价值低,高职学生能力低下、表现不佳……
  的确,良性的社会环境应该是高职教师职业幸福的条件之一,但这只是幸福的外因而已。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幸福的内因——高职教师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淡化,并不是高职教师这个职业不再能令教师们幸福,而是部分教师缺乏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感知幸福的能力。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使我们的身心变得麻木,工作中多重身份的频繁转换引起了角色的冲突,“市场经济”浓厚的功利色彩使我们难以维持那颗平静、空灵的心,尤其是当我们的热情和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时,幻想破灭的感觉就会笼罩我们心头,使我们逐渐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当精力耗尽,倦怠形成,成就感就变成了一种辛酸感。
  二、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构建和提升
  高职教师要想在压力重重下得到解脱,除了需要社会、学校的支持外,更要学会自我调控。事实上,现在也有很多高职教师在享受着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他们在不尽如人意的环境中不断汲取快乐和幸福的元素,以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高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本文从教师自我内在层面(内因)来分析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高职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空间和内心世界
  教师的价值是通过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的,教师是人类精神的守望者,因此自觉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就显得尤其重要。
  1.坚定宗教般的教育信仰。高尔基说:“智慧是用来做事的,对于灵魂来说,靠的是信仰。”高职教师要想感受到教育工作的职业幸福,必须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并能将其外化为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感知幸福。如果没有明确的内化的教育信仰,就会把教学工作仅作为一项谋生的手段,教学过程僵化,不顾及学生的体验,把学生当做过客,这样的教学效果怎么会好?这样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是低下的。只有将职业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才能用充满激情的态度全心全意地付出,将教育过程当做人生的事业来拼搏,只有这种宗教般的信仰,才会让高职教师领略到教书育人的幸福与魅力所在。
  2.不但要“敬业”,而且要“乐业”。教师职业是“源于良心,发自内心”的特殊职业,做到前者只是“敬业”,不失为一个重师德、负责任的好教师。做到后者才是“乐业”,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业”的高职教师,把职业教育工作当做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忙得高兴,苦得快乐,以苦为乐,乐在其中。
  3.懂得享受“精神报酬”。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精神报酬”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不仅仅是物质回报。师生间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融通,学生道德成长、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作出贡献,等等,都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所在。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把学生培养成才后,因理想的实现而在精神上感受到的职业乐趣。只有能够充分享受到这种“精神报酬”,高职教师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蕴含在人生中的诗情画意。如果将职业价值过多地放在物质层面上,教师们就会丧失其职业理想与精神乐趣。
  (二)高职教师应对美好的事物保持细致而敏锐的感悟力
  教师们面对的是世间上最美好的事物。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有着最纯真的心灵、最赤诚的情感、最自然的态度和最美好的愿望。我们如果不能及时捕捉到这些美,就太辜负造化的恩赐了。因此,教师要懂得在细节处感受教育的幸福。
  其实,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很多地方能够给教师们带来幸福的感觉,只是有些教师感知能力不够敏锐,未能感受,不懂得享受这一幸福。那么高职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受能力呢?
  1.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职业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如果在课堂上都感受不到快乐幸福,又何以会有教师的职业幸福?因此教师要感知幸福,就必须深入每一节课中。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教师,课堂自然会成为他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一堂好课,会让师生双方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会让教师在课前期待,课中满足,课后留恋。高职教师如果懂得享受课堂的魅力,会常常感觉其中涌动着一种股强大的生命力量,让其激情澎湃、梦想成真、智慧泉涌……这种情感由课堂延伸至课外,由学校延伸至社会,使高职教师感受到职业教育带来的幸福与满足感。
  2.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根源,是学生的成功,以及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种种不利因素都可以被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消解。但要让学生懂得感恩,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尊重学生、呵护学生。高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向往真、善、美的心灵,用真爱帮助他们成长、成功。
  教师一生打交道最多的必然是学生,因此见证学生的幸福成长,分享学生的快乐与成就,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体验到莫大的幸福。
  3.懂得享受教学研究过程。教师耗时、耗力最多的就是教学工作,如果把教学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会感到厌倦,当然也无幸福可言。但如果教师把教学看成一个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一个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就会有用之不竭的“驱动力”。因此高职教师无论在日常备课中还是教学、实训过程中,都要用心去研究,尽量做到尽善尽美。这个研究过程不仅能表现出自己的教育智慧,而且能成就自我的成就感,它带来的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高职教师要懂得研究教学,这样才能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体现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认可感与幸福感。
  4.懂得享受美好生活。幸福感不仅来自教学工作,而且来自于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都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对教师而言,享受生活有着天生的有利条件,因为富裕的精神世界远比物质更重要,只要我们能阻止自己卷入物欲的纷争中,训练自己的感官以发现生活的美,及时地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只要我们愿意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那日常中再平凡不过的点点滴滴,都有无限风光蕴涵其中。所以高职教师还要懂得享受生活,一个会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更会认真对待他的教学,从而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当我们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充满热情、真情与激情的工作状态,有超越功利的清高,拒绝浮躁的淡泊;有高雅的生活情趣,矢志不渝的坚守,幸福就不会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追寻.教师教育研究,2006,18,(5).
  [3]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教育探索,2003,5.
  [4]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教育情报参考,2001,6.
  [5]张奎明.教师职业特性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
  [6]徐学俊,魏礼飞.论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教育科学研究,2001,1.
其他文献
摘要: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是教师招录面试考试中重要的考查形式之一,所以,不论是走向教师之路还是想跨上教师岗位,都需要对说课有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因此想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说课稿的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等。  关键词: 生物教师说课稿教法学法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应该让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而不是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种负担。作业设计要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乐趣,为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增加魅力。因此,作业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1.分层次作业,让学生在选择中找到自我的乐趣  心理学家罗杰斯强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对某事物的发自内心的爱好程度,是心理上的需求度、渴望度,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上,不断改进教法,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将学生的求知欲转化成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
白屋诗人吴芳吉1920年至1925年在长沙任教,适逢湖南“自治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在湖南发酵.通过追溯屈子遗风,提倡近代以黄兴、蔡锷为代表的湘人气骨,吴芳吉尝试着从湖湘文化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成为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如何有效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增强人才的凝聚力、稳定性和竞争力是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激励理论进行研究,以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推动文化建设、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增强激励效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可持续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资源。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理论制度创新    随着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大力发
摘要: 普通大专的艺术教育关系到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涉及未来国家社会的健康和发展。新的时代要求高校艺术教育转变观念,革新教学方式,结合艺术理论和实践,强调欣赏和参与,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艺术教育大专生综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摘要: 我国倡导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有多年,但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理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贯彻十六大精神,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充分调
2019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要求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
期刊
摘要: 当代大学生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9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思想    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90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力,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较发达国家严重偏低,卫生人力资源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护理人